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知多少
刘 徽
刘徽(约225—295年)是我国数学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杰作有《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此书内容丰富,共收有对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解联立方程、分数的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和面积计算等方面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其解法比较原始,且缺乏必要的证明,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这些证明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
在《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富有创造性、复杂性和代表性。(当时没传到西方!最早向西方介绍该书是19世纪来华传教士伟列亚力)刘徽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
刘徽有多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他提出了“割圆术”,这是一种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为3.141 6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了“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极佳阐述。
据说,刘徽为了圆周率的计算,一直潜心钻研。一次,刘徽看到石匠在加工石头,觉得很有趣就仔细观察起来。“哇!原本一块方石,经石匠师傅凿去4角,就变成了8角形的石头。再去8个角,就变成了16边形。”一斧一斧地凿下去,一块方形石料就被加工成一根光滑的圆柱。
谁会想到,在一般人看来非常普通的事情,却触发了刘徽智慧的火花。他想:“石匠加工石料的方法,可不可以用在圆周率的研究上呢?”
于是,刘徽采用这个方法,把圆逐渐分割,一试果然有效。他发明了亘古未有的“割圆术”。他沿着割圆术的思路,从圆内接正6边形算起,边数依次加倍,相继算出正12边形、正24边形……直到正192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后来,他又算出了圆内接正3 072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圆周率近似值为3.141 6,奠定了此后千余年里我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同学们,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学而不厌、乐于探究,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通过观察石匠加工石头,联想到计算圆周率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由此发明了割圆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把圆周率计算精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也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大家在学习、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也许你也能发现一些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