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工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特殊的故事环境

在构思角色的时候,一定要把历史背景想清楚,这样才能一点一点把角色给搭起来。比如在真宗的时期,他面临的整个处境是什么样的。

剧集最开头特意选择天灾人祸作为序幕。天灾是地震和蝗灾,人祸就是皇权的不稳固——秦王和太宗有权力之争。这是真宗一开始所处的环境。最核心的问题是,太宗的皇位是传给弟弟秦王,还是传给儿子?这个事情一直讲到黄河水患之后,元侃才最终当上太子。太子定下来之后,太宗没多久就病逝了,皇权移交给了元侃,之后是真宗的时代。这是开头的一个大段落。

地震的设定是为了要讲清楚太宗的权力是怎么来的。他的皇权是掠夺来的,有点像地震一样,非常不稳固。在地震的生死关头,太宗和秦王都埋在了大庆殿底下,都以为出不去了,太宗就跟秦王说了真话,吐露了弑兄篡位和伪造金匮之盟的实情,并心存悔意,表示若能生还,愿还权给德昭。只有在这种生死关头,太宗才有可能说真话,结果这番真话让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不可挽回。

这是非常重要的情节点,用一个大事件把所有的因素裹在里面。这样观众能知道故事的前史和它现在的状况,以及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就是这样把故事带出来的。

这样太宗和秦王兄弟俩的人物关系也非常清楚了。当年夺皇权的时候,太宗认为太祖应该把皇位传给他而不是赵德芳,因为那时候政权非常不稳固,他认为把皇位传给一个孩子不现实,才要把皇位夺到自己手上来。在地震中他就把这个跟秦王说出来了,其实两个人都是心猿意马。

这番话之后,秦王肯定就心怀不轨了,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变得很危险。他了解太宗是一个特别多疑的人。两个人在地震中意外活了下来,太宗一定会后悔跟他说了这些话。这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落在秦王的表情上,他有欣喜,因为活了下来,但是马上又意识到危险降临。所以秦王回去之后就一直防着太宗,也生怕太宗对他下毒手。后来太宗让赵普也去探视秦王,秦王就暗示赵普说让太宗不用警惕,他现在不上朝了,开始远离朝政,会当做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不会说,不会妨碍到太宗。

但是太晚了,这样已经消解不了太宗的疑虑。所以秦王妃才说反正都是一死,干脆就先下手为强吧。但秦王心里知道自己很可能赢不了太宗。太宗这个人狠,既然能杀了亲哥哥,那肯定也能杀了他,权力又在太宗手上。后来逼不得已,他还是起事了。跟着秦王起事的大臣是卢多逊,这个人物是参考史实来写的,是秦王身边的幕僚。后来卢多逊的下场也很不好。

我们为了强化太宗跟秦王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设计了地震这样一个灾难性事件,让矛盾能够凝聚到一个生死攸关的中心点上去。这样就会比较强烈。我们还加了很多这种大环境的因素,比如地震、蝗灾还有后来的水灾,都有类似的作用。但其实这样给拍摄制造了很大的难度,现场和后期的制作难度很大,一般来说电视剧比较少这样直接把场面拍出来,几乎都是说出来。

地震

我们还是查证了那时候中原的生态环境,确实处在一个地震多发期,蝗祸、水灾都是常见的。那时候的人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应对天灾的能力很有限,所以在自然面前人很脆弱,容易暴露出人性来。这样形成一层寓意在里面,也是剧本构思的一个考虑。自然界的天灾和皇权的动荡是一样的,地震和元侃、元佐、元僖三兄弟之间的权力关系一样,这之间相互呼应,让矛盾冲突更强。

蝗灾

水患的设定把太宗对他们三个兄弟的考验放进赈灾的事件中去,看他们的表现,看他们的能力和人品,作为继位的选择依据。在这种危难之中,会暴露出人的很多品行。对戏剧来讲,这样也就有了戏剧动作,不然就只能靠几个皇子打嘴架,那不叫戏。

水灾

这种结构戏剧的方式来自莎士比亚,就是强情节的戏剧方式。它会把人物关系放到一个最致命的情境里面去,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分辨出人性的善与恶,看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这是个什么样的朝代?北宋跟唐朝很不一样。比如一个皇帝为什么不能够做自己的主?不能直接让自己爱的女人进宫?为什么没子嗣不能封后?宋朝有着什么样的制度?皇帝的权力受到怎样的制约?

