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舫医案及墨迹校评(何氏二十八世医著新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何鸿舫生平传略

何鸿舫,名长治,原名昌治,字补之,号鸿舫、髯翁、横泖病鸿、淞南医隐等,其中以“鸿舫”最为著名。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人,生于清代道光元年辛巳(1821),光绪十五年己丑殁(1889),是何氏第二十四代世医,亦为清代末叶江南有名的医家和书法家。《青浦谱》有载:“其伟第三子……太学生。知州衔,赏戴蓝翎,浙江补用县丞,升用知县。公貌甚奇,须眉如戟,豪饮雄辩,有古侠者风。书学颜平原,特苍劲。医名亦重。暇则以诗自娱,著《还如阁诗存》二卷,已刻行世;《瞻竿仰樗庐吟草》《通波惰农诗草》存稿未刊。”《青浦县续志·文苑》说他:“生有异禀,浸淫载籍,手自朱黄。少师娄县姚椿,诗文得古人步骤,一洗绮靡芜秽之习。书法胎息平原,坚拔浑厚,自谓大江以东独绝。间画墨梅,世不易得。何氏故世医,至长治声誉益振,病者求治,户限为穿。殁后,人宝其书,或得寸笺方案者,珍若球璧。长治豪于饮,修髯古貌,声若洪钟。于学无不精通,然大都为医名所掩。晚年自号横泖病鸿。”何鸿舫的曾祖何王模(字铁山,号萍香,与苏州名医薛生白交好)、祖父何元长、父亲何其伟(书田)均为一代名医。他幼时一病三年丧其右目,早年是他游学、游宦的时期,17岁丧父,家中诊务主要由次兄何平子(昌福)操持,至鸿舫37岁时,次兄去世,求诊者坌集,乃专心为医,夙兴夜眠,勤勤恳恳,直至68岁故世。

从《何鸿舫医案》中所载病例来看,可知他治疗内、妇科疾患均有很好的疗效,病种尤以咳嗽、吐血、骨热的肺痨、气摒努力的劳伤,以及肝脾俱伤的痞积、鼓胀等为多,由此可见当时江南地区的流行病、常见病。何鸿舫临证辨治,既有继承先辈的经验,更有其独到的认识和特色,正如现代中医名家程门雪题跋《何鸿舫医案》所说:“青浦属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域,阅案中方,屡屡言痞、言下血、防鼓胀者特别多,知此病当时已蔓延无疑。先生主张治在肝脾,法重温疏,有规律,有变化,名家手眼,不同凡响。今日阅之,可云中医之宝贵材料矣。”何鸿舫诊病之准确神效,在陆晋笙《景景医话》及孙玉声《退省庐笔记》《退省庐余墨》等书中均有实录,可见一斑。由于疗效佳,医名远扬,病人慕名而来者众,故孙玉声《退省庐余墨》中有记载所见:“门临清流,有船数十舣于岸侧,皆病人之求治而来者。登其堂,张额累累(鸣谢的匾额),诊察室在内进,房屋轩敞,花木扶疏。先生据案为人治疾,群弟子环侍室中,聆其诊断,而开方则亲自下笔,绝不假手于人焉。”跟随鸿舫先生侍诊的学生有30多人,广布于当时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南汇、青浦、松江、金山、嘉定、嘉善、平湖、苏州、芜湖一带,可见他学术的影响。

何鸿舫对医学兢兢业业,从其药方和有关记载中,可知他一天工作16小时,从辰刻(7时)起直至亥刻(23时)止。并常驾一扁舟,往返于重固、松江、罗店、颛桥、嘉定的戬浜桥等处,克期寓诊。《上海县续志·游寓》说他:“咸丰间,寓漕河泾。”晚年曾在上海南市姜衍泽药店寓诊。他对病家关怀备至,其医嘱不仅是口头的,更形之于笔墨,写入药方的案语中,如“少食为要”“切忌咸冷油腻”“须节劳”“达观勿郁”等。他在繁忙的诊务中,还给病家讲些防病的知识,告诫不要饮“铁橄榄茶”,即指农村土灶两锅之间的“铁制汤罐”水,这种水常温,但不煮沸,喝了易染病。他还把候诊室的凳子做得又长又宽,说是:“这样,病人可以坐得舒服一些,坐不动的可以躺着。”何鸿舫的医德是高尚的,每当遇到贫苦的病人,常常不收诊金,甚至免费给药。有时还拿出一串钱来给贫苦的病人,恐他们不接受,又饰词说:“给买‘过药’吃。”为了使病人及早服药和考虑到病人煎药的不便,特地在其寿山堂药店里准备了许多药罐和炭炉,免费出借,博得病家的称颂。

何鸿舫不仅是名医,而且是著名的书法家,擅长擘窠大字,笔力遒劲,立基于颜真卿,得法于王羲之,字体秀逸峭利,至晚年更见雄浑苍劲。《海上墨林》说他:“工行书,胎息平原,气势磅礴。”程门雪先生赋诗称道:“每于漫烂见天真,草草方笺手自亲,不独医林仰宗匠,即论书法亦传人。”关于他的处方笺,二十八世何时希曾有描述:方笺的幅式,一般为34cm×13cm,仅如半页册叶大小。大都用白棉纸,50岁(1871)以后,常用各种染色笺,有姜黄、豆沙、淡青、湖绿、梅红、雪青、蓝绿、香灰、暗红、妃色、粉红、鹅黄、血牙、橘黄、浅赭、橘红等十余种颜色。有些色笺上的图章,不用朱砂而用藤黄色,更觉别致有趣,有时则用印有绿色、青色、红色直行的花笺。从这些笺纸来看,已可以称为五色缤纷,绚丽多彩,再写上他精湛的方案,凝厚秀劲的法书,配以多式多样、风格各别的图章,谓之“四美具,二难并”,应非溢语。因此,他的药方墨迹为病家、医家和书法爱好者乃至日本人士多方搜求,装裱成册,堪称艺术珍品,从中既可学习他的医案,又可欣赏其书法。何鸿舫于诗文亦有浓厚的兴趣和相当的造诣,诗集有《还如阁诗存》《瞻竿仰樗庐吟草》《通波惰农诗草》(后二种已佚)。他还能画,善度曲。

何鸿舫医学方面的著作,现存有《横泖病鸿医案》《何鸿舫先生手书方笺册》等,可参考本书新编、收录较全且做校注和评析的《何鸿舫医案》。何鸿舫的一生既是辛苦的,又是灿烂辉煌的,正如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所说“家本世医,益以力学,故学识经验高人一筹。随机应变,有得其圜中,超乎象外之妙,负盛名凡三十年。尤擅书法,得平原、山谷神髓,为世所珍视”。

——何新慧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