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踩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升职了,挑战无处不在

终于接到了升职的任命,Andy很高兴。明天就要以经理的身份,正式召开自己团队的第一次会议啦!

刘贺 (Felix Liu)

Andy的上司,BBA公司销售部高级经理,负责Ⅰ区的销售。BBA公司销售一共分为3个区,从东到西排列。其中,Ⅰ区包括华东、华北和东北;Ⅱ区包括华南和华中;Ⅲ区包括西南和西北。Felix做事沉稳,喜怒不形于色。

华东业务最早是由Felix直接管理的,由于这几年Ⅰ区业务规模越做越大,Felix逐渐无法兼顾细节,于是提拔了Andy来管理华东组。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话说得太对了!Andy热爱工作,几乎有点沉迷。如今得到了第一步的肯定。

明天是自己新官上任的第一天,Andy上周五已经向全组人员发出了会议通知,也邀请了Felix。

虽然夜已深,但Andy还在喜滋滋地忙碌着,连夜准备明天团队会议的资料……

明天的会上要说些什么呢?Andy已经想好了:

·他得知道每个人目前手头的工作细节;

·团队最近挺懒散的,Andy设计了新的规则,他准备宣布一下;

·原来自己负责的业务,得重新分配。

总之,Andy准备要大干一场了!

第一次由Andy主持召开的团队会议

定于4月3日(周一)9:30-10:30召开。

与会者:Felix、Andy以及Andy的团队(销售部华东组成员)。

Felix因为前面会议拖延,没有准时出现,于是由Andy先开场。

Andy在前天的会议通知中,已经提出用PPT做月报的要求了,这样比之前的口头报告更直观,分享效果更好。但是,此刻没人站出来回应Andy……

顾不得探究原因了,反正已经通知过了,都该准备好了才对。于是Andy开始点名。

“Felix开完会也会来参加的。这样吧,老黄,你最资深,你来带个头吧!上个月听说你搞定了南京电厂,不错啊!把你的PPT投影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经验吧!”

“Andy,哦,不,领导。南京电厂那个单子说来话长,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就不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了。这几天呢,我正在忙镇江的案子,客户方案催得紧,来不及写工作PPT呀。要不我口头汇报一下吧……”

挑战无处不在

1.新任经理布置的任务,员工当耳旁风?

2.“老油条”的不配合,说来就来?

“抱歉,前面会议拖得晚了,你们继续。”

领导来了,要不要继续点名找人来报告呢?

挑战无处不在

3.当着上司的面,与部下起争端,好不好?

4.新官上任,该不该借用上司的力量?

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习惯了在Felix面前表现良好的Andy,不想让Felix失望,决定停止点名,讲自己的工作报告。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于Andy来说,真正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收集部下的工作信息,以便于自己进一步规划。

所以,Andy想着,趁着上司Felix也在场,干脆“狐假虎威”一把,宣布一下新的工作规定。

传说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吗?

挑战无处不在

5.部下为何会公然反对新规则?

6.为什么上司也不支持更好的管理规则?

Andy觉得十分难堪,特别是没有明确得到Felix的支持,让他顿时泄了气。可是,会议才进行到第二项议程,该如何继续呢?

Andy急中生智,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

老黄的反对并非空穴来风,关于大客户是否应该划到区域管理,争论已有半年时间了。好不容易负责大客户管理的Andy升职了,大家都很期待大客户可以还给各区域。

所以Andy刚刚的宣布,等于让大家的愿望落空了!

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突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叽叽喳喳就像在菜场。

“大家先冷静一下!有什么意见慢慢说!Andy,你跟大家再商议一下,到底有没有必要继续大客户单独管理。动态地做优劣势对比也是有必要的。”

挑战无处不在

7.同样的分配,为什么新任经理做的就是错的?

8.当着部下的面被上司打脸,怎么办?

这升职后的第一次会议,被部下来了个下马威,这是Andy始料未及的。

Andy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收场的了,只是觉得自己的运气很差,很背!对这群老同事,他轻敌了!