唐朝灭亡之后,两三百年一统天下的局面瓦解了,天下又开始分崩离析。紧接着就是五代,从公元907年乱到960年,直到后周赵匡胤陈桥事变,才结束几十年的纷争。中国历史从周朝之后到北宋,只统一过三次,第一次是秦汉,第二次是唐,第三次是宋,宋之后就又不安定了。宋朝三百多年,算是很长的一次统一局面。从宋真宗这代开始,安邦治国,为了安邦和辽国签订和平条约,开始搞体制建设和发展经济。宋真宗是一位被低估了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事,结束党争,兴修水利,创办福利,改良科举,解决周边各民族纷争,为仁宗新政后的“仁宗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能正因为他干了一些事,才有了很多争议。

宋朝到真宗朝算是有了真正的国家体制,这是宋真宗干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都是地方势力割据,真宗把权力集中到中央,又设了国家机构,重用文人,让国家在一套相对体制化的系统里面运转,这样反倒对皇权形成空前的制约,一些事情即便是皇帝也无法做主,规矩是很大的。所以赵恒想要接刘娥进宫,遭到众臣的反对就只能作罢。整体来说,真宗一代开始用一种文人化的、比较精细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这在以前基本上是没有过的。

宋太祖和宋太宗就完全不是这样。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干过的最有名的事情就是杯酒释兵权。他深知自己是靠兵变得的天下,所以也知道他的任何下属都可能效仿他。为了避免有人起兵篡权,宋太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政治军事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举措到了宋真宗这一代被发扬光大,演化成国家官本位制度。宋真宗改良科举制度,面向社会广泛招纳贤士。这也许不是宋太祖的初衷,他肯定没想到宋朝会变成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

其实整个宋朝的皇帝,就是来自太祖和太宗两支,但从真宗这里开始,倾向于文人的国家制度就开始了,才有了后来以文人皇帝著称的仁宗,最有名的是徽宗,会琴棋书画的皇帝,更像是艺术家。后来到了南宋,又被赵匡胤这支接过去,似乎基因就变了。这个“文”被现代解读为“文人”“文化人”,是血统里的艺术气质,但我认为它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官”“官本位”,是治国安邦的政治体系。这个也关系到澶渊之盟为什么会发生。假如换成太宗、太祖或者再之前朝代的皇帝,签盟约肯定是不可能的,只会打下去,打到头破血流分个胜负为止,甚至亡国也在所不惜。

这样的大环境就影响到赵恒跟刘娥的关系。他们遇到的问题恰恰是制度造成的,换句话说是赵恒自己亲手造成的。刘娥是皇帝喜欢的人,却一直不能进宫,因为皇帝自己决定不了。赵恒当太子的时候我们觉得还比较好理解,上面有宋太宗;等当了皇帝之后竟然还不能。我们专门写了一场赵恒在太庙前被群臣气到吐血的戏。

赵恒在太庙前被群臣气到吐血

赵恒捧赵吉牌位入太庙

只要大臣拿祖制阻挠他,他就不能让刘娥进宫。他气成这样,是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宋仁宗赵祯也是一样。我们剧里写了苏义简下狱,赵祯还去找宰相王钦若求情,希望他想办法保下苏义简。不论是赵祯还是王钦若,他们都不能凭借皇帝或宰相的身份擅自更改法典。刘娥也不能越过大理寺给苏义简减罪,她深夜去找郭贤也无济于事。司法高于皇权。

这样想来,赵恒跟刘娥两个人之间挺忠贞的。刘娥比他大几岁。两个人能够一见钟情生死患难,还能维持宫外情十五年。刘娥从蜀地逃难到京城,一个人举目无亲,在皇宫里完全没有根基,不像那些宗族出身的嫔妃。这正是她的人设,形成了她基本戏剧冲突的形态。

我们还用具体的场面把这种冲突表现出来。赵恒从澶渊回来到了皇城门外,刘娥抱着赵吉的骨灰坐在马车里,百官硬是拦住赵恒不让刘娥进宫。赵恒心想:我连澶渊都打下来了,我们的儿子都为国献身了,你们百官还跪在城门口不让她进,成何体统!这个时候,他真的是连杀人之心都有了,但就是没有办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恒不得已才跟刘娥保持了十五年的宫外情。

刘娥不能进宫,怀抱吉儿骨殖离去

赵吉灵位入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