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张羣
哈日扎这一行十几人,马上带的东西却不少。
他们在西边放牧,入秋要去东边的集上买了牛羊,来换取冬天所必须的东西。
哈日扎归来,其同行之人便一下迎了上来。
“哈日扎,他们是什么人?”
“一群很奇怪的人。”哈日扎深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奇怪?”
这群人被隔在山谷外面,自然不清楚山谷里的情况。
“他们很像汉人的军队,可他们说,自己是从那高山雪原来的土默特部。”
“要在这里开辟土默特部的牧场。”
哈日扎有些纠结的看着几人:“牧仁,你阿爸给你说过当年的事情吗?”
角落里,被叫到名字的汉子摇了摇头:“没有。”
“我阿爸当年是受了伤留在这里的,对于那边的事情也不清楚,那几年他常常后悔,自己怎么没有跟着去,不然我们的日子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难过…”
“哈日扎,你确定他们是汉人的军队吗?”
这边十几个人凑在一起,有些不安的说着。
而此时杨观的牛皮帐子里。
江南已经在给众人讲述着关于土默特的情况。这些东西,都是杨观以前写东西时大概记下来的。所以很多并没有那么明确。
而且这时候的鞑子,有些人就有很多个名字,而且因为职位、封号等等的不同,所以在民间,你说一个人的名字有的时候他们也不一定知道是谁。
只是杨观让江南讲述给众人的,是青海西部那一片区域的一个大致情况。
而关于如今的鞑子,一些大大小小的部族,杨观自己都不是很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片刻后,等众人退去,那郑航才进来朝着杨观微微点头:“他们没有离开的。”
“好,抓紧时间休息吧。”
看着众人离开,杨观才想起来一直坐在角落的田萱儿。
一路过来,田萱儿有自己的牛皮帐子,这群人都会帮其支好,倒是不用田萱儿过多的费心。
他一直没有跟田萱儿多聊,而田萱儿也好像自顾自的承担起了一个侍女该有的角色。
可杨观不是很适应这个…
“以后,有事情的时候你帮着倒倒茶无所谓…但平时无须如此。”
田萱儿直愣愣的看着杨观,有些不解其意。
杨观也是无奈,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还是在这个年代,眼界自然不会高到哪儿去,他并不擅长和这么一个姑娘相处,可是有些话他却必须说清楚。
“你有想过,你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吗?”
田萱儿这才低下了头,微微摇头:“我就是不想给家里添麻烦…”
“家里出事之前,我阿爸已经给我说了一门亲事。”
“可…出事之后,我们找过去的时候,那家人已经都没了。”
“我阿爸说我是灾星…”
杨观无奈的摆了摆手:“识字吗?”
“认识一些,不多。”
“这些天,你跟着江南他们三个吧,后面让他们慢慢教你识字。等后面安顿下来了,再想想自己想要做什么。”
“嗯嗯。”
田萱儿连忙点着头,被杨观送了出去。
随着入夜,风逐渐刮了起来,外面呼呼啦啦的响动,夹带着砂砾击打在牛皮帐子上传来的沙沙轻响,让杨观根本睡不着。
他在心底里盘算着接下来大明的局势。
天启年间,其实还好,即便是有魏忠贤,可是整个大明的整个局面还算稳当。
可是官、民矛盾却已经很严重了,这件事情,从接下来农民起义之中对于皇室血脉和官员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一二。
老朱家两百多年积攒的血脉,在农民起义之中直接丧失了百万之众。
而如今,整个大明的土地、财富,其实大多数都是掌握在这些朱姓子孙手中。
作为杨观来说,他自然对于大明颇有好感,可是他也不是那种愚忠之辈。
“总旗,还没睡?”
外面一道声音传来,杨观抬头,却见那张羣揭起帐子一角露出面目。
杨观一笑点头示意其进来坐。
“睡不着啊。”
“总旗是担心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张羣朝着杨观微微一礼,坐在了杨观对面。
杨观却笑看了张羣一眼:“这我倒是不担心。”
“我们如今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在这里打出一片空间来,对于这个我有自信,也有方法去拉拢这些牧民。”
“可我对大明……”杨观缓笑一声。
这半句话,却让张羣瞳孔微缩连忙摆手:“公子,这话…你可不敢跟我说啊。”
“哈哈哈哈,为何不敢?”
“说实在的,我之所以来此,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或许跟着指挥,迟早能混个千户、游击之类的,但那时候我也四五十岁了。”
“可我觉得这样没啥意思。”
张羣干笑道:“若千户、游击都没意思,在公子眼中什么有意思?”
杨观笑看着张羣:“你夤夜来找我,不是为了问我想做什么吧?”
“自然,小人岂敢过问公子之事,只是小人对于公子此前所言,尚有疑问。”
“嗯?你细说。”
杨观倒是无所谓,从旁取过茶壶,伸手给张羣添了杯茶:“我对于那位张首辅,其实敬佩的很,最起码他推行的一条鞭法,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张羣倒是略显惊讶的看向杨观。
“小人未曾想过,公子的目光竟然是放在了这里。”
“呵呵,你以为我的目光在何处?”
“小人岂敢,若论目光,小人的目光不过是那一日两顿餐食,能够温饱即可。”
“若是早知如此,小人今晚便不当的来。”
杨观愣了愣:“这般说来,你是对我此前和你们说的,在这边安营扎寨有想法?”
张羣微微点头:“一群能够在鞑子境内驰骋的沙匪,和一个能保一方平安之人,还是有区别的。”
“小人本来,是想建议公子,可以在这草原之地,经营一片地方,和明军配合来压制赤那,同时暗中放开边贸,如此一来,不仅能让镇番卫、凉州卫这一片地方安稳和平,更能让我们对于鞑子的攻击,由防转攻。”
“如今看来,公子其实早有打算才是。”
杨观闻言,却笑看着张羣:“你以为,我们该如何收拢和管理牧民?”
“牧民所居不似汉人,方圆百里之地,零落三两户,羊不过百,牛马不过十,编民齐户之举,在此处难以实行,更遑论税赋等物。”
张羣缓笑看向杨观:“若是公子,能够掌管一地市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