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奋斗在广陵侯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第22.1章 担起责任 下

官家忙着收拾烂摊子,从灵州回来的众人也在大长公主的面前算账。

这一次出征,各家赞助的兵马奖励抚恤不需要侯府出面,各家自会料理。

但是每家都要备上厚礼,情谊这种东西有来有往,不能耽误。

这一点在众人去西北的时候,大长公主就已经一一办妥了。

府里珍藏的珍稀物件被一挑挑的送到各家门里,

珍珠玛瑙,珊瑚翡翠成箱成车的装运,论货值也有二三百万贯,

没办法,谁让这次赞助商们损失太大了呢,

尤其是公侯的子侄们伤亡的七七八八,能完整回来的只有三成,

多少人家屋里面在闹腾,不送重礼,心中留下疙瘩,以后的情谊也就说不上了。

只有江都侯府和襄阳侯府把礼物退了回来,

说是这样太不像话,跟着广陵侯府蹭功劳也好,为国效力也好,

亲戚之间帮忙也好都没有这么收礼的道理。

子侄们家里的抚养照顾自己府里会照顾好,用不着如此生分。

处理了贵族之间的人情债,就轮到侯府部下的人情债了。

这里面两千五百户马户家庭前后出了三千名马户骑兵,

侯府过去的老部下们又送来子弟九百四十四骑,

效用骑士四千五百骑(都是淮南京东京西含汉中蜀中豪强地主),

乡勇七千八百六十(全是骑马步卒),武装辅兵八千余(够不上效用士还想搏一个出身的地主)。

原本的意思是效用骑士和武装辅兵都是奔着朝廷勇士诏来的,

他们的战功和抚恤当然归中书省和兵部来管。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投到李勤麾下的这些人,同样是奔着广陵侯府的好名声来的,

这些好名声是侯府几代侯爷和将军们辛苦积攒出来,

才能在短短的时间里产生那么大的号召力。

跟着侯府出生入死,于情于理不能不有表示。

其二么,就是李勤的遗言安排了,按照朝廷初始的设计,这些人是打打辅助,守卫一些不重要的位置,为主力大军争取时间。

可李勤把他们训练成堪比乡勇和马户的精锐,投入到极其残酷的正面战场参与主力会战,伤亡必然非常惨重。

如果伤亡很小,乡亲们都明白马户是侯府养的,效用士是临时投奔的,待遇上差距大理所应当,

可现在的情况就是伤亡巨大,说一声古来征战几人回也不为过。

这个时候再给一点微薄的抚恤,家里的子弟还有脸去面对乡亲们吗?

所以李勤的决定就是,

既然这些人战斗力被练成主力,

使用的时候当作主力用,

牺牲的时候也不逊于主力,

那待遇也应该如同马户骑兵一样待遇。

封三娘的算盘啪啪啪的打

“这样算来,侯府名下的兵马就是两万四千七百六十人,

按每人两百贯奖励或抚恤,那就是支出四百八十六万零八百贯”

李十一娘苦着脸立刻将算出来的数字填进账单里

大长公主的拐杖点一点地面

“你乘叔父家几个孩子带了四百亲兵,贞儿,锋儿带去的一百亲兵,也该走我们公中的账上报销。”

封三娘点点头继续计算“五百亲兵需要开支十万贯”

李十一娘继续填数字

大长公主看了看李勤的遗书

“好在西北勇士的钱提前用那二百万贯结清了。这一回省了事。

下一个是鹤翼伏波军和威远军阵亡军官的悼唁和随礼,

侯爷作为上官,给阵亡官将送一份礼钱也是理所应当,

这一回阵亡官将两百多员,按照级别一一计算”

封三娘问道“其中许多是江都侯府的亲戚,也要送吗?”

