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率的概念
一 概述
生产率概念的出现,源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度量技术水平的需要。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生产活动,人类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然而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有投入,如投入一定的人、财、物等。投入是生产的源头,产出是投入的成果,而将投入转变为产出的方式、方法、手段等则属于技术。
在经济学中,投入(Inputs)是指一定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人员、工具和原材料等有关的要素。要素(Factors)是指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对于可以成为生产投入的要素,经济学中称为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如劳动者、固定资产及土地等都是属于不同类别的生产要素。产出(Outputs)是指投入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而形成的成果,如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因此,生产过程实际是将投入的物或劳动即生产要素,同技术相结合而得到生产成果的过程。
在现实经济中,生产要素具有经济资源属性,因此是有限的、稀缺的。这意味着对生产要素的使用是有成本代价的,也就是要素投入是有成本代价的。于是,力争“少投入、多产出”便成为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及其成效性如何,生产的技术及其水平是关键因素。可以说,没有技术便没有产出,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产出,一定的技术对应着一定的产出。
技术不仅决定投入如何成为产出,而且也决定一定数量的投入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出。特别是当投入既定时,技术就是决定产出的核心因素。实际上,生产的本质就是通过技术的运用使投入转变为产出的过程。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就在那里,资源就在那里,而如何取得资源、如何生产出所需要的产品,关键性的因素在于技术。事实上,如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看,生产的技术水平可以作为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可以用石器、青铜器、蒸汽机、计算机乃至当今网络信息等所体现的技术,作为划分人类社会不同程度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因此,如何描述与度量技术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种基本思路是:既然技术决定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那么产出作为投入的结果本身就是技术水平的一种反映。即,对生产同一产品而言,如果对同样的要素投入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生产,则在产出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自然可以认为能够生产出更多数量产品的技术是水平更高的技术。显然这种评判技术水平高低的逻辑是合理的。而这一逻辑意味着,同一数量的要素投入所对应的产出数量的多少,可以作为评价技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于是,单位投入所对应的产出的数量,便成为度量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就是生产率。
二 生产率的定义与理解要点
生产率(Productivity)被定义为一定生产的产出数量与其投入数量之比。对此可用数学语言表述如下:设Y表示一定生产的产出数量,Z表示为生产Y所投入的一定要素投入的数量,A表示Y与Z之比,即:
则称A为要素投入Z的生产率。
在(1-1)式中,变量Z既表示要素投入的数量,也表示要素投入的种类。即,不同种类的要素投入需要用不同的变量来表示。例如,某一生产中的资本投入可以用K表示,劳动投入可以用L表示。其中,K既表示资本要素,同时也表示一定的资本要素投入的数量;同样,L既表示劳动要素,同时也表示一定的劳动要素投入的数量。
下面通过举例说明生产率的计算:假设某工厂投入10名工人和5台设备生产面包,一天8小时可以生产出面包1000公斤,问该生产活动的生产率是多少?
对此分析如下:在此生产面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要素投入分别为工人和设备,产出成果为面包。以工人劳动的小时数作为劳动投入的度量,并以变量L表示。以使用设备的数量作为资本投入的度量,并以变量K表示。于是,一天8小时的劳动投入数量为L=10人×8小时=80(人时),资本投入数量为K=5(台)。用变量Y表示产出,则Y=1000(公斤)。因此,根据生产率的定义式(1-1)式,可以分别计算出产出与资本要素投入之比,以及产出与劳动投入之比,分别记为AK和AL,具体结果如下:
AK===200(公斤/台)
AL===12.5(公斤/人时)
在上述结果中,AK是产出与资本要素投入之比,称为资本生产率;AL是产出与劳动投入之比,称为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AK=200(公斤/台)的经济意义是:在该生产过程中,每台设备对应生产出的面包产量是200公斤。劳动生产率AL=12.5(公斤/人时)的经济意义是:该生产过程中,每名工人每小时对应生产出的面包产量是12.5公斤。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见,虽然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是生产率,但是它们是针对不同要素的生产率。具体地说,资本生产率是针对资本要素的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针对劳动要素的生产率。这表明,一般意义的生产率是对各种具体生产率的统称。或者说,生产率包括有各种要素和不同情况的生产率。
