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流涌动
夜色如墨,纪灵站在下邳城头,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营火。秋风卷起他的披风,带来一丝凉意。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那是袁术赐予的宝剑,剑鞘上镶嵌着精美的玉饰,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
“将军。“身后传来副将的声音,“探子来报,吕布军已至三十里外。“
纪灵转过身,目光如炬:“传令下去,全军戒备。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副将领命而去。纪灵望着他的背影,眉头微皱。这些日子,他明显感觉到军中暗流涌动。杨弘安插的眼线无处不在,就连他最信任的副将,也时常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
次日清晨,吕布率军抵达城下。纪灵站在城楼上,远远望去,只见一骑白马当先而来,马上之人身披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正是吕布。
“纪将军!“吕布的声音洪亮如钟,“别来无恙!“
纪灵拱手还礼:“吕将军远道而来,纪某有失远迎。“
两人寒暄几句,吕布便提出要进城详谈。纪灵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露声色:“吕将军远道而来,想必舟车劳顿,不如先在城外安营扎寨,稍作休整。“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笑道:“也好,也好。“
当夜,纪灵在府中设宴款待吕布。酒过三巡,吕布突然放下酒杯,目光灼灼:“纪将军,如今袁术昏庸无能,杨弘等人把持朝政,将军何不与我联手,共谋大事?“
纪灵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吕将军此言何意?“
吕布压低声音:“我已与曹操暗中联络,只要将军肯相助,事成之后,徐州便是将军的封地。“
纪灵握紧酒杯,指节发白。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陷阱。吕布的野心昭然若揭,而曹操更是深不可测。
“吕将军,“纪灵缓缓开口,“此事关系重大,容我考虑几日。“
吕布大笑:“好!我就等将军的好消息!“
送走吕布,纪灵立即召来心腹:“传令下去,加强城防,特别是粮仓和军械库,务必严加看守。“
三日后,纪灵正在书房研读兵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喧哗声。他快步走出,只见副将慌慌张张跑来:“将军,不好了!粮仓失火!“
纪灵心中一沉,立即赶往粮仓。远远望去,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士兵们正在奋力救火,但火势太大,根本控制不住。
“将军,“副将低声道,“看守粮仓的士兵说,看到有人影闪过,但没抓住。“
纪灵眯起眼睛,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这分明是有人故意纵火,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杨弘安插的眼线。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将军,吕布派人送来急信!“
纪灵展开信笺,只见上面写着:“今夜子时,东门相见,共商大计。“
纪灵冷笑一声,将信笺投入火中。他知道,吕布这是要逼他表态了。
夜幕降临,纪灵带着一队亲兵悄悄出城。他没有去东门,而是绕道来到吕布大营后方。果然,远远望去,吕布军正在暗中调动,显然准备夜袭下邳。
“将军,“亲兵低声道,“要不要先发制人?“
纪灵摇摇头:“不急,等他们先动手。“
子时将至,东门外果然传来喊杀声。纪灵立即下令:“传令各城门,按计划行事!“
原来,纪灵早已料到吕布会来这一手。他暗中调换了守城士兵,在东门布下重兵,同时在其他城门设下埋伏。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吕布军虽然骁勇,但在纪灵的精心布置下,始终无法攻破城门。天亮时分,吕布不得不下令撤军。
夜色如墨,纪灵站在下邳城头,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营火。秋风卷起他的披风,带来一丝凉意。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那是袁术赐予的宝剑,剑鞘上镶嵌着精美的玉饰,在月光下泛着幽幽的光。
“将军。“身后传来副将的声音,“探子来报,吕布军已至三十里外。“
纪灵转过身,目光如炬:“传令下去,全军戒备。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副将领命而去。纪灵望着他的背影,眉头微皱。这些日子,他明显感觉到军中暗流涌动。杨弘安插的眼线无处不在,就连他最信任的副将,也时常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
次日清晨,吕布率军抵达城下。纪灵站在城楼上,远远望去,只见一骑白马当先而来,马上之人身披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正是吕布。
“纪将军!“吕布的声音洪亮如钟,“别来无恙!“
纪灵拱手还礼:“吕将军远道而来,纪某有失远迎。“
两人寒暄几句,吕布便提出要进城详谈。纪灵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露声色:“吕将军远道而来,想必舟车劳顿,不如先在城外安营扎寨,稍作休整。“
吕布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笑道:“也好,也好。“
当夜,纪灵在府中设宴款待吕布。酒过三巡,吕布突然放下酒杯,目光灼灼:“纪将军,如今袁术昏庸无能,杨弘等人把持朝政,将军何不与我联手,共谋大事?“
纪灵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吕将军此言何意?“
吕布压低声音:“我已与曹操暗中联络,只要将军肯相助,事成之后,徐州便是将军的封地。“
纪灵握紧酒杯,指节发白。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陷阱。吕布的野心昭然若揭,而曹操更是深不可测。
“吕将军,“纪灵缓缓开口,“此事关系重大,容我考虑几日。“
吕布大笑:“好!我就等将军的好消息!“
