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糖尿病防治目标、对策、措施
一、防治目标与任务
加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工作,努力控制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趋势,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
(一)防治目标
一级预防:对高危人群早期预防,避免发生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1)新生儿及早产婴儿不吃牛奶蛋白,以免使新生儿易感。
(2)服自由基清除剂,如烟酰胺。
(3)一旦发现糖耐量异常,即用胰岛素治疗,使胰岛β细胞休养,减少胰岛炎自身免疫反应。
(4)应用全身免疫抑制剂及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此类方法皆为探索阶段与研究阶段,设计要慎重,避免引起青少年及家属的紧张与误解。
二级预防:是对葡萄糖耐量异常(IGT)者进行早期干预,以防止由隐性阶段移行为显性阶段,成为糖尿病;或及时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找出早期干预治疗的有效方法。
三级预防: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存质量,降低致死率、致残率。
(1)预防急性并发症及感染等。
(2)预防慢性并发症。
关键是对新发现的糖尿病及IGT者应尽早定期检查有无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积极控制血糖在正常或接近正常,因慢性“糖中毒”既是大血管也是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认真控制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大量饮酒、过食肥甘等不利因素,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正确使用药物治疗。
(二)防治任务
1.建立健全各级糖尿病防治领导机构。
2.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加强糖尿病人管理。
3.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我国膳食习惯和体育锻炼的糖尿病防治措施。
4.规范糖尿病质量与护理,加强糖尿病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