问答1:在国家层面最早度量生产率的是哪个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系统性度量生产率的国家。早在1926年,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测算美国各产业部门的年度生产率指数。当时采用的是“人时产出量”指标,即用产业部门的产出量同其部门的劳动者的劳动总小时数之比作为产业部门的生产率。这是一个标准的劳动生产率指标,表明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度量生产率主要采用的是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以劳动生产率作为度量生产率的主要指标,这是与当时社会情况下劳动要素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密切关系。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时代,劳动要素是相对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生产能力水平的主要与核心性的因素。可见,劳动生产率在过去是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是有其时代特征的。而在现代经济中,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更受关注和更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三 理解生产率概念的有关要点
由生产率的定义式(1-1)式可见,生产率的定义在形式上仅是两个变量之比,即产出与投入之比。这表明生产率的定义形式是相对简单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计算也是简单的。实际上,由于生产率定义式中的投入与产出是一般性和抽象性的概念,而现实经济中的投入与产出则是具体、特定的,因此对现实经济中的具体生产率概念的理解,特别是与之有关的计算,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而不能仅是简单地按照生产率的定义形式套用。其中,对生产率概念的理解,关键在于理解投入、产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生产率概念的一些具体要点如下:
第一,生产率的属性是由要素投入的属性决定的。即,生产率是针对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而言的,也就是生产率概念具有要素投入针对性。其中,生产率定义式中的要素投入的属性决定了生产率的属性。例如,如果生产率定义式中的投入项是劳动投入,则相应的生产率为劳动生产率;如果生产率定义式中的投入项是资本投入,则相应的生产率为资本生产率。因此,在生产率的定义式(1-1)式中,生产率A被称为是“要素投入Z的生产率”,其含义即指生产率A是针对要素Z而言的。而由于同一生产中的生产要素可以是多种的,因此根据投入项所包含的要素投入情况的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要素的生产率,如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不同要素的生产率体现的是不同方面的技术水平状况。
第二,生产率定义式中的投入与产出必须是因果关系。即,生产率定义中的投入与产出必须是处于同一生产过程的因果关系,其中投入是“因”,产出是“果”。理解此要点的重要意义在于懂得并非随意的产出与投入之比都是生产率。或者说,如果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投入与产出,二者之比的结果是不能按生产率来理解的。例如,A企业的产出与B企业的投入之比的结果就不具有生产率的意义。
第三,生产率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因果关系,限定为是由技术因素决定的关系。或者说,非技术因素决定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并不属于生产率范围内的因果关系。这是因为生产率旨在度量生产的技术水平,因此必然要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由技术因素决定的。否则,产出与投入之比的结果就不能真正体现技术水平。例如,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或利润最大化原则而人为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便不是真实的技术关系。
第四,生产率中投入项可以是由多要素投入的组合构成的,而不限定为单一要素投入。即生产率中的投入项既可以是由单一种类的要素投入构成,也可以是由多种类的要素投入构成。如果投入项是由多种类的要素投入构成,那么投入项就是由多种要素投入综合在一起的总投入。而这里的总投入并不是指各种要素投入数量的代数之和。这是因为一定生产中的要素投入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且不同的要素投入的量纲或不同,因此不同要素投入之间不具有直接可加性。例如,某生产需要投入1吨铁、10公升水、200千瓦时电等要素,这时对这些要素投入的数量进行简单的代数求和计算,其结果是没有意义的。关于总投入的度量问题是全要素生产率计算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此将在本书后面有关章节进行专门讨论,这里暂不赘述。
第五,生产率定义式中的产出应是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情况下的产出。即,生产率定义式中的产出不仅要求是由技术关系决定的产出,而且要求是在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情况下的结果。否则,计算出的生产率同样不能真正体现相应的技术水平。例如,如果一个企业因为市场需求为零而导致其实际产出数量为零,这种情况并不表明该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为零。再如,一个国家或地区若干年份的GDP出现较大波动甚至下降,可能是受外部因素如石油危机冲击的结果,而不是由于生产能力水平下降而导致GDP波动或下降的结果。因此,在计算生产率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时,应排除非技术性因素的影响,如排除市场需求、价格波动、利润目标乃至主观意愿等决策性因素对生产影响的因素。
第六,生产率定义式中的投入与产出是实物量的概念,而非价值量的概念。由于生产率中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是生产的技术关系,因此必然要求投入与产出都是实物量的概念。理解这一要点对实际测算生产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对投入和产出相关数据如何进行处理和实际计量的问题。例如,1吨钢是实物量的概念,具体表明了钢的多少。如果投入或产出是按价值计量,比如说产出是价值1万元钱的钢,这时并不能由此知道钢的实物量是多少,因为钢的价格不同,1万元钱所对应的实物钢的数量是不同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投入与产出都是以价值量表示的,则要求在计算生产率时的投入与产出都要按不变价(可比价)计算,即体现投入与产出都是实物量的意义。如果采用现价计算,则是犯了逻辑性错误,因为生产过程是实物量的投入与产出的过程,而与价值和价格没有关系。