为了快速逃离这个现场,Andy请Felix给大家做总结发言。

Felix已经看出了Andy的窘迫,于是支持性地说了几句场面话,然后,就散会了。

Andy很郁闷,第一次团队会议,居然发生了这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似乎部下们都在跟自己作对,连上司也不支持,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挑战无处不在

9.为什么自己升职变成经理后,反而更没有话语权了?

新官上任,挑战无处不在

1.新任经理布置的任务,员工当耳旁风?

2.“老油条”的不配合,说来就来?

3.当着上司的面,与部下起争端,好不好?

4.新官上任,该不该借用上司的力量?

5.部下为何会公然反对新规则?

6.为什么上司也不支持更好的管理规则?

7.同样的分配,为什么新任经理做的就是错的?

8.当着部下的面被上司打脸,怎么办?

9.为什么自己升职变成经理后,反而更没有话语权了?

Hi,我是文竹。

我是本书故事的主持人。

我将带你了解Andy的故事,也很高兴与你一同探讨管理的艺术和实践。

管理是涉及行动与应用的学科,评价管理的标准应该是成效。这使管理成为一种艺术。然而,管理还涉及人和人的价值观、成长与发展,这又使它成为一种人文学科。

——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The Essential Drucker, 2001

这位老先生是谁?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彼得·德鲁克(1909—2005),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是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46年,他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1954年,他又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从此将管理学开创为一门学科;2002年,他获得了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很多人,在他的启发下,很多管理者又有了各自的创新实践。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给他的评价是:“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

关于前面那段话,大师说什么呢?

·管理是一门学科,但不是科学,所以管理没有公式;

·管理涉及的是行动与应用,关注的是实践;

·管理的好坏不是感官上是否和谐,它的评价标准是成效,在企业中就是绩效;

·管理是一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是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学问。

有效管理需要不断研究,通过思考和实践,借鉴别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并且加以调整,以形成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不对呀!明明有的领导管理很随意,甚至很糟糕啊!

难道不可以慢慢积累经验,慢慢调整管理方式吗?

为什么一定要以高标准要求新任经理呢?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曾经有过这样的名言,激励着很多人的上进心。

难道真的走不断升级的管理路线才是最有价值的?这其实因人而异。在实际工作中,与“管理路线”相对应的“专家路线”也是非常值得认可的模式。

“专家路线”也被称为IC(individual contributor)路线。IC的意思是“个人贡献者”,而不是像管理者那样的“组织贡献者”。管理者与IC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通常优秀的IC会被提拔成管理者,而有些不适应管理路线的人又会转回IC。相对于处理繁杂的管理事务,对这些人来说,集中精力钻研技术更为有趣、更有价值。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有的领导管理很随意,甚至很糟糕呢?难道不可以慢慢积累经验,慢慢调整管理方式吗?为什么一定要以高标准要求新任经理呢?

对于走管理路线、有志于不断升级的人而言,那些不良的领导示范不值得模仿。他们要么会退出管理岗位,要么就止步不前而停滞在某个位置上,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如果说不断升级进取如同爬坡,那么在管理的新手期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十分重要了。只有这样,才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攀登上自己追求的高峰。

管理新手期该如何度过?

新手司机上路

·有的人请求你:请你多包涵,多宽容,给他时间慢慢上正轨。

·有的人告诉你:他是新手,不按套路出牌,万事皆有可能,你悠着点。

·还有的人警告你:他是新手,请你自己注意,错了全怪你!

新手司机站在自己的立场,可以任性地对外宣言。

换作是新任经理的新官上任,说同样的话会得到怎样的反馈呢?

所以,管理生涯的新手期,一定要认真对待!

积极思考,及时检查自己所处的位置,做出相应的调整,新手期就可以变成蓄力期啦!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知识点——权变理论,新手经理所处的领导环境不太有利,是需要重点考虑领导方式的。

权变理论

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能力取决于群体的工作环境、领导者的风格,以及领导方法对群体的适合程度。

——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费德勒(Fred E. Fiedler)

3个主要变量:

(1)领导者职位权力的强弱。

(2)上下级关系的好坏。

(3)任务结构是否明确。

费德勒按照上述3个主要变量的不同组合,把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从最有利到最不利共分为8种类型,并就每一种类型给出了领导方式的建议:任务型或者关系型,以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

权变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