送走吕布,纪灵立即召来心腹:“传令下去,加强城防,特别是粮仓和军械库,务必严加看守。“
三日后,纪灵正在书房研读兵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喧哗声。他快步走出,只见副将慌慌张张跑来:“将军,不好了!粮仓失火!“
纪灵心中一沉,立即赶往粮仓。远远望去,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士兵们正在奋力救火,但火势太大,根本控制不住。
“将军,“副将低声道,“看守粮仓的士兵说,看到有人影闪过,但没抓住。“
纪灵眯起眼睛,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这分明是有人故意纵火,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杨弘安插的眼线。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将军,吕布派人送来急信!“
纪灵展开信笺,只见上面写着:“今夜子时,东门相见,共商大计。“
纪灵冷笑一声,将信笺投入火中。他知道,吕布这是要逼他表态了。
夜幕降临,纪灵带着一队亲兵悄悄出城。他没有去东门,而是绕道来到吕布大营后方。果然,远远望去,吕布军正在暗中调动,显然准备夜袭下邳。
“将军,“亲兵低声道,“要不要先发制人?“
纪灵摇摇头:“不急,等他们先动手。“
子时将至,东门外果然传来喊杀声。纪灵立即下令:“传令各城门,按计划行事!“
原来,纪灵早已料到吕布会来这一手。他暗中调换了守城士兵,在东门布下重兵,同时在其他城门设下埋伏。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吕布军虽然骁勇,但在纪灵的精心布置下,始终无法攻破城门。天亮时分,吕布不得不下令撤军。
战后清点,纪灵军伤亡不大,但粮仓被烧毁大半。纪灵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吕布军,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吕布不会善罢甘休,而袁术那边,恐怕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果然,没过几日,袁术就派人送来诏书,斥责纪灵擅自与吕布交战,命他立即回寿春述职。
纪灵握着诏书,心中冷笑。他知道,这是杨弘在背后搞鬼。一旦回到寿春,等待他的恐怕就是牢狱之灾。
“将军,“副将忧心忡忡,“要不要......“
纪灵抬手制止:“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夜深人静,纪灵独自站在城楼上。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是继续效忠袁术,还是另谋出路?
就在这时,一名黑衣人悄然出现在他身后:“纪将军,曹公有请。“
纪灵转过身,看着黑衣人手中的令牌,那是曹操的信物。他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我跟你走。“
这一夜,纪灵带着几名亲信,悄悄离开下邳。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将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远处,晨曦初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纪灵一行人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下邳城。他们沿着偏僻的小路,避开官道,向着曹操的领地进发。一路上,纪灵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这一走,就意味着彻底与袁术决裂。但眼下,他已经别无选择。
“将军,“亲信低声问道,“我们真的要投奔曹操吗?“
纪灵点点头,目光坚定:“曹操雄才大略,正是明主。我们此去,必能一展抱负。“
亲信们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看到纪灵如此坚定,也就不再多言。
数日后,纪灵一行人终于抵达曹操的领地。远远望去,只见一座雄伟的城池矗立在眼前,城墙上旌旗招展,士兵们精神抖擞,显然是一支精锐之师。
“来者何人?“城楼上传来一声喝问。
纪灵上前一步,朗声道:“在下纪灵,特来投奔曹公。“
城楼上的士兵闻言,立即派人通报。不多时,城门大开,一队骑兵迎了出来。为首之人,正是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
“纪将军,“夏侯惇拱手道,“曹公已在府中等候多时,请随我来。“
纪灵点点头,跟随夏侯惇进城。一路上,他仔细观察着城中的情况。只见街道整洁,百姓安居乐业,显然曹操治理有方。
来到曹操府邸,纪灵被引入正厅。只见曹操端坐主位,目光如炬,正注视着他。
“纪灵参见曹公。“纪灵上前行礼。
曹操微微一笑,起身相迎:“纪将军不必多礼。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纪灵谦逊道:“曹公过奖了。纪某不过一介武夫,何足挂齿。“
曹操摆摆手,示意纪灵入座:“将军此来,不知有何打算?“
纪灵正色道:“纪某深知曹公英明神武,特来投奔,愿效犬马之劳。“
曹操大笑:“好!有纪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两人相谈甚欢,曹操对纪灵的才能颇为赏识,当即任命他为偏将军,统领一支精锐部队。
纪灵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明主。他决心在曹操麾下大展拳脚,一展抱负。
然而,纪灵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袁术得知他投奔曹操后,勃然大怒,立即派兵讨伐。而吕布也在暗中谋划,准备趁火打劫。
纪灵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斗志。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将军,“亲信上前禀报,“探子来报,袁术大军已至五十里外。“
纪灵点点头,目光如炬:“传令下去,全军备战。这一次,我们要让袁术有来无回!“
士兵们齐声应诺,士气高涨。纪灵握紧手中的剑,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改变历史的道路。未来的路充满未知,但他别无选择。
远处,战鼓声隐隐传来,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