第七,纳入生产率定义式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并不一定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将纳入生产率定义式计算的投入与产出,都可理解为是投入项完全决定了产出项的关系。这是因为,生产率定义式中的投入项所包含的要素投入,不一定是决定产出的全部要素投入,而可能是与产出有关的部分要素投入。显然,部分要素投入不能完全决定产出,产出必然是由与之有关的全部要素投入共同决定。因此,只要计算生产率时的投入项不是包含与产出有关的全部要素投入,那么这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就不构成“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对应”的关系。
四 生产率的分类
在现实经济中,由于投入与产出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可根据一些具体的情况将生产率进一步分类。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可以按要素投入的种类的数量情况分类。即,如果生产率中的投入项是由单一种类要素构成的,称此类生产率为单要素生产率。如劳动生产率是产出与劳动投入之比,即纳入生产率计算的投入项是单一的劳动要素,因此劳动生产率是单要素生产率。同样,资本要素生产率也是单要素生产率。如果投入项是由多于一种的多种类要素构成,则称此生产率为多要素生产率。
第二,可以按产出的情况分类。例如,如果产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如GDP),这时对应的生产率称为总量生产率;如果产出是产业或行业的总产出(如产出为不变价的产业或行业增加值),其对应的生产率称为产业或行业生产率。类似地,还可以有部门生产率、企业生产率等。再如,也可以按产出的产品属性分类,如钢材生产率、汽车生产率、水泥生产率及小麦生产率等。
第三,可以按要素投入的类别属性分类。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及能源生产率等,都是依据要素投入的类别属性分类的。实际上,由于任何的生产率都是针对特定要素投入的生产率,因此基于生产要素的类别属性进行分类,是划分生产率分类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四,可以按度量生产率的时间频度进行分类。因为任何的生产活动都是有时间性的,因此产出与投入都必然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出与投入。如GDP有时间属性,即可分为年度 GDP或季度 GDP。相应地,现实经济中的生产率也必然都是针对特定时间而言的,因此可以基于产出与投入的时间频度对生产率进行分类,如年度生产率、季度生产率、月度生产率乃至更短时间频度的生产率等。
第五,可以按投入或产出的多维特征进行综合交叉分类。投入与产出可以按多种特征进行描述,如产出或投入可具有时间特征、产品特征、企业特征或部门特征等。因此,生产率可以按产出或投入的多方面特征进行综合交叉分类。如年度总量劳动生产率或季度行业资本生产率,对这些生产率的称呼实际上都是按多种特征交叉分类的。
五 微观生产率与宏观生产率
微观生产率指微观经济中的某种具体生产技术的生产率。例如,一台具体的生产设备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就是一种微观生产率。如果一台生产设备的单位要素投入所对应的产出数量越多,表明该设备的生产能力越强,即技术水平越高。微观生产率旨在度量“硬”技术决定的投入产出率,即体现的是“硬”技术水平。
“硬”技术水平与非技术性因素以及人的主观因素无关。例如,产品价格出现波动可以对产品的需求产生影响,而这种对产出的影响属于生产决策层面的问题,与生产的技术水平无关。产品需求量下降可导致企业决定减少产量,但是这种产量减少是人为决策的结果,与生产产品的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无关。再如,生产管理水平的变动可能影响生产成本,但是这种生产成本的变动并不会改变生产设备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也不影响生产的技术水平。
宏观生产率是指宏观经济层面上的总体生产率。宏观生产率与微观生产率既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质的不同。宏观生产率含有微观生产率的本质特征,即二者都是对技术水平的度量。但是,宏观生产率和微观生产率度量的技术水平的内涵不同。宏观生产率既包括对“硬”技术水平的度量,也包括对“软”技术水平的度量。微观生产率则更相对偏向于“硬”技术水平的度量。
宏观生产率主要对应的是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关注的是总产出的增长,实际上就是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而影响宏观经济总产出的因素是繁多复杂的,不会像一台生产设备那样简单。特别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些非技术性因素,如制度因素、体制因素、管理模式因素甚至意外事件等对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例如,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土地承包制”,由此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同样的人和物得到了极为不同的产出效果。因此宏观经济层面的生产率不仅包含生产设备这样的“硬”技术水平,也包含生产管理、经营与决策这样的“软”技术水平。本书的重点在于从宏观经济层面讨论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问题。实际上,严格地说,宏观经济层面上的投入与产出不是一一对应的确定性关系,而是随机性关系。因此,宏观生产率问题更为复杂。
问答2:生产率理论是怎样分类的?
由于具体的生产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对具体的、不同类别的生产率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由此存在着一些特定领域的生产率理论与方法。例如,针对企业生产率、部门生产率、工业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可以形成自成体系的研究领域。因此,生产率理论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如对应有基于宏观经济增长分析的宏观生产率理论,也有基于微观企业经济分析的企业生产率理论,以及基于产业部门经济分析的产业部门生产率理论等。本书所论述的生产率理论是一般性的,是各种具体生产率理论都适用的共性生产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