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9章 优待

随后,徐川又向李弘茂询问灾民的详细情况。

当得知庐州灾民已经出现易子而食的悲剧,徐川内心颇有些难受。

虽说他没有亲眼见到这一幕,但光是想一想那种画面,他也能感受到那种悲惨。

他听说身处战乱时期的老百姓尤为凄惨,命比草还贱。

现在听到李弘茂详细描述,他才深刻明白这一点。

“以工代赈还不够,应该对老百姓好一些,尤其是庐州活不下去的灾民。”

以现在的条件,粮食物资这些都不缺,那为何不善待老百姓呢?

李弘茂一愣,不明所以的看向徐川。

在他看来,以工代赈就已经非常好了,至少那些灾民有一口饱饭吃,不担心什么时候就饿死。

还能怎么好?他想不明白。

徐川深吸一口气,悲天悯人的说道:

“那些灾民一无所有,做工期间还好说,一旦工事结束,那他们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养着他们吧,需要让他们自食其力,也能减轻你这边的负担。”

“所以,除了兴修水利期间免费的一天两顿,最好再给一斤粮食的报酬。”

“只有这样,灾民才有多余的粮食拿回家养活一家老小,而且还能积攒一些粮食,这样灾民有个保障,心里也踏实,也不用担心工期结束后饿死。”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一人一天一斤粮食而已,足够灾民养活一家,而且李弘茂也负担得起。

李弘茂陷入沉思,思考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兴修水利的灾民怕是有数万人,每天每天一斤的粮食,再加上一天两顿。

这样算下来,每天需要消耗的粮食有数百石。

第一批粮食有十万石,而且还有后续的两批,不够的话还有更多的。

“川哥,没问题,那些灾民听了一定很高兴。”

李弘茂也不禁笑容满面,这点支出完全负担得起,不值一提。

既然如此,他自然也希望那些灾民过得更好。

毕竟说起来,只有那些灾民日子好了,他在庐州发展势力才能更加顺利。

徐川点点头,随即想到什么,补充道:

“光吃粥也不是个事,还是需要配一些咸菜的,我妈超市就有各种各样的咸菜,等会我让我妈送一批咸菜过来,你们明天大早上就可以过来搬运。”

考虑到那些灾民饿得不成人形,光吃粥远远不行,正好咸菜可以补充盐分和营养。

前期的话,白粥和咸菜完全可以满足灾民的日常所需。

等灾情过去了,再考虑提高庐州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吃得更饱更好。

“好的,川哥,我明天早点让人过来搬运。”

一说起咸菜,李弘茂立马就想到之前在这边吃的各种咸菜。

榨菜,腌萝卜,腌黄瓜等等,配上白粥一起吃,味道非常美味。

李弘茂回到庆王府院子后,看到张兵正在铜镜旁边等待。

院子里堆满了一袋袋的粮食,只有不多的亲兵在负责照看,其他人回到各自的岗位。

虽说他也知道,今天五百亲兵内心一定很震惊。

但有张兵的交代,他相信那些亲兵会保守如瓶的。

再说了,即便万一有人泄露,他也丝毫不担心。

先不说外人会不会相信,这庐州在他的掌控之中,他也无须担心什么。

凭借手中大量的银子和川哥的帮助,他可以快速在庐州发展壮大实力,更不用担心不轨之人的觊觎。

“我让你在庐州城中找的库房,找到了吗?”

如此大量的粮食,一直堆放在后院里也不方便,需要找个库房好好存放。

张兵有些为难道:

“殿下,我已经在庐州城找了个遍,没有合适的库房,都太小远远不够。”

李弘茂转头望向远处,扫视一圈。

“你在王府附近找个大点的地方,让人尽快建一个大一些的库房,以后会有更多的货物从别墅那里搬运过来。”

张兵当即领命,就要出去安排此事。

李弘茂及时叫住,嘱咐道:

“你让常大人来一趟。”

如何安置城门口的灾民,还需要常梦锡安排人去完成。

不到一刻钟,常梦锡就来到议事厅面见李弘茂。

“殿下,不知找下官过来可是为了灾民的事?”

常梦锡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可能性。

早上的时候,他还向庆王提及灾民的安置问题。

整整一天过去,庆王突然招他前来,应该就是想到了办法。

李弘茂赞赏的看了常梦锡一眼,开口道:

“没错,我已经知道怎么安置灾民,常大人,你觉得以工代赈怎么样?”

以工代赈?

常梦锡沉吟片刻,好奇道:

“殿下的意思,是让那些灾民去修建工事?”

这虽然是一个安置灾民不错的法子,但他细想一会,也想不到如今干旱又动荡的年景,要去修建什么工事。

李弘茂解释道:“现在整个庐州大旱严重,河流干枯,正好适合兴修水利,疏通沟渠,挖掘水塘,为来年的好收成做准备。”

常梦锡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兴修水利的确不错。

“殿下英明,下官这就下去安排。”

李弘茂摆摆手,及时叫住准备告辞离开的常梦锡。

“先等会,还有一件事,安排灾民去修建工事,记得告诉他们做工期间管饭,一天两顿,都是白粥榨菜。除此之外,每人每天领取一斤口粮。”

常梦锡闻言,顿时急了,连忙劝谏。

“殿下,万万不可,仓库的粮食也不多,一天一顿饭就可以,而且发一斤粮食更不合适,那么多灾民,仓库的余粮根本就不够发几天的。”

原本仓库的粮食就不多,他就已经够着急,担心坐吃山空。

可庆王执意如此,他也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朝廷调拨的赈灾粮。

可现在也不知庆王怎么回事,管那些灾民一天两顿饭就够奢侈了,居然还一人一天一斤粮。

要知道,灾民的数量足有近两万人,而且还源源不断的涌来。

要是按照庆王的标准,一天少说也得数百石粮食,这还不算驻扎在城外不远处的两千士兵。

不出半个月,仓库的那些余粮就被消耗殆尽,到时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