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斩倭:明朝抗倭史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勘合贸易

大明王朝大力实施海禁,禁止私人贸易,但并非禁止一切贸易,而是允许开展官方贸易,即勘合贸易。

勘合,是大明王朝给予外国开展朝贡贸易的凭证。所谓勘合贸易,就是让海外各国持明朝发给的凭证来华与明朝开展定期的合法的海上贸易,实际上它属于朝贡贸易,又被称为“贡舶贸易”。其贸易方式大体是这样的:外国船只载贡品及各自方物土产来到大明国,朝廷收了贡品、购了方物后,以“国赐”的方式回酬外商所需要的中国物品。勘合贸易由市舶司掌管。而与日本实行勘合贸易的一项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以此换取日本政府对倭寇行径的抑制。

明代勘合贸易始于洪武年间,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朝廷向暹罗、日本、占城、爪哇、真腊、苏门答腊、满剌加等15国颁发勘合。勘合含有底簿,颁发后由明朝礼部、地方布政司、外国政府各自保存,外国来朝贡时,带上勘合凭证,地方布政司先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将使团送往京师再核对,核对无误则进行贸易。朱元璋本来想通过与日本开展勘合贸易,能够改善两国关系,让日本政府打击倭寇,但是由于外交努力失败,两国断交,勘合贸易并未实质性开展。

建文年间,明朝与日本关系得到改善。当时,室町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经过努力,结束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他需要通过明朝开展贸易,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改善财政窘迫状况,恢复因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增强对各地的控制,更好地巩固统治。为此,他派遣使者肥富和僧人祖阿前往大明国。建文皇帝朱允炆积极响应,热情接待。当日本使者要回国时,明朝廷还派遣天伦和一如送日本使者回国。足利义满热烈欢迎明国使者的到来。由此两国关系得到恢复。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一方面想通过加强与外国交往树立威信,另一方面想通过与日本交往让日本政府打击倭寇,于是继续保持与日本的交往。在交往的同时双方同意开始勘合贸易。日本船只运来贡物和方物,大明回报厚礼。同时,日本政府很配合地发兵地拘捕倭寇,并将魁首送往大明由朝廷惩处。永乐五年、六年日本又来贡,并献上所捕获的海寇。明成祖朱棣甚为满意。

然而不久,日本局势有变。公元1408年5月,日本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突发疾病去世,其子足利义持即位。足利义持夺得大将军位置过程是艰辛的,充满斗争。因为其父本想让更加受宠的幼子足利义嗣继位,足利义持只好依靠拥有一定势力的武士进行夺权斗争,并最终成功。而武士不满意幕府垄断与大明国的贸易,也不满幕府打击倭寇的策略。为了迎合武士的需求,足利义持只好改变政策,停止了与大明国的贸易,且有意放纵武士劫掠明国。

经过不断的交涉,特别是宣德七年明宣宗朱瞻基念四方番国皆来朝贡,唯独日本长久不朝贡,于是命中官柴山前往琉球,让琉球国王转谕日本告知此事。此时日本幕府大将军已是足利义持的弟弟足利义教,他力挺恢复两国关系。于是宣德八年,日本遣使来明国,至此双方才恢复朝贡贸易。此后数十年间,双方一直开展勘合贸易,一直延续至嘉靖年间停止。据《日中交流二千年》一书统计,永乐年间,双方共进行6次勘合贸易;宣德八年至嘉靖二十六年,双方共进行11次勘合贸易。

明朝与日本开展勘合贸易,希望日本政府打击倭寇、保持睦邻友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纵观整个明代,总体而言,勘合贸易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是一桩亏本的买卖。

在双方开展勘合贸易薄来厚往成为惯例,日本所带来货物的价值并不算高,而明朝给予日本的货物及赏赐价值却高许多,相比之下,日本是大赚了,而明朝是大亏了。如宣德年间的一次贸易,日本带来的货物是马20匹,硫磺1万斤,黑漆鞘柄大刀100把,长刀100把,撒金鞘大刀2把,扇子100把,玛瑙20块等。而明朝廷回赐的是银300两,纻丝30匹,纱28匹,罗27匹,彩绢30匹,粧花绒绵6匹,并给付买刀、硫磺的钱等。总体而言,明朝廷回赐和支付的价值远高于日本贡品的价值。

当时,日本很喜欢上贡刀具,勘合贸易以来共输入明国约20万把的刀,每把刀的造价约800文钱,输入明国后,每把刀卖到数千文钱,甚至高达万文钱,这给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后期刀具质量下降,明朝需求饱和,军队也用不上,最后朝廷索性赠给官员当摆设用。此外日本很喜欢上贡硫磺,因为日本硫磺资源丰富, 价值低廉,而明朝当时又没什么工业,也用不了那么多硫磺,导致需求过剩,但还得耗费大量白银、铜钱购之。曾经,明朝廷向日本提出限制上贡的数量,压低货物的价格,但日本贡使很不满意,要挟说到时海寇来劫掠那明朝损失更大。明朝廷只好做出让步。这样不讲经济规律的贸易,让明朝廷经济压力加大,在国力强盛的永乐时代朝廷尚负担得起,但随着后来土地兼并严重、财税收入下降、国力下降,要支出这些费用显得比较困难。与之相反的是,日本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获得大量的白银铜钱,特别是得到明朝的丝纱罗绢后,运到日本销售,备受欢迎,能卖上很高的价格,日本政府和商人从中大赚一把。

