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识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课时25 一人世界的静态效率

黄春兴

本课要点

1.描述个人在一人世界里的决策方式。

2.企业家如何实现自己的期待?

上一课我们在讨论生产效率时,假设了决策者以追求最高产出量为目标,如果他更换目标,那么他也会跟着改变技术和管理策略。经济学家无法知道决策者偏爱的目标:可能是最高产出量,也可能是最低总成本,或是最低的环境负担。但不论其目标是什么,内容与方向都要很明确,因为决策者要将它作为技术与管理策略的评估标准。

让我们想象自己是承包了铺设柏油马路的小型工程公司的企业家。我们在选择目标后,接着就要选择最能实现该目标的技术与管理策略。请注意,这里总共需要两次有先后次序的选择。第一次是目标选择,在确定目标之后,才是第二次的技术与管理策略的选择。企业家拥有决策的自主权,他会以他的自主意志去选择。经济学家无法预知企业家的选择,只能假设他在选择时必然期待这个选择能带给他最大的满足。

因此,对企业家而言,选择之后就是行动。假若这个选择是企业家委托其职员所作出的,那么这个选择只是一项等待同意的草案或建议案。所以,我们看到了两种类型的选择:一种是“企业家的选择”,他会在选择之后自己付诸行动;另一种是“代理人的选择”,得在选择之后交付他人去执行。企业家在选择时会考虑行动过程中的种种酸甜苦辣,而代理人不会在选择时考虑他自己的酸甜苦辣。

接下来的问题是,企业家的期待能实现吗?没人知道,因为企业家实现其期待的时间发生在选择之后;另一个理由是,选择之后必须有行动才有实现的机会。对代理人来说,选择和行动是两件事,或者说,他只是负责选择而已;但是,企业家一定会有行动,否则他就不必作选择。

企业家都相信自己的期待能实现,否则他就不会作出选择。他凭什么如此自信呢?当然,自信也是主观的。如果自信是出于不实的自我欺骗,那么它就不在经济学的分析范畴之内。经济学的分析范畴必须假设行动人不会欺骗自己,虽然他的自信未必可靠。

在这里,我们可以考虑一种可以形成十足自信的环境,也就是让决策者完全控制技术与管理策略的核心要领、运作和结果。更简单地说,就是假设他在生产的相关范围内是一位“专权者”,有能力操控范围内的一切事务。这样的情境,我们称之为“一人世界”,因为只有他拥有独立的自主意志和权利,而该范围内的各类事务都听其任意支配。我们可以想象这家工程公司只是一人公司,企业家自己开着一辆工程车,到处去包揽小型工程。毫无疑问,只要所有原材料的价格稳定,他对自己的选择必然是十足自信的,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由于生意蒸蒸日上,他扩大了经营,买了几台新的工程车,也雇用了几位工人。这时,同样假设所有原材料的价格稳定,他对自己的选择是否依然信心十足呢?他依然控制原材料和工程车,但他是否也能控制工人的行为呢?工人也具有自主意志,也会有独立的行动选择。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工人是否会完全依照企业家的计划去实现预期目标?这是经济学上的激励问题和代理人问题,也常被视为管理问题。管理学者相信,只要管理得好,企业家就能控制工人的工作表现,从而实现预期目标。

当企业家有能力完全控制工人的工作表现时,在他看来,工人和原材料的差别就不大。虽然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的工人,但这依然是一人世界,因为工人的工作表现完全听命于他。在一人世界里,决策者的目标也就是所有工人的目标。既然工人能够以决策者的目标为目标,自然会顺从地接受给定的技术与管理。

在我们设想的例子里,企业家有权利解雇员工,所以他在生产的相关范围内是一人世界的专权者。在一般的行政管理中,只要在计划的相关范围内,决策者有权利和能力完全控制所有人的行为表现,那么他就是一人世界的专权者。一人世界的专权者对目标的实现,包括技术与管理策略的顺利运作,具有十足的信心,并期待能获得最大的满足。正如我在上一节课中所讲的,效率问题就是选择问题。因此,“一人世界里的两层次选择”也可以视为一个效率问题,可称为“一人世界的静态效率”。

总之,一人世界的决策者先选择目标,然后依目标选择技术与管理策略,以期待能获得最大的满足。这里之所以称为“静态”,是因为在一人世界中并不存在第二位拥有自由意志的个人,也就是不存在任何的人际互动和事态的动态发展。

思 考

1. 文中提到效率问题就是选择问题,那么在一人世界的静态效率中的人所面对的选择是哪种类型的选择?

2. 为何说“一人世界里的两层次选择”是一种静态的效率?

资 料

1.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萧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黄春兴.当代政治经济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