大长公主点头“当然要送,虽说各家顾各家,可那是指各家送来帮场子的兵马。

这些人都是正经的朝廷军将,是依照朝廷的命令调入侯爷名下作战,这是上下级之间的人情往来”

封三娘答应下来,与李十一娘劈里啪啦一阵算“媳妇算下来需要二十四万贯”

大长公主深吸一口气“算个总账吧,你们都听听,都学学,这种大场面,我也只在婆婆的教导下经历过一次”

旁边站着的各方媳妇们恭声称是,封三娘和十一娘验算两次无误,

报出来“不计花在西北的二百万贯,总计支出五百二十万零八百贯”

大长公主掏出一份账册,上面是侯府公中的全部储存

“老侯爷在的时候就为这回的大战想尽办法攒钱,老侯爷去了,我接下了这个得罪人的差事”

说到这里,媳妇们连说不敢。

“让你们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心里有埋怨也应该,

别人家侯府什么排场,我们家的媳妇姑娘是什么排场,

受委屈得多了,我虽老,眼睛可没花,心中有数。

记得那是雍熙三年,我的公公,初代侯爷临终前教导我说,

不要把马户庄户当作讨债鬼,

他们是侯府的门,是侯府的窗,是侯府的砖,是侯府的瓦,他们在,侯府才有体面。

那些斗茶,曲乐,衣裳式样,首饰变化,香粉胭脂,宝马香车,前呼后拥都是富贵之后自然而然纠缠上来,算不得真正的富贵。

几十年过去,我的体会一日比一日深,不愧是能在乱世中立下侯门的人物,留下的教训足可帮助几代人。

你们是侯府的娘子,心中也该分得清孰轻孰重。

好了,我继续说,去岁的时候家里总算攒出来现款八百二十万贯,黄金二十一万两,白银一百四十万两,今年各地又交上来八十万贯铜钱。

去掉去年运走的二百万贯,去掉刚刚算出来的五百二十万零八百贯。

还有一百七十九万贯现钱,黄金二十一万两,白银一百四十万两。

年底平各种账还需大约一百万贯。

所以总得来说,我老婆子有机会做一回送财老太婆,各房凡是出战的,年底都加一份奉例,过一个松快年。

原先我最担心的不是你们这些媳妇娘子的体面,而是家中女儿出嫁的嫁妆。

若是打赔了,耽误了女儿出嫁,我这个老祖宗还有什么老脸呢?

现在看来待嫁的姑娘们可以放心了。

近十年已经嫁出去的姑娘,嫁妆都被耽误了许多,

今明两年,府里都会一一弥补。这些年让她们受委屈了”

老太太一发话,下面的媳妇们一个个喜极而泣,

她们中许多都有女儿已经出嫁或者待嫁,

十年以来老侯爷为了凑钱备战,那段时间出嫁的侯府女儿们婚事都受了影响,

原本定好规格的嫁妆被削减不少,其实引发过不小的怨言,

可老侯爷是战场下来的统帅,心心念念侯府的荣光延续,心肠硬得很,

任谁去哭去求都没有用,要钱就是没有。

现在仗打完了,看侯府这样子,以后二十年都不会再披挂上阵,总归可以对之前的遗憾进行弥补。

“老祖宗真是菩萨心肠,媳妇们都感动得很呢”李十一娘奉承道

“什么菩萨心肠,手心手背都是肉。老侯爷那时候也难过得紧。

只是灵州得失关系侯府富贵安危,不能不下死力气去争取胜利。

他说我们侯府又不是那等小门小户人家,要靠嫁妆抬高女儿地位,

就凭侯府这几千兵马,谁敢给我家女儿气受?

他一个粗鲁汉子,如何能体量后院女眷的辛苦,说的比唱的好听,

家长里短的争斗,哪里是兵马能解决的,谁家是这么过日子?

他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我给他收拾残局,不把事情都料理干净,我闭不上眼呀”大长公主感慨不已

封三娘打断道“快别说了母亲,您还有许多福要享,

昭亮昭元还要母亲照看长大娶妻生子呢。

您这是劳碌命,一辈子被李家算的明明白白。”

大长公主开心道“是是是,我被李家算得明明白白,

你们也被李家算得明明白白。一起明明白白吧”

李十一娘的院子卧室内,李昭元和李昭亮睡在一起,两小只本来是坐在床上一起玩耍,

李昭元玩着玩着就困了,倒头就睡,睡眠似乎能传染,李昭亮趴在李昭元身边,也跟着呼呼大睡起来。

素素姨娘,奶娘,女使妈妈们赶紧给哥俩换下衣服,盖好被子,生怕他们着凉感冒。

过了一会,大长公主在儿媳妇孙媳妇的陪伴下来看望重孙,

就见到两个睡宝,笑一笑示意不打扰,看了一会又出去。

这些日子各房都回侯府料理后事,许多重孙辈都回来了,

大长公主这个老祖宗高兴的忙不过来,还有好多重孙等着她一一探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