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本标准属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2012—2014年)的项目标准之一,用于规范监测数据库的表结构及标识符。依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监测数据库建设需求,按照GB/T 1.1—2009《标准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本标准。为便于查表,表头编号按具体条号编排。
本标准及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均为数据库标准组成部分。
本标准共11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数据分类,表结构设计,标识符命名,字段类型及长度,监测数据库表结构。
本标准为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标准《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ZY 302—2013)第三版,替代2014年3月发布的第二版。与第二版相比,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8.1增加“特殊区域数据”“时间戳”字段。
——在8.2“累计水量”字段类型及长度改为N(12,1);增加“特殊区域数据”“时间戳”字段。
——新增“取用水监测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8.4)。
——新增“取用水监测点小时水量信息表”(8.5)。
——在9.1“水位”字段描述增加“堰闸测站为闸上水位”内容;增加“特殊区域数据”“时间戳”字段。
——在9.2增加“特殊区域数据”“时间戳”字段。
——“测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9.3)的“曲线名称”字段设为主键。
——在9.4增加“特殊区域数据”“时间戳”字段。
——在9.6增加“特殊区域数据”“时间戳”字段。
——新增“河道小时水量信息表”(9.7)。
——新增“河道日水量信息表”(9.8)。
——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结果表”(10.13)名称修改为“水功能区单次水质达标评价结果表”。
——新增“水功能区单次双因子水质达标评价结果表”(WQ_WFRWQTAR_A)(10.14)。
本标准由水利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永祥、雷四华、王高旭、毛学文、魏俊彪、沈爱春、侯保灯、施睿、吴东俊、李建新、杨春生、王新怡。
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