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王本四十二章)
【题解】
本章一开始就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名言,这几句话以极为简洁的文字阐述了万物生成的过程,指出是在大道的作用下,由阴阳二气慢慢演化为具体的万物。老子接着提醒人们,事情发展的结果往往出乎个人的意愿与预料,因此做事不可强悍霸道。强悍霸道者不过是为了争名夺利,结果却会使自己身败名裂。
本章各本文字稍有不同:比如王本作“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甲本与王本同,唯乙本颠倒为“或益之而云,云之而益”,估计为抄写之误,含义没有差别。再如甲、乙本作“学父”,王本作“教父”,而含义也基本一样。
甲本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④。万物负阴而抱阳⑤,]中气以为和⑥。
乙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王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注释】
①道生一:在大道的支配下,唯一的元气出现了。关于本段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解释分歧很大。笔者认为,“道生一”并不是说规律能够直接产生出万物,而是说规律是万物得以产生的前提,没有规律的规定性,事物就无法出生、发展。这与朱熹的思想是一致的。朱熹在《答黄道夫》中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朱熹同样认为“理”并不能直接产生万物,必须与“气”相配合才行,因为“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朱子语类》卷一)。朱熹的“理”虽然不能直接产生万物,但他仍说“理”是“生物之本”。老子的这一“生”字用法与朱熹的一样,所以在五十一章中,老子谈到万物产生的过程时说“道生之”“物形之”,这个“物”就相当于朱熹的“气”。
老子、朱熹所说的“生”类似“和气生财”中的“生”。“和气”属于精神性的东西,它并不能直接产生物质性的“财”,所谓“和气生财”只是说“和气”是“生财”的前提。没有“和气”,固然不能“生财”,但“和气”要想“生财”,还必须通过物质的手段。
“生”用作间接产生义,在本书其他地方也有。如王本二章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圣人显然是不能直接产生万物的,这个“生”也只是“帮助产生”的意思。
对于本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解释,分歧极大,各家意见举不胜举,因此这里不再抄列各家意见原文,只简单地摆出几种主要观点:
其一,“一”是元气,“二”是阴、阳二气,“三”是指天、地、人。
其二,“一”指“道”,“二”指阴气、阳气,“三”指阴、阳二气与“和气”。
其三,“一”是“冲气”,“二”是阴、阳二气,“三”泛指众多事物。
其四,认为“一”“二”“三”没有特殊的意义,只是说事物由混沌的气分化为万物,代表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罢了。
笔者比较认同第一种意见,结合本书第一章中讲的道理,万物生成的过程是: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在大道的支配下,唯一的混沌之气——元气出现了,这是“道生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气又一分为二,其中又清又轻的气叫作阳气,又浊又重的气叫作阴气,这是“一生二”。阳气逐渐上升,慢慢形成了天;阴气逐渐下降,慢慢形成了地。天地形成之后,一部分天气(又称阳气)下降,一部分地气(又称阴气)上升,天地二气、也即阴阳二气在天地之间相互冲荡交融,从而形成了人,这是“二生三”。天、地、人相互配合,生出万物来,这就是“三生万物”。
②一生二:元气一分为二,分化出阳气和阴气。一,指元气。二,指阴、阳二气。
③二生三:由阴、阳二气相互配合,生出天、地、人。三,指天、地、人。
④三生万物:天、地、人相互配合,生出万物。
⑤负阴而抱阳:包含着阴气与阳气。负,背上背着。引申为包含。抱,怀抱。引申为包含。
⑥中气:即王本的“冲气”。阴、阳二气相互冲荡、交融。中,通“冲”。冲荡,激荡。气,阴、阳二气。以为和:把阴、阳二气调和起来。阴、阳二气调和好了,就可以演化出万物。
【译文】
在大道的支配下出现了唯一的元气,由元气分解为阴、阳二气,由阴、阳二气生出天、地、人,天、地、人相互配合产生了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气和阳气两个对立面,它们通过互相激荡而得以调和。
甲本 天下之所恶①,唯孤、寡、不𥞤②,而王公以自名也③。
乙本 人之所亚④,唯[孤]、寡、不𥞤,而王公以自[名也]。
王本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⑤。
【注释】
①天下之所恶(wù):天下所有人所讨厌的名称。恶,厌恶。本句的“天下”,乙本、王本作“人”。含义相同。
②孤、寡、不𥞤(gǔ):都是君主、王侯的谦称。孤,是“孤独无助之人”的简称。寡,是“寡德之人”的简称,即缺少美德之人。不𥞤,即“不穀”。不善。穀,即稻谷的“谷”。穀可以养人,因此在先秦,“穀”有善、美的意思。
③自名:自己的名称。
④亚:假借为“恶”。厌恶。
