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京张铁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相看两不厌

在纪念馆氤氲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在蓝色的图前,我站得稍微远一点,静静地,眯着眼睛看,捕捉动感。

突然有一个男孩儿跑上前来,指着图上一个星星样的、标着“北”的小图案回头高喊:“爸爸你看,就是这个,这是什么?”

后面跟来一对夫妇,背双肩包,戴着眼镜。

“Be quiet!”年轻的爸爸一边提醒孩子安静点儿,一边凑过来看,“这是指北针和风力标嘛。”

男孩儿刚要张嘴,赶紧回头张望,虽然只有我,他还是把声音放低,悄悄说:“它没有指北!你看,它指的是东南,为什么都说北?”

爸爸停了一下:“可能那时候的方位和现在不一样吧,或者,因为地形的原因,不是正北正南……唉,I don’t know,回头查一查吧。”男孩儿显然不满意,皱着小眉头。

爸爸自言自语:“不过,这图真是精致。”“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男孩儿忽然又大声,像是挑战。这回爸爸回答很干脆:“这是晒图,一种工程图。”

什么是晒图?我以为孩子必要追问,也等着下文。结果没有,小男孩儿静默了一会儿,竟自把小手伸出来,放到了爸爸的大手里,他们手拉手走了。

我上前端详,果然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来却没在意。每一次来都有新发现,应该是好事,可我觉得有点儿羞赧,看了多少次,都看什么了?

也许,我爱看这张图,不是用专业人员的眼睛审视一张工程设计图,也不是用一般人的眼睛去参观博物馆里的一件展品。我用自己的眼睛发现,我坐着火车走过多少遍的一条路,柔和了山的坚硬,过滤了风的沙尘,在这蓝色的映衬下,竟然这么美。

看见中英文名称。

“京张铁路图”五个大字端端正正,连接了北京和张家口。那是迄今为止我最熟悉的两个地方,自己的家、父母的家。

古往今来,有些抱负的中国人都讲家国天下,《礼记·大学》中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强调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黎民百姓经历过漫长的农耕社会,抵挡过天灾人祸,也依赖自己的家,家可以安放生命,可以过日子,可以乐享天伦。所以在中国的“春运”中,人们千里迢迢、浩浩荡荡,要“回家”。

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单词是CHINESE(中国的),这让我朴素的情感顿生神采,穿越到100多年前,京张铁路带着中国标志,意义非凡。

看见图上的意象。

那是由路线、车站、山洞、山、河、城等各种图标组成的,纤巧,细密,抽象。那鳞鳞爪爪,羽翼轻扬,如游龙穿行,似蝴蝶舞动,我像欣赏艺术品那样欣赏它。艺术品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浸润心灵,让人发呆,引人遐想。

看见中间那些线。

那是一组剖面图,似乎也叫高程图,图上一根一根站立的线,代表着不同的车站和不同地方的海拔高度。线细细的,清爽柔韧,恍若各种弦。弓弦蓄势待发;织机的弦勤劳而富于创造;竖琴的弦,从左到右,从低到高,当我的手指划过一个个车站,犹如琴师拨动琴弦。

看见图纸底部细密的表格。

那么多充盈在表格里的数字,实在看不清楚,据说是技术参数。我知道,恰恰是它们的整齐神秘,成为上面所有美妙飘逸的基础,如同一幅织锦的底布,或者梦的出处。

记不清楚,看这张图有多少次,反正不止七次。我问自己,只因喜欢,就百看不厌?

时下常说人心浮躁,审美疲劳。结婚七年之痒有“审美疲劳”,日日衣食无忧有“审美疲劳”,年年除夕看春晚有“审美疲劳”。美学上讲,审美是会疲劳的,而且审美疲劳本身也具有美学意义。

审美虽然不能离开社会共性的标准,但又是很个性的事。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人的审美体验不尽相同。归根到底,审美取决于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双方,比如审美者的思想、年龄、经历,对象的本质、特性、背景。想要避免“审美疲劳”,一方面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一方面得有经得住发掘的内容。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看王羲之的《兰亭序》,看见了风骨俊逸雄健脱俗的书法;看见了曲水流觞春风沉醉的画面;还看见了深藏在文字中的人生得意、似水流年、苍凉悲叹,看见了对生与死的探究。他看不够,品不完,“置于座侧,朝夕观览”。

