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单体药店出路在何方
单体药店是我国医药零售市场非常重要的参与者。随着医药零售行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强者恒强,在资本的驱动下,医药零售行业的马太效应开始凸显,大连锁与聚焦医药零售的几大资本系成为主导医药零售市场的力量,单体药店不断或被收购或倒闭关门。面对巨头们的突进,新零售时代单体药店出路在何方?
2.4.1 单体药店面临的严峻挑战
医药是强监管行业,如果缺乏政策的支持那么业务的开展将举步维艰。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提高零售连锁率”;随后商务部印发《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进一步指出医药零售行业的行业结构不合理、药品零售企业小或散的问题仍然突出、行业集中度和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并提出2016年到2020年的“十三五”计划目标是“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40%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达50%以上”,医药零售行业要提升行业集中度。
2017 年年末,商务部发布《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要根据药店的软硬件情况对药店进行分级管理,尽管意见内容还在不断调整中,但是指导方向已经明确:低级别药店经营范围受限定,甚至不能销售处方药,医保政策会向高级别药店倾斜,不同级别药店对应的是专业人员配备、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内容往往是单体药店的弱项,对于单体药店来说,如果想经营更多的品类、想获得医保带来的流量,那么需要的投入将不断提升,缺乏足够实力的单体药店将进入发展的恶性循环。
如果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单体药店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按照业界普遍预测的单体药店平均年收入 60 万元估计,2017 年单体药店总体收入只能占全国药店总销售额的33.68%,如果乐观些按照平均年收入70万元估计,也只能占全国销售额的39.29%。这意味着单体药店的门店年平均产出低于连锁药店,从整体运营效率上看单体药店比不过拥有规模优势的连锁药店。
具有规模效应的连锁药店具有采购优势。连锁药店可以以量换价,可以总代理,可以要求厂家直供连锁,可以压占厂家资金,可以要求进店费、促销费、陈列费、销量返利,可以获得厂家的更低折扣供货,更大的连锁药店还可以贴牌生产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与单体药店相比,连锁药店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分流单体药店客户。
连锁药店具有管理优势。连锁药店的部门设置齐全,品类规划、采购、门店运营、培训等部门可实现专业化发展,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各部门之间协同使整体水平强于单体药店。连锁药店员工获得的培训机会多,总体专业素养及客户服务能力也高于单体药店。
连锁药店还具有信息优势,通过广泛的业内活动、联盟等多种形式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从而灵活调整经营策略,而单体药店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
连锁药店还具有品牌优势,在区域内密集布店给消费者传递实力雄厚、可以信赖的形象,从而吸引用户。
很多单体药店的出路之一就是被连锁药店收购。近几年资本浪潮涌动,很多单体药店老板心浮气躁,期待能被某家连锁药店收购。零售行业甚至出现了“养药店”的新业务,有从业人士以较低价格购买单体药店,然后等待合适时机售出,同时连锁药店也不断开拓新门店做高估值,运用此类操作往往一两年就能获得价格翻倍甚至更高的回报,远高于运营提升的回报,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参与。
在资本炒作的推动下,药店的价格已经被炒作得过高,按照 PS(市销率)以往仅 0.6倍左右估值的药店2018年的普遍行情已经是1.2倍。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大型连锁企业(如一心堂)甚至改变了以往“自建+并购”双轮扩张的策略,放弃收购改为全部自建门店,其他三家大型连锁企业也收缩了并购规模,“养药店”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单体药店究竟路在何方?
