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项目集成管理理论
最早提出集成管理思想的学者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集成管理,是指利用集成理论、方法对特定要素形成的集成体进行能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管理活动。所以对集成概念的理解、集成理论的分析以及集成方法的研究是实施集成管理的基础。
张正义[3]、吴连海[4]等认为,集成不是简单的连入、堆积、混合、叠加、汇聚、捆绑和包装,而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李宝山[5]认为,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之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这样的过程才称为集成。
海峰[6]认为,所形成的集成体,不是集成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集成方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实现集成整体的功能的增加和新功能的涌现,以实现集成主体的集成目标。
金军[7]认为集成的基本核心是强调要素的整合(集成)增效,通过集成,整合资源,衍生创新,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加快发展,提高效益。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综合分析,集成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要素创造性组合;②功能倍增;③整体最优。
集成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目前工程建设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在项目集成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众多学者对项目集成管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项目总集成的概念模型,部分学者对项目群环境下的集成管理进行了研究。国内外部分学者对项目管理中的信息集成进行了研究。
从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综合分析,项目目标、项目全寿命周期和项目各参与方是项目集成管理的三个维度,而要实现三个维度的综合集成管理必须先要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集成。
(1)项目目标集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主要包括质量、费用、时间、环境和安全。这里主要指质量、费用和时间三个基本目标的集成。
(2)全寿命周期集成。建设项目形成的各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独立的管理某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对其下一阶段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形成主要分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后评价阶段。目标集成和参与各方的集成贯其始终,每个阶段都包含项目目标和项目各参与方的集成。
(3)项目各参与方集成。项目形成的各个阶段中,项目各参与方不同。
图1-2 大型工程项目总体集成概念模型[8]
(4)信息集成。项目信息集成是其他三个维度集成的基础,主要解决在集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保证信息正确、高效的传送,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无论是进行生命周期集成管理、项目目标集成管理、项目各参与方集成和信息集成都是为了管理目标的实现。大型工程在所建立的信息平台上进行三个维度的总体集成概念模型如图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