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4章 设计方案
会议室。
陈国华带着一位女助理,在大屏前的位子坐下。
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口罩,递给女助理:
“小张,给你准备的,我怕一会苏总认出你来,到时候说我们走后门……”
“呵呵,陈总不用。”女助理笑道:“我跟苏总并不认识,他也只是上过我父亲的课,算是他以前的一个学生。”
“……好吧。”陈国华迟疑了下,默默把口罩收回包里。
女助理拿出笔记本电脑,接线投屏。
打开PPT,大屏随之显示出醒目的方案标题:
【MOSS-多功能机器人设计方案。】
女助理简单操作了几下。
确认没有问题,才放下心来。
咚咚!
敲门声响起,陈国华立即站起身。
看着眼前走过的年轻人,即便早有耳闻,但真正见到时,还是禁不住感到不可思议。
这么年轻,就创立了一家引领一个行业的公司——
维度探索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行业。
一片待开发挖掘的蓝海。
象征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趋势,具有无限可能。
谁能想到,一个年仅22岁的年轻人。
大学刚毕业,就开创了人工智能的先河。
光靠一个应届生组建而成的技术团队,研发出了引领世界的人工智能模型。
帮助大夏在AI领域实现巨大技术突破。
短短数月时间,便追赶上了领先数年的米国AI水平。
说是一次技术大爆发都不为过。
实在了不起。
“苏总,闻名不如见面,久仰。”陈国华主动寒暄介绍:“我叫陈国华,天科事业部总裁,今天过来……”
话还没说完,苏睿坐下道:“今天的会议,我是看在张老师的面子,才答应见你们。”
“项目方案的事情,暂且不提,先告诉我,你们是怎么请动张老师的。”
“据我所知,他只喜欢教书育人,专注于学术研究,从不在乎商业上的事情。”
情况有些出乎意料,陈国华顿时面露难色,转头看了眼女助理,对方同样有些措手不及。
顿了顿,陈国华只好硬着头皮如实道:“抱歉苏总,张院长那边的情况,确实如你所说,不过我们天科比较特殊,有天然的优势。”
“什么优势?”苏睿有了些兴趣。
“小张,你自我介绍一下。”陈国华识趣的坐下。
看样子这次会议,他来不来,其实不太重要。
女助理抿抿嘴,有些难为情地开口:“苏总您好,我叫张静,张本墨,是我父亲。”
眉头一皱,苏睿打量着对方,长相清秀,眉宇间夹带着一丝英气,难怪刚才一看到她便觉得有些眼熟。
五官模样,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处。
难怪能让张院长给自己打电话,促成这次项目会议。
原来是因为他女儿,在天科工作。
事情水落石出,苏睿也不再纠结,主动道:
“陈总见谅,我平时专注于研究技术,人情客套不太擅长,不如我们闲话少说,直接开始吧。”
“……好。”陈国华愣了下,赶忙点头答应:“小张,给苏总介绍一下我们的设计方案。”
“好的。”张静长舒一口气,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苏总,这是我们公司根据您的项目需求,设计的方案初稿,主题代号,MOSS。”
“moss,在英文中是苔藓的意思。”
“苔藓在自然界中虽然不起眼,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种隐喻暗示了MOSS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维度探索开发的AI大模型核心在探索,探索往往需要持续不断的沉淀,形成完整的基础骨架。”
“而在这幅骨架完成之前,首先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内在精神。”
“AI大模型的本质是算法,一种人造思维逻辑,它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撑,才能完成相应的结果分析,它可以被当成程序,部署在个人电脑,也可以当作一个大脑,嵌入多功能机器人中。”
“我相信很多公司,都会提供类似的机器人方案,但是天科提供的这款多功能机器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机器人。”
“而是一种数字机器人。”
“数字机器人?”苏睿兴趣大增:“怎么个数字法?”
大屏PPT切换,进入机器人的概念介绍。
“您可以把它理解为,基于智能硬件运行的软件程序。”
打铁趁热,张静果断开始给苏睿剖析方案的设计理念: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嵌入式智能程序,通过智能硬件,它能够与物理世界产生交互,进而实现机器人的各项功能。“
苏睿点点头:“这么说来,MOSS不仅是一台机器人,更像是一个AI驱动的核心大脑?“
张静笑着点头:“苏总说得对。
这个核心大脑可以连接不同的硬件模块,在需要时进行任务执行、环境适应和智能决策。
更重要的是,它的学习能力极强,可以在与用户互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陈国华也在旁边补充道:“这样的设计有两个显著优势。
首先是低成本高效益。数字机器人减少了传统实体机器人在硬件生产上的投入成本。
其次,在应用场景上更加灵活多样,几乎不受物理环境限制。
无论是工厂生产线还是医疗问诊区,甚至是一些危险作业场合,它都能胜任。“
“确实有些新意。“苏睿托腮思考:“但我有些疑惑。这样的AI系统,真的可以替代传统的实体机器人吗?“
张静快速翻动着PPT页面,调出一组数据图表:
“我们根据当前市面上,实体服务机器人的实践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调研和比较。
就价格成本而言,制造一台高端智能机器人,可能需要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但数字机器人方面,只需要基础的硬件设备即可,在初期投资上节省了至少一半以上费用。
在使用场景和灵活性上也占据优势……”
陈国华适时接过话题:“这还不够。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MOSS核心是基于维度探索研发的大模型算法,在深度学习能力和数据处理效率上,远远领先现有的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数字机器人,可以执行更加复杂的任务操作,并能适应更多变的外部环境需求。”
苏睿突然直起身,露出罕见的笑容:“我似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这不仅是一个机器人的项目方案……”
他的眼神开始闪烁,显示出思维深处正在激荡着新的灵感火花。
张静继续展示页面:“是的,基于维度探索大模型的技术支持,我们的数字机器人拥有远超预期的应用可能性……”
话说到一半,她的手停在了投影区域。
注意到她的动作,苏睿和陈国华也转向PPT显示的大屏。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组算法参数框架,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层级关系图。
这与他们刚才讨论的主题有所不同,更接近维度探索核心的大模型设计领域。
“在介绍具体应用方案之前,这些数据有必要提前向苏总,进行重点展示。“张静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在进行到MOSS具体实现方式时,必然会涉及到贵公司的重要技术底座——”
“也就是大模型的核心算法基础架构,这一点,可能涉及贵公司的技术壁垒。”
苏睿不由得陷入沉思。
也正是这短暂的思维断层,记忆闪回世界崩溃。
回过神来,时间已经来到了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