2.4.2 单体药店如何破局
单体药店似乎没有了出路,政策不支持、运营效率比不过连锁药店、品牌弱、想卖也没有人接盘等。切莫过于悲观,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行业内多种业态并存,在商业化社会,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即便在美国、英国等连锁药店非常发达的国家,也有很多单体药店存在,且生存质量不错,单体药店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单体药店的经营者通常身兼多职,既是老板又是采购,还是执业药师和店员,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单体药店在经营手法上更加灵活多变,对于客户需求的响应更加及时,对客户服务的方法也更加个性化,老会员到店聊聊天、坐下歇歇脚、代收代发快递……单体药店能给会员提供非常人性化的服务。
单体药店的决策流程也非常简单直接,老板自己说了算,品种调整自主方便,不好卖的品种下次就不再采购,看到好卖的商品联系到渠道可以直接采购。单体药店的财务运作也更加高效,通常现款现结,不需要资金积压,周转效率更高;单体药店通常地理位置不错。这些都构成了单体药店独特的竞争力。新零售时代,单体药店的出路也不少。
1)产品与服务差异化
单体药店可以基于自己的商圈客户群和消费行为特征发展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如中老年人比较多的社区店,可以围绕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来打造慢性病综合服务药店,店里不仅有治疗慢性病的常用药,还有辅助治疗慢性病的保健品、食品、护理用具等多样化的商品。
单体药店经营者还可以建立熟客的数据库,通过短信、微信、QQ、电话等方式定期为顾客提供疾病咨询服务。顾客常常没有记录自己疾病和用药史的习惯,单体药店经营者可以帮助慢性病顾客建立健康档案,基于专业知识为顾客提供提醒、用药、生活方式、导医等多方面的健康咨询,真正帮助顾客解决问题,提升顾客对药店的黏性。
靠近商圈的单体药店,可以针对商圈年轻人多,以及冲动型、感觉型消费比较多的特点,在门店的视觉设计上以年轻、时尚为主,采用亮色、跳色,增加局部装饰物,营造潮流与可信赖的氛围。药店在品类规划上可以多放置与年轻人需求相关的商品,如伤风感冒、止咳化痰、牙疼、脱发、皮肤干燥、天然药妆和保健品等。同一品类可以尽量拓展年轻、时尚的商品,如止咳化痰药可以搭配各类包装精美的薄荷糖、润喉糖、养生茶等,通过搭配可以提升商品的丰富程度和吸引力。药店还可以增添皮肤检测仪、维生素检测仪等年轻人比较关注的检测项目,紧紧围绕年轻人的需求来打造门店。
2)加盟或联盟
单体药店单个力量薄弱,加盟到实力雄厚的连锁药店或多个单体药店联合起来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现在很多连锁药店为了拓展自己的品牌,增加对上游工业企业的影响力,愿意输出自己的品牌,允许单体药店以加盟店的身份加入连锁药店中,单体药店的经营者依然拥有对药店百分之百的股权控制,但能共享连锁企业的品牌、采购、市场信息等多方面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与加盟相比,单体药店联合起来由一家或几家牵头组建联盟,实现信息共享、联合采购,形成虚拟运营的连锁也是有效的应对手段。如今,很多商业公司也参与到联盟的组建与运营中,构建下游分销网络,同时单体药店也可以借助商业公司来形成联盟获得竞争优势。单体药店联盟化的主要挑战在于需要有人来发起、组织和实施,同时存在组织的相应经费如何筹备、由谁来出等潜在的利益冲突。
3)网络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极大拓展了各行各业的服务边界,深居一隅的小店也可以为全国的顾客提供服务。虽然单体药店线下拓展比不过传统连锁企业,但是单体药店可以考虑通过电商进行突破。单体药店可以借助互联网营销手段提升影响力,为门店周边的顾客提供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服务,为同城顾客提供当日送达服务,快速放大销量,构建起对上游供应链的谈判筹码。
很多单体药店或仅有几家门店的药店经营者抛弃传统线下运营手段,转而依托门店资质开展电商业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甚至一些小连锁药店的经营者为适应消费者行为趋势,逐步缩小线下业务,将线下门店改造成形象店、体验店,引导更多的交易在网络上完成。
4)超级大店
单体药店做大店也是可以借鉴的一种发展思路,全国最大的单体药店青岛德信行惠友大药房年收入已经突破4亿元。有实力的单体药店或几家单体药店可以联合起来集中资金开大店。单体药店与连锁药店的总营业面积无法匹敌,但在单体药店的面积上却可以形成突破,把药店改为平价大卖场或精细化分区设置不同的品类销售区,争取正在进行渠道扁平化的品牌厂商直供,降低采购成本,获得价格优势,同时还能进一步以此为筹码向工业企业收取上架费、促销费、节庆费等。
5)药诊店
在“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大医院消费不低,耗时耗力,很多消费者倾向于采用简单方便的方法解决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见问题,具备诊所服务能力的单体药店在这方面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此类店的经营者通常自身或合伙人拥有执业医师执照,开出一家左边是药店、右边是诊所的“药+诊”结合的药诊店,两项业务互相结合、互相加分,以获得竞争优势。
在竞争社会,挑战永远存在,“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连锁药店固然有连锁的优势,单体药店也有自身的长处。提及马太效应的时候也莫忘了趋同假说,看腻了超级大卖场的顾客也会迷恋街头的特色小店,只要秉持用户价值导向,找到与连锁药店差异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单体药店必有立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