其次,过分的纵容产生消极影响。

永乐年间,明朝廷诏日本十年一贡,入贡的人限制在两百内,船只限两艘,不得携带军器,违者以寇论。宣德八年(1433年),双方订立《宣德条约》,规定日本每十年来朝贡一次,入贡的人不得超过三百,船不得超过三艘。然而日本并未严守该规定,经常是一年一贡,甚至一年两贡,人员和船只也大大超出约定。如永乐六年(1408年),日本就来上贡两次,船只达到惊人的38艘,远超过2艘的限定。再如,景泰四年(1453年),日本入贡时的船只达9艘,总人数达到惊人的1000多人,所带货物比以前增加数十倍。明朝廷除回赐绢、布外,还需给付白银21万多两、铜钱二十五多贯,然后朝廷没有加以拒绝,而是纵容日本带这么多货来。后来,明朝廷给了丰厚的钱物,即便如此,日本贡使还嫌少,要求多给些。明朝廷不敢断然拒绝,而是继续纵容,又加给付铜钱1万贯。但日本贡使还不满意,赖着不肯走。明朝廷只好示以威福,催促其早日回国。

日本超人数入贡也给明朝接待带来莫大的麻烦。按当时做法,日方勘合贸易人员需先到浙江宁波市舶司,期间日方人员口粮、菜金以及进京的费用甚至回国途中的口粮,全由明朝供应。听起来真是让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而且明朝廷所花费用还不止这些,还将住宿费、车马交通费也包了。日方人员到岸后,明朝廷会组织欢迎仪式,赠送食品和酒水,并为他们安排馆舍住下,使臣从宁波到京师途中,各地也要安排好车马和饭食。到达京师后,又得安排使臣吃好住好。倘若人员较少,比如数十人,开支尚可支撑,就当招待客人,体现我们的热情好客,也是应该的,但是日方人员老是不遵守规定,人数总是很离谱地超标,甚至一来就一千多人,这让朝廷开支可就大了,负担可就重了。

更离谱的是,日本这些客人不守本分,还时不时地竟敢在大明国土撒野,甚至闹出人命,真是欺人太甚。如景泰四年,日本使臣掠夺百姓,大明官员前往责问,却被日本人殴打到几乎死去。成化四年,日本使臣麻答二郎喝酒后持刀伤人,不久伤者死亡,明朝廷却没有对其问罪,连死者的丧葬费还得朝廷出,没有让日方出,美其名曰是体现朝廷“宽宥怀柔之意”,实际是纵容过度了。弘治年间,日本使臣进京途中,在济宁州时有使臣持刀杀人,于是明孝宗下令,今后日本国进贡使臣,来京只限五十人,其余的留在浙江。

再次,倭寇仍然不停地进犯。

那么,明朝与日本开展勘合贸易后,有没有有效地抑制倭寇呢?应该说在起初的确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并不大。据《明代倭寇史略》统计,永乐至宣德年间倭寇入侵34次,正统至正德年间倭寇入侵22次,嘉靖年间则最严重,达260次以上。可以说,日方一边通过勘合贸易捞取好处,另一边又通过纵容倭寇入侵捞取更大的好处。真是气死人也。

总之,明朝实行勘合贸易的政策值得反思。明朝实行勘合贸易,并没有把它摆在突出的位置,只是将其作为政治和外交的一个筹码,以此满足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的虚荣感,并希望借此抑制倭寇。因此这种不讲经济规律、不求经济利益的贸易政策,终究会随着财政的困难而难以持续长久实行的。

同时,这种政策也缺乏对日本国情的了解而及时调整。起初的时候,日本室町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统一了日本,有实力对倭寇进行限制,但后来室町幕府实力越来越弱,大权旁落到各地大名,他们不择手段扩大实力,甚至纵容倭寇侵掠大明。在这种情况下,明朝通过勘合贸易禁绝倭寇的指望已经不可能实现,但勘合贸易还是延续了一百多年,实际上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了。

直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明朝才停止了勘合贸易,并继续严格实施海禁,禁止民间对外贸易。这相当于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当时,中日双方贸易需求是存在的,特别是日本很需要中国的货物,严格海禁后,会导致走私的发生,而明朝廷却得不到任何利益。当时兵部尚书郑晓曾建议,允许商贩对外贸易,对载货入港的船货,官方可以从中抽税以充军需,让中日双方都获利,也可以平息海战的烽火。还有个叫张位的官员建议,既然日本来贡不可为,那明朝可以通过船只运送货物到日本售卖,再将日本要上贡的物品载回来,这样不用像日本到明朝上贡那样耗费大量的接待等费用,还可以通过卖给日本货物获利或征收税金获利,以补海上军饷。这些建议确实值得点赞,只可惜嘉靖王朝没有采纳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