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气体碳氮共渗工艺及应用
气体碳氮共渗表面质量易控制,操作方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艺。常用的气体碳氮共渗介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渗碳介质中加氨,既可用于连续式作业炉,也可用于周期式作业炉;另一类是含有碳氮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滴注式气体碳氮共渗。
3.2.1 气体碳氮共渗的温度和保温时间
气体碳氮共渗的温度和保温时间见表3.14。
表3.14 气体碳氮共渗的温度和保温时间
图3.9 碳氮共渗温度、时间对渗层及表面碳、氮含量的影响(渗剂:煤油+氮气)
表3.15 共渗温度对渗层表面碳、氮含量的影响
3.2.2 气体碳氮共渗介质
气体碳氮共渗介质的组成、气氛及用量见表3.16。
表3.16 气体碳氮共渗介质的组成、气氛及用量
表3.17 常用气体碳氮共渗渗剂(介质)的组成
表3.18 几种不同渗剂对碳氮共渗工艺的影响
注:1.渗层深度为0.70~0.85mm(测至1/2过渡区)。
2.渗速是按保温时间计算的。
3.碳、氮含量为表面至0.1mm深度内的平均值。
表3.19 常用的两种碳氮共渗剂的组成及特点与碳氮共渗气氛的测量和调整
图3.10 氨加入量对炉气内碳势、氮势的影响
图3.11 碳氮共渗气体中的氨量对硬度梯度的影响
图3.12 用三乙醇胺碳氮共渗时渗层中的碳、氮含量
表3.20 气体碳氮共渗时渗碳剂与氨气用量
注:1.煤油产气量按0.7m3/L计算。
2.共渗处理温度840~860℃。
表3.21 三乙醇胺在不同温度下热解后的成分
3.2.3 气体碳氮共渗工艺
3.2.3.1 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
(1)滴注通气式气体碳氮共渗 以煤油、甲苯、二甲苯等液体烃类为渗碳气源,通过滴量计直接滴入炉中;而氨则作为渗氮气源经由氨气瓶、减压阀、干燥器和流量计进入炉中。介质的用量视炉子、炉温不同而定。图3.13系40Cr钢制汽车齿轮的滴注通气式中温碳氮共渗工艺曲线。所用设备为RQ3-60,获得渗层深度为0.25~0.4mm,表面硬度>60HRC,表层(0.1mm处)碳的质量分数为0.8%,氮的质量分数为0.3%~0.4%。
图3.13 滴注通气式中温碳氮共渗工艺曲线
(2)滴注式气体碳氮共渗 将某些同时含有碳和氮的有机液体送入炉中,或采用注射泵使液体呈雾状喷入炉内进行碳氮共渗。对含尿素的渗剂,为促使其溶解并增加其流动性,应稍加热(70~100℃)才可滴入炉中。另外,为降低成本,在装炉后的升温阶段和共渗前期,可滴入甲醇或煤油进行排气。图3.14系20CrMnTi钢轿车后桥从动齿轮的滴注式气体碳氮共渗工艺曲线。渗层深度为1.0~1.4mm,表面硬度为58~64HRC。
图3.14 滴注式气体碳氮共渗工艺曲线
(3)气体碳氮共渗工艺及特点 一般分为排气、共渗、降温三个阶段,工艺及特点见表3.22。图3.15系30CrMnTi钢拖拉机变速齿轮(m=4.5mm)的两段式气体碳氮共渗工艺曲线。所用设备为RQ3-35,获得的渗层深度0.6~0.9mm,表面硬度>58HRC。
表3.22 滴注式气体碳氮共渗工艺及特点
图3.15 两段式气体碳氮共渗工艺曲线
(4)气体碳氮共渗工艺规范
①碳氮共渗用物质的技术条件。ⅰ.共渗用的煤油应为渗碳用煤油,共渗用的氮气为工业用液氮。ⅱ.共渗前要检查管路系统、煤油和氮气通入共渗炉内的管路、阀门等应保持畅通,控制准确。
②共渗件的技术条件。ⅰ.工件表面无锈斑、油污,应经过机械加工。ⅱ.吊挂在工装上的工件,相互间保持一定的间隙,特别是共渗部位,应有5~15mm的间隙,确保炉气畅通。ⅲ.共渗用的试样应放置在与同炉工件碳氮共渗条件相同的位置,作为质量检验的样品,每炉至少放三根试样,并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③渗罐操作的注意事项。ⅰ.非连续生产使用的碳氮共渗炉,应进行共渗前的渗罐工序,即将共渗炉从室温缓慢升温至650℃时,开风扇排气,可滴入少量煤油,60滴/min,通氨气0.25m3/h,保温1h。ⅱ.继续升温至850℃时,滴油量可控制在100~120滴/min,通氨气0.5m3/h,保温1h。观察排气孔火焰颜色和火苗长度,以便调整。
④工件的碳氮共渗操作的注意事项。ⅰ.渗罐结束后,开炉盖装入碳氮共渗工件后封炉,升温进入排气阶段,滴油40~60滴/min,排气0.5~1.0h。在此期间,观察火焰是否正常,若正常,排气阶段结束,否则应延长排气时间。ⅱ.碳氮共渗在850℃进行,保温2~3h,在此期间,滴油量为120~130滴/min,通氨气0.25m3/h,观察火焰颜色和火苗长度,及时调整滴油量。ⅲ.共渗结束后,出炉淬火,油淬到室温控油。ⅳ.工件共渗淬火后,应及时在(200±10)℃保温3h,并低温回火。
⑤碳氮共渗件的技术检测。共渗层硬度为56~62HRC,共渗层深度≥0.18mm。
碳氮共渗通用工艺见图3.16。
图3.16 碳氮共渗通用工艺曲线
(5)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操作 其渗剂与氨的用量见表3.23;两阶段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层深度和保温时间的关系见表3.24;共渗时不同阶段介质的用量见表3.25;共渗时的炉气组分见表3.26;共渗后的冷却方式见表3.27;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操作见表3.28。