⑤称:称呼。与甲、乙本的“名”同义。
【译文】
甲本:
天下的人们所讨厌的名称,就是“孤”“寡”“不穀”这些名称,然而王公却用它们当作自己的称号。
乙本、王本:
人们所讨厌的名称,就是“孤”“寡”“不穀”这些名称,然而王公却用它们当作自己的称号。
甲本 勿①,或之[而益②,益]之而。
乙本 [物,或益之而]云③,云之而益。
王本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注释】
①勿:通“物”。事。这里指办事。
②或之而益:本意也许是想减少它,结果反而增加了它。或,或许,可能。,同“损”。减少。益,增加。
③或益之而云:本意也许是想增加它,结果反而减少了它。云,假借为“损”。王本作“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甲本与王本同,唯乙本颠倒为“或益之而云,云之而益”,估计为抄写之误,含义没有差别。
【译文】
甲本、王本:
所以说做事情往往如此,本意也许是想减少它,结果反而增加了它;本意也许是想增加它,结果反而减少了它。
乙本:
所以说做事情往往如此,本意也许是想增加它,结果反而减少了它;本意也许是想减少它,结果反而增加了它。
甲本 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①:“故强良者不得死②。”我[将]以为学父③。
乙本 [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④。
王本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⑤。”吾将以为教父⑥。
【注释】
①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因此别人用来教育我的,我也主张用它去教导别人。故人,一说应为“古人”。高明《帛书老子校注》:“‘故’字当假为‘古’,‘故人’应读作‘古人’。”夕,假借为“亦”。也。议,主张。一说“议”通“我”。因为“强良者不得死”是前人流传下来的格言,老子从中受到启发,因而主张也要用它去启发别人。
②强良者不得死:强悍霸道的人不得正常死亡。强良,即王本的“强梁”。强悍,霸道。死,这里指正常死亡。道、儒、释三家都反对强梁。老子这里痛骂强梁者不得正常死亡。孔子同样反对强梁行为。在孔子弟子中,子路的性格最为强梁。《论衡·率性》描写子路早年的形象时说:
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恶至甚也。
子路姓仲名由,在他未入孔门时,经常打架斗殴,他头戴公鸡状的帽子,腰佩公猪的尾巴,以示有勇。他甚至大声鼓噪,羞辱孔子,让孔子师生无法读书,简直就是一个流氓。他当了孔子弟子后,孔子曾讲过一句十分幽默的话:“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孔子弟子列传》)也就是说,在子路当孔子弟子之前,还有人当面说孔子坏话;自从子路成为弟子以后,孔子的耳根清净了,因为如果有人再敢说孔子坏话,子路就会与他拼命。子路一生以好勇闻名,所以孔子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他:“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最后,子路果然死于卫国内乱。
佛教更是反对强梁,把能够忍辱视为成佛的前提条件之一。《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说:“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酥乳)。”牛如果以忍辱草为食,就能生出香甜可口的醍醐;人如果具有忍辱精神,自然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甚至成圣成佛。佛教把忍辱视为僧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他们甚至把僧衣叫作“忍辱铠”:
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著忍辱铠。(《法华经·劝持品》)
后来,人们就直接把袈裟叫作“忍辱铠”或“忍辱衣”。如梁简文帝《谢赍纳袈裟启》说:“蒙赍郁金泥细纳袈裟一缘,忍辱之铠,安施九种。”江总《摄山栖霞寺碑》说:“整忍辱之衣,入安禅之室。”
清人金埴《不下带编》卷五记载了一首关于小猪的诗歌,也涉及反强梁的问题。这首诗歌不仅道理讲得透彻,而且写得生动形象:
倚栏闲看小猪儿,一个强梁把众欺。纵使糟糠独食尽,先肥未必是便宜。
语言非常通俗,含义却非常深刻。强梁的人即使“先肥”了,也未必就是一件占便宜的事情。
③学父:学习的重要内容。父,父亲。“父”与“子”相对,父为主,子为次。比喻主要的、重要的。或把“父”解释为“始”,“学父”即教育的最初内容,亦通。
④乙本本段残缺极多,据甲本补。
⑤不得其死:不得正常死亡。本句与甲本相比,多一“其”字,于义较长。因为“不得死”,是“不能死”的意思,强梁者不能死,于逻辑、情理皆不通。“不得其死”则为不得正常死亡,其,代指正常情况。多一“其”字,既合情理,又合逻辑。
⑥教父: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学父”基本同义。
【译文】
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主张用它去教导别人:“强悍霸道的人不得正常死亡。”我将把这一原则当作教育人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