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蔡自兴教授和翁环老师用半年多时间共同完成了新作——长篇小说《探秘机器人王国》,邀请我为该科普作品作序,因而我能够先睹为快,感到由衷的高兴。
蔡自兴教授既是我的“家门”老友,又是我从事机器人学研究的知心学友。他35年来坚持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研究开发及人才培养,为我国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公认的杰出贡献。例如,2000年,他主编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二版)获得了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2年他的《机器人学》(第一版)获评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14年他荣获了中国人工智能科技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成就奖,2016年他因“对进化优化和智能机器人学的贡献”而当选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他撰写出版了50多部(版)包括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在内的科学技术著作,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拥有数百万高层读者;他在国内外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已被他引数万次,并荣登2017年国际“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他,是名副其实。
在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蔡自兴教授也是硕果累累。从事高等教育60年来,他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先后培养了近200位博士和硕士,为成千名研究生和上万名本科生讲授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和智能控制等课程,这些工作已被誉为蔡自兴教授的“百千万教育工程”。他的学生分布在祖国的天南地北,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赞扬他是“桃李满天下”,并不夸张。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位在智能科技领域德高望重和桃李满天下的科学家,还经常关注科普教育,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他在百忙中挤出宝贵的时间,为青少年做科普报告,从事科普创作,撰写科普小说和科普文章,普及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知识,培养广大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长篇小说《探秘机器人王国》的出版就是他对科普教育的另一个新贡献。
我于2001年在福州举行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学术研讨会上初识翁环老师,她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学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翁老师是中国语言文学科班出身,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忠于职守,爱生如子,精于教学,教书育人成绩斐然,曾担任中学副校长兼教育主任等职务,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爱戴,曾获得湖南省湘潭市先进工作者和中南工业大学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她也十分关心科普教育,撰写过一批科普文章,还与蔡自兴教授合写过科普中篇小说一部,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做出了贡献。
蔡自兴、翁环伉俪合作完成了《探秘机器人王国》,我开始阅读后就爱不释手,被深深吸引,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部以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为题材的科普长篇小说,具有显著特色。
首先,这部作品反映时代要求,适应时代需要。它的写作与出版反映了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是人类科学技术进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时代的必然要求,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增进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了解,激发从事高新科技研究的热情,提高献身我国机器人科技事业的积极性。
其次,这部作品的趣味性强,可读性好。书中通过连贯有趣的故事、通俗易懂的描写和丰富多彩的插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的应用,通篇不乏感人泪下的精彩故事和生动情景;全书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基本上能够看懂,中学生读了也会爱不释手,大学生更是值得一读,相信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够读懂,而且会读得津津有味。
再次,这部作品的科学性与普及性统一。本书内容立足于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科学性很强;即使是架空的时间和背景,也不是凭空创作,而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科学预测,是将来能够“梦想成真”的现实。要把深奥的高新科技知识用通俗易懂的笔法介绍给公众,并非易事。本书作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展示了机器人科技的崭新应用及其科学内涵,实现了科学性与普及性的统一,使读者在休闲中接受科技知识的熏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本书的内容系统全面,几乎涉及机器人学的所有领域。从书中可以感受到千千万万的、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已在工业、矿业、农业、林业、航天、海洋、国防、安保、家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教学、宇宙航行和星际探测等方面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正在进入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为国民经济的快速高质发展、人民健康与幸福,以及社会和谐与进步竭诚服务。阅读本书,如同观看各路机器人军团精彩缤纷的大阅兵,犹如身临其境与各类机器人零距离接触,拥抱“机器人王国”各种憨态可掬的机器人。
机器人化的热潮已席卷神州大地,中国机器人学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充满希望,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
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提供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快餐,为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的知识传播与普及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而为我国建设智能强国贡献重要力量。
蔡鹤皋
2018年1月6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