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滋味:让孩子一读就上瘾的趣味数学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名家知多少

陈建功

在1893年9月8日,陈建功出生于浙江绍兴,他是我们中国杰出数学家、教育家。

陈建功5岁就开始在私塾读书,比我们现在上小学的年龄还要小。陈建功凭借自己的聪慧,1910年进入杭州两级师范的高级师范。当时正处于辛亥革命时期,他认为数学对于科学和实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立志振兴中国的数学,让它能够取得古代那样辉煌的成就,为此他曾有过三次留学日本的经历。

第一次是1913年毕业后选择自筹路费去日本留学深造,同时考进了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和东京物理学校,白天学习的是染色工艺,晚上学数学,他对数学的热情依旧高涨。正是他这样夜以继日地学习,5年中他不仅学业突飞猛进,还养成了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毕业之后,他带着满满的学习成果回到祖国任教,在空余时间钻研数学。

第二次是1920年,陈建功告别新婚的妻子再次远去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求学,他离开家人只为为国效力,1923年毕业后再次选择回国任教。

第三次是1926年,陈建功去日本攻读博士学位,1929年成为日本第一个取得理学博士学位的外国学者,苏步青教授和他的导师都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他的老师藤原教授说:“我一生以教书为业,没有多少成就。不过我有一个中国学生,名叫陈建功,这是我一生的最大光荣。”为了感谢恩师,他用日文写了数学著作,这本书不管是从内容上来说还是从数学用语的表达上来看,都是非常出彩的。他在写书时首创的许多日文名词,至今还在使用,在日本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不过他拒绝了导师想要留他在日本工作的好意,而是选择回到祖国,担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

在当时中国急需教育人才的情况下,他三次义无反顾赴日留学又回国,只为了带领中国的数学研究迈向辉煌,爱国精神令人无比尊敬!并且当时的旧中国大多都是用英语进行教学,但是他坚持用中文进行教学。在抗日战争爆发时,虽然生活艰苦,且有生命危险,但是他还是选择离开家人,只身随着浙江大学西迁,一直坚持做数学研究。他心中的那份坚定值得赞颂,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这样性格的形成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系。他的父亲叫陈心斋,是城中慈善机构的一名小职员,每个月的工资才两块大洋。陈建功是家里的第一个儿子,他还有6个妹妹。这么多孩子要养,所以家里生活十分清苦。他的母亲因此非常勤俭节约,常常在成衣铺里干活,赚点钱维持生计。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尽管家里生活条件并不好,但他父亲工作20多年来都没有在钱这方面出过差错,人们都称赞他。这样正直的品行也影响着陈建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自己坚定的信念才让他有了这样杰出的成就,他和华罗庚、苏步青被誉为中国当代三大数学家,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

陈建功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一生都认真工作,对待教学一丝不苟。他一直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将数学教材烂熟于心,善于将复杂的知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40年来为祖国培养大批的人才,许多他的学生都是从事数学研究,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带领着中国不断向前发展。陈建功自己非常重视课堂教学,曾经说过:“教师上一堂课,就好像打仗一样,一定要认真对待。”

70多岁本该是退休的年纪,可是陈建功并没有停下创作的步伐,将自己数十年关于三角级数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国际上的最高成就写成著作《三角级数论》出版。在当时时局动荡的大环境下,陈建功送出下册的手稿时,作为数学界学术权威的他第一个受到迫害,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1971年年初,陈建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乐观,出现了严重的胃出血,心肺方面也出现了问题。1971年4月11日20时28分,一代学者陈建功教授永远离开了我们,怎能不让人心痛!

陈建功教授的一生是为国奉献的一生,国外再优厚的条件也不能吸引一个一心为国的人,不能吸引一个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人,不能吸引一个正直坚定的人。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魄,这种爱国精神和对数学的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位学生学习,有这么一位杰出的人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该有多么自豪!我们要向陈建功教授学习,对学习知识充满兴趣。兴趣是我们不断学习的动力,促使着我们前进,不管是哪一门学科,我们都要保持这样的高度热情,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涯都是有所帮助的。让我们保持热情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