又比如,诸葛亮的妻子“容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诸葛孔明不以为丑,反以为荣;梁鸿是古代的美男子,娶了力大无比,善于持家的丑女孟光,不但没有七年之痒,而且琴瑟和鸣,美满一生,“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说的就是他们。

李白七上敬亭山,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著名诗句。敬亭山在安徽宣城,高不过三百多米。按照郦波老师的说法,李白之所以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不是因他中年盛名狷狂不羁,也不是因他晚景凄凉内心孤寂,而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他看到了敬亭山的灵魂,又在敬亭山的灵魂里找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我明白了,面对蓝色的京张铁路,所有的喜欢背后,是我看到了它的来之不易,它的生命与价值,它灵魂的美好。

詹天佑纪念馆里有这样一段话:

京张铁路是一条伟大的铁路,也许正因其伟大,它往往被人们概念化为“之字线”“自动车钩”“八达岭隧道”等几个简单的符号。事实上,这条由中国人自己勘测、选线、筹资、购料及选聘工程技术人员,全部靠中国人独立建造的铁路绝非如此简单……

深以为然。所有的“不简单”都是京张铁路灵魂美好的一部分。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文联组织开展“天佑京张逐梦先行”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那么多职工热情参与,文章歌曲、书画摄影,都在讲述那条路,讲述那条路引发的感悟,引发的以小我之努力聚大国之伟力的心愿。

清华大学的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多少人多少次从清华园车站上车,在京张沿途流连忘返,因为这条路,他们敬仰先贤,爱上铁路,在水木清华开一片园地,分享铁路的心灵之旅。

清华园站的“60后”“大叔”值班员,在车站停运的当天,面对最后一趟列车远去,一如往常站立、敬礼、目送,只是忍不住喊出“再见了,再见!”声音已然哽咽。

许多“70后、80后、90后”们,有计划地考察、拍照、采访,通过报刊、博客、微信朋友圈,发布关于京张铁路的诗文、美篇,甚至编写成套的书籍、举办专题展览,探寻京张铁路蕴含的工业文明。

他们都是热爱京张铁路的人,他们看到了那些“不简单”,看到了京张铁路的灵魂,也找到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我在京张铁路上的行走难以计数。我用记忆拍照,通过工作和生活感知这条路。

我知道哪一片区域下了雪有山舞银蛇的感觉,哪一个路段是汛期防洪的重点,哪里夏意浓郁,哪里冬野苍凉,哪里的小站只有几个人值守,却窗明几净花开怡人,哪里火车停下来,斜阳照在绵亘的山脊,让游子生出温暖的遐想。

我还知道,20世纪60年代,坐火车特别荣耀。车一出站,窗外景物不断变换,城市村庄,田地屋舍,大人小孩儿……人们总会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火车,有时还招手呼喊。

70年代物资匮乏商品紧俏,北京供应好。坐火车去趟北京,要帮父老乡亲们买各种东西。走时密密麻麻的纸上记满了名称、数量、型号,回来时大包小包,左邻右舍接车取东西,笑意盈盈的。

改革开放以后,坐火车的人成倍增长,火车越来越多地拉动人们的生活。大家坐上火车去求学、打工、看朋友、串亲戚、做买卖、旅游。父母家的隔壁小姐妹,人漂亮,讲时尚,节假日专门坐火车到北京买衣服,说走就走。

这几年,大家兴致勃勃地谈论高铁,盘算着有了高铁,一天之内能干些什么,期待着张家口与北京有更直接的关联。偶尔,人们也幽默一下:赶明儿北京人遇到雾霾,可以立马到张家口来!

我常想,当代人坐火车如我,有这些感受,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的时候,那些见惯了马和骆驼,从没见过火车的人,那些第一次坐上火车的人们,又会是怎样的感想?

路是人类通往文明和幸福的基本途径。一条铁路不仅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还有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还有视野宽度、幸福指数,还有每个人心中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所以我看见,一条铁路的本质意义,是一个国家有能力给人民提供生活的便利、追寻的方向、幸福的可能和保障。这是那张蓝图,是京张铁路灵魂美好的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