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迅猛发展,逐步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社会生产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2020年)》总结了“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发展所获得的成就,并分析了“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形势,明确了物联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6大任务,分别是强化产业生态布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构建完善标准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4大关键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体系架构共性技术、操作系统,以及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融合关键技术;提出了6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分别是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车联网、智慧医疗和健康养老,以及智慧节能环保;指出要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物联网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强跨学科交叉整合,加强物联网学科建设,培养物联网复合型专业人才。该发展规划为物联网发展指出了一条鲜明的道路,同时也表明了我国在推动物联网应用方面的坚定决心,相信物联网规模会越来越大。本书详细阐述了ZigBee、BLE和Wi-Fi物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案例式和任务式驱动的开发方法,旨在大力推动物联网人才的培养。
物联网系统涉及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很多,包括ZigBee、BLE和Wi-Fi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本书将详细分析这三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理论知识点清晰,每个知识点都附上一个开发案例,利用贴近社会和生活的案例,由浅入深地介绍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每个案例均有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开发过程实践,分别是深入浅出的原理学习、详细的软/硬件设计和功能实现过程,以及总结拓展。每个案例均附上完整的开发代码,读者可在代码的基础上进行快速二次开发,能方便将其转化为各种比赛和创新创业的案例,不仅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教学案例,也可以为工程项目开发提供较好的参考资料。
第1章引导读者初步认识物联网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了解物联网的概念和常用技术,分析物联网重点发展领域,概述物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并进一步了解ZigBee、BLE和Wi-Fi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基本特征。
第2章学习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先学习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开发基础,分析了ZigBee的特点、应用、架构,并且学习ZigBee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掌握各种协议工具及调试工具的使用,接着学习ZigBee协议栈解析与应用开发,通过分析源代码学习物联网开发框架,最后通过三个开发案例:ZigBee农业光照度采集系统、ZigBee农业遮阳系统和ZigBee农业报警系统,掌握ZigBee采集类程序开发接口、控制类程序开发接口和安防类程序开发接口。
第3章学习BL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先学习BLE无线通信技术开发基础,分析了BLE的特点、应用、架构,并且学习BLE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掌握各种协议工具及调试工具的使用,接着学习BLE协议栈解析与应用开发,通过分析源代码学习物联网开发框架,最后通过三个开发案例:BLE智能家居湿度采集系统、BLE智能家居灯光控制系统和BLE智能家居门磁报警系统,掌握BLE采集类程序开发接口、控制类程序开发接口和安防类程序开发接口。
第4章学习Wi-Fi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先学习Wi-Fi无线通信技术开发基础,分析了Wi-Fi的特点、应用、架构,并且学习Wi-Fi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掌握各种协议工具及调试工具的使用,接着学习Wi-Fi协议栈解析与应用开发,通过分析源代码学习物联网开发框架,最后通过三个开发案例:Wi-Fi智能家居环境信息采集系统、Wi-Fi智能家居饮水机控制系统和Wi-Fi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掌握Wi-Fi采集类程序开发接口、控制类程序开发接口和安防类程序开发接口。
第5章进行物联网综合应用开发,先学习物联网综合项目开发平台,介绍物联网开发平台架构、物联网虚拟化技术、物联网平台线上应用项目的发布,接着学习物联网通信协议,掌握基础通信协议的使用与分析,最后学习物联网应用开发接口,分析物联网平台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了解传感器的硬件SensorHAL层、Android库、Web JavaScript库等应用程序接口,并且通过仓库环境管理系统实现物联网的驱动程序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和Web应用开发。
本书特色有:
(1)理论知识和案例实践相结合。将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生活中实际案例结合起来,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开发,快速深刻掌握物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案例开发。抛去传统的理论学习方法,选取生动的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和开发实践,快速入门,提供配套PPT,由浅入深掌握物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3)提供综合性项目。综合性项目为读者提供软/硬件系统的开发方法,有需求分析、项目架构、软/硬件设计等方法,在提供案例的基础上可以快速进行二次开发,并可很方便地将其转化为各种比赛和创新创业的案例,也可以为工程项目开发提供较好的参考资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尽可能按学术规范予以说明,但难免有疏漏之处,在此谨向有关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如有疏漏,请及时通过出版社与我们联系。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195)、广东省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017GKTSCX02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ZC0358)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4010262)的资助。感谢中智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特别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限于时间仓促,以及作者的水平和经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