表3.23 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时渗剂与氨的用量
表3.24 两阶段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层深度和保温时间的关系
注:1.用60kW井式炉气体渗碳。
2.高温时煤油110滴/min,NH31L/min;低温时,煤油70~80滴/min,NH34~5L/min。
3.工件入炉排气,煤油100~110滴/min,NH32L/min。
表3.25 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时,不同阶段介质的用量
表3.26 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时的炉气组分(体积分数) 单位:%
注:共渗20min后,取气分析;末期φ(CO2)0.4%,φ(CO)20%,φ(CH4)1.2%,φ(H2)34.2%。
表3.27 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后的冷却方式
①括弧内材料为普通碳素结构钢旧标准(GB/T 700—2006)。
表3.28 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操作
3.2.3.2 通气式气体碳氮共渗
它是以吸热式气体为载气,添加少量渗碳气体和氨气进行碳氮共渗,介质的用量应根据其组分、炉子大小、炉温以及炉中碳势和氮势而定。
(1)密封箱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
①25、20Cr、20CrMnTi钢。在密封箱式炉的气体碳氮共渗工艺见表3.29。
表3.29 密封箱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
②20MnCr5(20CrMn)钢制变速箱输入轴(其结构见图3.17)在密封箱式多用炉内气体碳氮共渗。其渗层深度0.5~0.7mm(550HV1),表面硬度690~790HV1(81~83HRA),表面组织为M+A残留(1~5级),心部硬度为320~450HV1。
图3.17 20MnCr5钢制变速箱输入轴结构简图
多用炉内饱和气为N2+CH3OH,富化气为丙烷C3H8,NH3经减压过滤后通入炉内。20MnCr5钢制变速箱输入轴在多用炉内碳氮共渗工艺曲线见图3.18。
图3.18 20MnCr5钢制变速箱输入轴碳氮共渗工艺曲线(设备:SURFACE多用炉;装炉量232件)
(2)连续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
①20CrMnTi钢工件在连续式炉中的气体碳氮共渗。见表3.30。
表3.30 连续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
注:1.渗层金相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少量碳化物,心部为低碳马氏体。
2.表面硬度61~62HRC,心部38~45HRC。
3.渗层碳、氮含量指距表面0.05mm之内碳、氮的平均含量。
4.炉膛容积约10m3,炉型结构与连续渗碳炉相同。
5.材料:20CrMnTi。
②20MnTiB钢制变速箱齿轮在连续式电热无罐炉中的碳氮共渗。其渗层深度为0.25~0.55mm,表面硬度为54~63HRC,表面组织为M+少量A残留,表面碳氮含量(质量分数):w(C)=0.75%~0.80%,w(N)=0.2%~0.3%。其连续式电热无罐炉中碳氮共渗工艺见表3.31。
表3.31 连续式电热无罐炉中的碳氮共渗工艺
3.2.4 气体碳氮共渗应用实例及分析
(1)典型气体碳氮共渗件实例 见表3.32,汽车变速箱二轴井式炉、汽车后减震器盘的气体碳氮共渗工艺分别见表3.33、表3.34,自行车零件的碳氮共渗工艺见表3.35。
表3.32 典型碳氮共渗件实例
表3.33 汽车变速箱二轴井式炉气体碳氮共渗工艺
注:井式炉型号为RQ3-105-9D,每100滴煤油为3.8mL。
表3.34 汽车后减震器盘气体碳氮共渗工艺
表3.35 自行车零件碳氮共渗工艺(推杆式电加热无罐连续式炉)
注:在油中淬火,然后低温回火,硬度为80~85HRA。
(2)[实例3.1] 20Cr钢汽车变速器二轴表面气体碳氮共渗工艺的改进 见表3.36。
表3.36 20Cr钢汽车变速器二轴表面气体碳氮共渗工艺的改进
图3.19 汽车变速器二轴零件示意图
图3.20 原碳氮共渗工艺曲线
表3.37 原工艺生产二轴的质量检测结果
图3.21 改进后的碳氮共渗工艺曲线
表3.38 采用改进工艺后变速器二轴的质量检测结果
(3)[实例3.2] 20Cr钢制冷挤压模具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见表3.39。
表3.39 20Cr钢制冷挤压模具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图3.22 模具工作简图
1—凸模;2—凹模;3—挤压工件
图3.23 工件挤压变形图
图3.24 共渗温度对共渗层深度的影响
图3.25 共渗时间对共渗层深度的影响
图3.26 20Cr试样碳氮共渗及其后的淬火、回火工艺曲线
图3.27 20Cr碳氮共渗的金相组织(硝酸+乙酸浸蚀,250×)
图3.28 20Cr共渗层的显微硬度分布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