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募兵与报捷
大兴山的密林和拒马河的河滩上,五万多人吃饱了肚子,安静下来。
劳累,疲惫是所有人的感受,这是大战之后的症状。
周秉也不例外,这几日,刘备营中只有一个他文士,他事事都要操心过问,真的很累。
哪怕这个时候还是天明,他还是回到自己的营帐,补觉去了。
辛劳过后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选择了去休息,广大吃饱了的,刚刚摘除了黄巾贼标签的老百姓,一样处于一个十分麻木且疲惫的状态,纷纷都不想动弹。
时间仿佛停滞了。
直到夜晚降临,周秉觉得自己恢复了精力,才去刘备的营帐找刘备。
日夜颠倒,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主公,休息好了没有。”周秉问。
“伯庐,备此时只觉神清气爽,不想伯庐来寻我,更令我欣喜莫名,伯庐快请。”刘备热情地出帐迎接。
周秉正式道:“秉来寻主公,确实有几件要事要与主公商谈。”
刘备拉住周秉的手,“备当洗耳恭听。外面风大,还请伯庐随我入帐中。”
周秉进入刘备的营帐,不紧不慢地说道:“第一件要事,当然是募兵。此战之前,我部兵马总数在三千二百左右,经此战折损,只剩下两千七百多人。兵力还是太少,无论以后是提兵北上救援蓟县,还是南下驰援卢师,兵力都远远不够用。所以当务之急,在于募兵。正好此次降服了大量原属黄巾的青壮,不愁兵员,翼德缴获了大量辎重,还有涿县城中富户的献纳,不愁钱粮,正好是募兵的良机,虽然缺少兵器和铠甲,也不是完全不能克服。秉建议,此次募兵,当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充四倍,达到一万二千之众。
第二件要事,自然是向涿县报捷。应遣云长率二百骑携程远志和邓茂二贼的首级和黄巾贼的大纛往涿县报捷。让全城百姓都知道主公您大破贼寇斩杀贼首保卫涿县的功劳,此举,也方便咱们跟太守刘焉谈条件。
第三件要事,掩埋黄巾贼的尸体,防止传播瘟疫,收殓安葬阵亡将士的遗骸,奖赏作战勇猛的将士。
第四件要事,则是安置剩下的百姓,将他们遣返乡里,安排当地官吏接收,争取不要耽误今年的春耕,尤其是生存困难的那些老弱妇孺要格外照顾,这样主公一定能收获不小的仁名。再就是应该收养他们中那些失去父母的庇护,而年龄在八到十四岁之间的少男少女,将他们暂时收留于桃园之中,悉心培养,往后还有大用。”
刘备从善如流,准备一一按照周秉的建议去做。召集关羽张飞一起商议做事的细节,然后迅速行动起来。
这一天一夜几顿粥饭下来,投降之人的人心被收拢了许多,这时候拿出钱财向他们募兵,想来很多人都会踊跃参与。张飞缴获的大量辎重物资中就足有一千多万的的五铢钱,钱财也暂时不缺。
果然,当刘备准备募兵的消息传开,并提出了征募士兵的待遇,许多青壮都激动起来。
他们早已流离失所,原本家乡的房屋或许已经被烧毁,又害怕官府问罪,担心已经没收了的田地不会退还给他们。之前他们跟着黄巾贼作乱,也不过是为了一口吃的。如今,刘备面向他们募兵,让他们看到了另一条出路,如何不让人激动。
少部分人慑服于关羽张飞的勇猛,觉得追随这样如天神般的猛将,成为他们的部曲也是一件有前途的事。
当周秉拿着大喇叭四处宣传征募兵员所给的待遇好处,提出只要被选中就马上给一个人发放五百钱,这消息近乎引爆了整个营地,绝大部分青壮纷纷踊跃报名参军,很多年老的都试图加入进来。
张飞派遣二三十名手下临时拼出几十张桌子,用于报名登记,甄别人选。
根据是否会骑马,是否会使用弓箭,体格是否健壮,是否年轻,会不会其他技艺等标准挑选士卒。
征兵事宜缓慢而有序地进行着。
于此同时,关羽率领二百轻骑带着程远志和邓茂的人头以及黄巾贼的大纛,朝涿县而去。
两个时辰后,关羽拿着望远镜注视着在远处视线尽头隐约可见的涿县城墙。
尽管涿县城墙之上的士卒还没有发现这两百骑的动静,但还是保持着戒备,城门也处于关闭状态。
等关羽赶到涿县城门前方之时,有不少郡兵已经做好了拉弓射箭的准备。
“来者何人?”
凭借望远镜,关羽看清了城门上问话的是一个不认识的郡兵头目。
不过,关羽并没有回答的意思,转而向手下二百骑兵下令道:
“二百骑绕涿县城池两圈,耀武!扬威!造势!”
“把程远志、邓茂之头颅绑于黄巾大纛之上,然后高呼:‘大胜!门下督贼曹刘玄德击溃黄巾,斩首六千余,救回被掳百姓四万七千多人,斩将夺旗,黄巾贼首程远志和邓茂首级与大纛在此!’”
二百骑兵依令行事,绕城而行。
“大胜!!!”
“门下督贼曹刘玄德击溃黄巾,斩首六千,斩将夺旗,黄巾贼首程远志和邓茂首级与大纛在此!!”
一时之间,战马奔腾的声音有如战鼓声传入涿县之内,关羽和两百轻骑齐声呐喊,传递着这个消息。
霎时间,不仅仅是城墙上的郡兵为之动容,涿县之内听到那震天呼声的百姓也是侧目不已,然后狂喜欢呼了起来。
涿县城中那些原本想要逃离却被刘焉拦了下来的富商豪强惊闻这个消息,也是震惊不已。
这真是不可思议啊,难道那刘玄德真有三头六臂不成,声势浩大的黄巾就被其击溃啦。
他们一方面感到高兴,自己等人不用跑路了,也不用困死在这涿县城中,但另一方面一想到他们被刘焉逼着拿出了那么多的钱财物资再也不属于自己,就感到心痛无比。
在太守府的刘焉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狂喜。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么这回自己这个太守的功绩在天下一百零四郡中恐怕极为耀眼,不仅保证治所城池不失,还派人主动出击,斩杀黄巾渠帅,消灭贼寇于外,这是何等泼天的功劳、威望、名声。
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决定还是先确定一下这事儿的真伪再说。
他冲着邹靖命令道:
“邹校尉,去,用吊篮放两个士兵下去,确认一下对方的身份以及首级、大纛。”
“是,大人。”
邹靖连忙指派两个认识关羽的士卒,通过吊篮从城墙上放了下去,前去确认身份。
很快,那两个士卒就捧着首级与大纛归来,呈到了刘焉与邹靖的面前。
刘焉亲自检查了一下,
“还真是黄巾大纛……”
转而问邹靖:“你与程远志和邓茂打过交道,你可认出是这二贼的头颅?”
邹靖仔细辨认一番,很肯定地说道:“就是这二贼不假。”
刘焉又向两个士卒确认道:
“那二百骑的领军可是关羽,你们可看清了?”
那两个士卒答道:“确认是关羽无疑,我等之前就见过他,还有印象。”
“如此,看来做不得假啊。”
刘焉的语气之中满是惊叹地道了一句,然后内心则是一阵狂喜不已。
刘焉一挥袖袍,吩咐说:
“请关羽进城,赐酒。”
“不,老夫亲自出城迎接云长。”他改主意道。
刘焉想亲自向关羽问询,问问他这场大胜仗是如何打的,也顺便摆一摆礼贤下士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