解读身体语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情绪、人品都会通过行为表露出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不可能没有外泄的部分,一个人在坐、立、行时所表现出来的身体语言就是很好的表露,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然后加以分析,即使“伪装”得再好的人,我们也能发现其破绽。
然而,人的身体部位由于不同环境、情景以及受到不同的生理作用的影响,所传达的心理信息是不同的,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作好心理分析。可能你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这样说:
“他今天居然连胡子都没刮,一定是跟女朋友吵架了。”
“开会时老板一直看着我,对我点头微笑,一定是觉得我表现很好。”
“他说话一直在搓手,肯定有强迫症。”
……
有些人喜欢这样揣测他人的心理和情绪,而实际上,这些揣测并不一定正确,原因很简单,他们对他人身体语言的分析并不到位,比如说,“胡子没刮”,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时间不够,也可能是其他生活问题,把原因归结于“和女朋友吵架”未免太过武断;“开会的时候老板的笑容”可能是针对所有人的;喜欢“搓手”,也有可能是因为紧张,并不完全是因为强迫症导致的……
很明显,如果要正确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掌握一些解读的规则,这些规则有:
1.理解要连贯
有些人经常会犯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某个动作或者表情分离开,而忽视了其他相联系的表情、动作,然后片面地解读他人的肢体语言。
比如,与人说话时,看到对方挠头,就以为对方是尴尬,其实,挠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去头屑、头痒、不确定、健忘或者是撒谎等,所以,其具体含义还应当取决于同时发生的其他表情和动作。
其实,我们说的每句话都是可以分解的,可以将其分解为词组、标点等,每一个表情或动作就好比一个词,而每一个词的含义都不是唯一的。
因此,只有把一个词语放到句子里,配合其他词语一起理解时,你才能彻底弄清楚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的动作或表情被称为肢体语言群,就好比我们如果想说一句话,至少需要用三个词语来组织才能清楚地表达说话的目的。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读懂无声的肢体语言长句,并且准确地将它们用有声的话语表达出来,那么,他的“感知力”一定很强,或者说他的“直觉”一定很灵敏。
所以,如果想获取准确的信息,就应该连贯地来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
当我们感到无聊,或是有压力的时候,常常会不断地重复做一个或者多个动作。不停地摸头发或玩头发就是这种情况下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可是,假如不考虑其他动作或表情,同样的动作却很有可能表示这个人心中很焦虑,或是不确定。
2.寻找一致性
研究表明,通过无声语言传递的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力是有声话语的5倍;而且当两个不同的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尤其当这两个人都是女人的时候,她们几乎会全部依赖无声的肢体语言进行交流,而无视话语所传递的信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案例中,病人告诉他,她的婚姻生活十分幸福。在谈话中,这位病人不断地将她的结婚戒指取下,然后又戴上。弗洛伊德注意到她的这一无意识的小动作,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有消息传来说她的婚姻出现问题时,弗洛伊德丝毫不感到惊讶,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观察肢体语言群组,注意肢体语言与有声语言的一致性就好比两把金钥匙,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肢体语言的宝库,从而正确地解读出无声语言背后的真正含义。
3.理解要结合语境
对所有动作和表情的理解都应该在其发生的大环境下来完成。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地铁里,寒风瑟瑟,你看到一个人双手抱在胸前,那么,你应该很清楚,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为了取暖。同样的情况,如果放到谈判桌上,那么对方的意图就是自我保护,你应该明白,他其实是想借此告诉你,他对你的话持否定态度,或者他对你有敌意。
心理启示:
身体就像一个无法关闭的传送器,时刻传达着人们的心情和状态。语言通常用来表达正在思考的东西或概念,而非语言信息则较能传递情绪和感受。因此,在解读肢体语言时,必须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