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村长支持你!
半晚,太阳已经落山,陈耀华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晚饭。
因为陈耀华第一次卖鱼就挣了钱,众人的心情都很不错,就连小陈茜都被其感染,多吃了一大碗米饭。
饭后,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吹着闲,陈耀华从衣兜里拿出十五块钱,将其中的五块递给刘蓉,其余的则是塞到了陈振北的怀里。
哎“,华子你这是做啥子嘛?在外面做买卖,你就把钱留着嘛,给我做啥子我?在家里又用不着钱的。”
“就是,挣了钱你就自个儿攒了,我都半截入土的人了,你还给我干啥子?”
两人脸上都浮现出惊讶的神色,想要将钱还给陈耀华。
毕竟十五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放在县城里可就是一个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了。
陈耀华则是脸上挂着笑意,摆手将钱推了回去,“放心吧,我自个还有留着,这次挣了钱以后,我和大龙免不了要经常在外面跑,身上带着太多钱可不放心。”
“老爹你也不用在意,那些钱该花就花着,没事可以到香乡里走走,给我老妈多买两件新衣裳的,十块钱而已,我半天功夫就能挣回来。”
“我都这把年纪了还买啥新衣裳?振北,把钱还给耀华的,再不行交给刘蓉一起攒着,我们两个老家伙拿你的钱算什么事?”陈母有些着急,零零散散的十块钱,她长那么大还没一次性见着那么多钱过呢。
知道陈耀华能挣钱那是他自己的本事,老两口除了砍些鸡草,下田种地啥忙也没能帮上,她确实没好意思收下儿子的钱。
“年纪大咋了?老妈你是没见过县里的那些女人,三四十岁不是照样打扮的花姿招展?啥胭脂水粉都往脸上抹,咱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也不能落了后啊,听我的,你们两口子爱咋花咋花。”
“不成不成,我跟县城里那些女人能一样嘛?这钱你拿回去,让小蓉攒起来,留着小陈茜以后用。”陈母还是严声拒绝。
“嘶……”陈耀华吸了口气,神情有些恍惚,这个年代是怎么回事?想送钱都送不出去的嘛?
思来想去,他只好开口说道:“要不这样,爸,妈这钱算是我放你那里攒着的,咱们之前和大伯分家的时候,上一辈留下来的老房子宅基地不是分给我们了嘛?到时候钱攒够了,我就找人把房子翻新一下,让你们两口子住进去。”
“不过我这不是要分家的意思哈,主要是我和小蓉成了家,现在小陈茜年纪也大了,还一家五口挤在这个小房子里,容易影响了你们休息。”
听完陈耀华这的一番话,陈振北手里拿着钱,和陈母对视了一眼,总算是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陈耀华的想法。
“不过房子修好以后,要用家具什么的其他事情你别管,让我们两口子自己干就成了。”陈振北面色严肃的说道,显然是不想再给他们儿子继续添麻烦了。
陈耀华笑着点了点头,“成,就按你们说的办。”
吹闲结束以后,刘蓉开始烧热水帮小陈茜洗澡,陈父陈母则是回到祖房查看起来,开始规划未来重新修建的事情。
他们陈家的祖房很小,别说大伯家在上村的新房子了,甚至还没有陈耀华他们现在住的下村的旧房子大,而且极其破烂不堪,除了一块宅基地也就只剩下了几根悬梁。
这也是和大伯分家时,他们一家人为什么愿意把祖宅分给他们的原因。
就那破房子,除了一块宅基地以外,装修还没重建来的值当。
陈耀华稍微休息了一下,在屋子里拿了几块小陈茜还没吃完的方糖,便出门骑上三轮车去往了张村长家。
卖鱼回来到现在,他都还没来得及把三轮车还回去。
“张村长,张老爷子您们吃了吗?”把车子停好以后,照例的问候,陈耀华便推开门走进了院子。
“早吃过了。”老爷子脸上挂着笑意,不管什么时候看起来心情都很不错。
“华子叔华子叔,俺家今天吃的红烧鱼,可好吃了!”小家伙走到陈耀华脚边,嘴角逐渐上扬,似乎是在回忆今天下午的红烧鱼。
“是嘛?那你可真有口福呢。”陈耀华摸了摸口袋,掏出几块提前准备好的方糖递给小家伙。
小家伙接过以后,立马开心的跑到张村长身边。
啪!
张村长精神头很不错,一个板栗敲在了小家伙的脑袋上,“你华子叔给你吃的,你应该说些什么?”
“斜,学谢华子叔!”小家伙把方糖一股脑塞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陈耀华笑了笑,对此没太在意。
“听说你和下村的那个陈大龙一起到村子里卖鱼,挣了不少啊?”张村长接着说道。
陈耀华点了点头,“张村长,我过来就是想和你谈谈这件事情的。就是您的三轮车,能不能租给我,一天算您一块钱的租车费?”
“滚蛋!”张村长扯了扯嘴角大手一挥,“我是上河村的村长,你们这些小辈做生意挣了钱我高兴都来不及呢,再加上那辆三轮车本来就没人用,你拿走就拿走了呗,还给我谈啥子钱啊?”
现在这正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全国上上下下都在推崇农村人做生意,先富带动后富。
张村长作为上河村的一村之长,在听说陈耀华卖鱼挣了钱以后,那开心都还来不及呢。
到时候要是真让他搞出了点什么名堂,把上河村在县里的名气打响,带动村子里的其他人一起挣钱,说不定他张启山在乡里的位置就能坐的更稳妥,甚至还有机会去摸一摸县里那几把椅子。
毫不夸张的说,陈耀华现在就是他张启山在上河村的心头肉,他要做生意自己支持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会向他要收租车的费用,这不是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嘛?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但是能坐到这个位置,这点道理他还是懂得。
“你要真有心啊,以后给我多送点鱼来就成了,至于那三轮车,你和陈大龙爱咋用咋用!”
幻想到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在乡里呼风唤雨的模样,张村长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就跟朵盛开的老雏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