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秘密潜入
徐玲见到吴勇同意,心下一喜,两人行动总好过孤军奋战,便开口询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吴勇还在熟悉着新动力甲,军用型号的果然是要强大很多。不同于民用型的能源系统只是几块高能电池,虽说这种高能电池也是非常先进了,续航时间可以长达7天,但是身上的这套军用型动力甲可是用的小型冷核聚变反应堆来提供能源,只需要每年更换一次燃料就行,而且动力系统也更加强劲,另外像什么索敌雷达、火控系统等一些先进的电子设备都有配装,就不说其他一些自己还没熟悉的功能。至于装甲么,只能抵挡住老式小口径火药动能武器的攻击,除非能换上特制的重型装甲板,否则大家都一样,跟纸糊的一样,不提也罢。
想到动力甲,吴勇突然提议到,“要不,我们搞两套敌人的动力甲,然后伪装潜入?”
对于这一提议,徐玲想都没想就直接反对,想要搞到敌人的动力甲还是有办法的,不是很难,但是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身份验证的问题肯定无法通过,如果就这样莽撞的过去,还不得被打成筛子。
然后吴勇又想到,问主脑能不能想想办法入侵,解决身份问题,主脑爽快的答应了,只是说麻烦吴勇先进入敌人战舰,然后接入敌人的网络,物理意义上的接入。吴勇奇怪的问,为什么不能通过无线信号的形式入侵,比如说发起通讯请求,然后在隐藏一个病毒在伪装在通讯信号中,开个后门之类的。主脑的解释是一般重要设施都有保护装置,可以屏蔽外部信号非法接入,只有足够靠近硬件才能入侵,如果是战舰这类军用设备的话,最保险的方法是通过直接接线入侵。之前入侵总控中心的计算机都是要吴勇直接触摸到了才能入侵,就像主脑入侵他的动力甲一般。而且,就算是能远距离入侵,自己这边在不了解敌人的情况下,也很有可能被识破,太过冒险。
尽管方案被主脑否决,可是还是给出了建议,建议去警务中心去查看下。主脑又重新筛选了空港记录,有一批违禁品被扣押,根据记录,那些是走私商人偷运的军械以及非法制造的机器人,被查获后一直扣押在警务中心,应该是可以利用起来。只因之前太偏离吴勇他们的路线,被主脑主动忽略掉了。
那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怎么利用这些东西,帮助两人秘密潜入敌舰。
吴勇将从主脑那得知的消息告诉徐玲,想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想到什么新办法。
徐玲思考了一会,想出一个办法,决定来一招声东击西。先吸引敌人注意,然后想办法从外围潜入,不过最终还是要看到具体有些什么东西才能决定如何操作。
于是两人前往警务中心。
用了十来分钟,到达警务中心,一番好找,总算在证物库房找到了10台机器人,各种类型的枪械,各种弹药。徐玲说她找到一杆狙,说这样的话就更有把握了。
吴勇好奇到底是什么狙能让她信心大增,当看到实物的时候,眯着眼看着徐玲,“你管这叫狙?”
只见极具科幻的造型,近2米的枪...炮管,炮身左右并列安装有各5颗拳头大小的超级电容,巨大的固定支架,这是一门20毫米口径的最新型号的电磁轨道炮,在超级电容充能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可以将炮弹加速到10倍音速,强大的动能可以轻易洞穿普通星舰的装甲,即使是战舰,也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可见其威力巨大。
那么接下来就要完善计划,抓紧时间实施,因为不知道敌人的战舰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撤离。
两人计划一人将电磁炮架设在较远且能攻击到战舰的位置进行佯攻,故意打坏某个重要的外部部件,迫使敌人安排人员出舱维修,使得气闸舱不再是锁死状态。又因为是能对战舰造成威胁的攻击,在敌人战舰开火前弃炮逃离,汇合安排埋伏的另外一人,而敌人必然会派大量陆战队员进行搜查。当敌人进入埋伏圈时,两人悄悄撤离,隐蔽在空港外面,让机器人继续伏击敌人,如果敌人强攻,就让机器人开始分段阻击敌人,等敌人追远,隐藏在外围的两人利用无动力滑行滑向战舰,然后通过气闸舱秘密潜入。
计划通。
于是两人开始分头准备。吴勇先是激活机器人,然后让主脑将它们的控制系统入侵,再给机器人装配好武器弹药,就带着它们出发,朝着主脑标记的最佳伏击点前进。而徐玲则直接扛起电磁炮寻找合适的攻击位置去了。
当吴勇到达伏击点的时候,就发现敌人已经在做撤离准备了,催促徐玲,“你还有多久到,看样子敌人要撤了。”
徐玲加快脚步,找到合适的攻击位置。架好炮,先是朝着战舰装甲猛开几炮,不求击穿装甲,只求让敌人慌乱起来。然后再瞄准战舰顶部的雷达天线,一炮命中之后,直接丢弃电磁炮,朝着吴勇的位置狂奔而去,还没跑出10米,就有几发炮弹命中刚才的位置。
战舰雷达被毁,必须进行维修,为了防止在维修的时候再次被偷袭,只能派遣大量的陆战队员对空港进行扫荡,以确保安全。
不一会,徐玲就和吴勇汇合,安静地等待。当敌人进入伏击圈的时候,两人直接扔出10几枚手雷,将敌人先头部队炸得人仰马翻,转身就走,并通知主脑接管机器人,开始阻击计划,机器人开火,打出一阵弹雨将敌人驱赶后撤。
两人快速赶路,从一处被炸开的豁口出了空港。再次看到到处飘荡的残骸,尽管早已见过,吴勇还是叹了口气,徐玲也是百感交集,这一切,太过惨烈。
而此时,敌人也开始反击,一边正面强攻,一边分兵迂回包抄。眼见就要被包围,主脑控制大部分机器人开始撤退,留下两台断后,开始分段式阻击,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而吴勇二人也还算顺利,没有被发现,也尽可能的隐蔽着自己,贴着空港外壳来到了合适的位置。
事情成败与否,就在着一下了,两人猛吸一口气,瞄准敌人的战舰,用力蹬向外壳,奋力一跃,慢慢的滑向战舰而去。
距离看着很近,也就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却怕被发现,出意外。两人总算慢慢靠近战舰,慢慢的滑行,进入敌人的外部监控视野盲区,慢慢的等待,等待着两人期望的一个机会出现。
果然,没一会,气闸舱开启,是两名敌人的机修师出舱更换损坏的雷达天线。
两人趁敌人没注意,成功进入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