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她又在权倾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暗流涌动危机再临

宇文轩和苏瑶成功化解“正义盟”危机后,满以为能迎来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好让新朝得以稳固根基,全力发展民生。然而,朝堂这个权力的漩涡,从来不会风平浪静太久。

禅位大典后的新朝,百废待兴,宇文轩每日忙于处理政务,常常在御书房一待就是一整天。苏瑶虽为皇后,却也时常协助宇文轩审阅奏折,出谋划策。在减免赋税、开仓放粮等一系列举措的推行下,百姓生活逐渐安稳,各地农事也在官员的督促下有序开展,国家初现繁荣之象。

这日,宇文轩正与几位大臣商讨修订律法之事,力求新律能更加贴合新朝国情,公正严明,保障百姓权益。突然,一位小太监神色慌张地冲进御书房,“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颤抖:“陛下,大事不好!礼部尚书家中昨夜遭贼,丢失了许多重要的典籍和文书,其中还有部分涉及与他国往来的机密信件!”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宇文轩眉头紧锁,怒声问道:“可有抓到贼人?如此重要之地,守卫是如何当值的?”

小太监吓得浑身发抖,磕磕巴巴回道:“贼人十分狡猾,来去无踪,守卫们……们竟毫无察觉,直到今早才发现被盗。”

宇文轩身旁的宰相李大人脸色凝重,拱手说道:“陛下,礼部尚书掌管礼仪、外交等诸多事务,其家中被盗,丢失机密信件,此事非同小可。若这些信件落入他国奸细之手,恐怕会对我朝外交局势产生极大影响。”

宇文轩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立刻派人彻查此事,务必将贼人缉拿归案,追回丢失的信件!张护卫,此事就交由你负责,限你三日内查明真相。”

张护卫领命而去,宇文轩与大臣们也无心再商讨律法,纷纷猜测此事背后的阴谋。苏瑶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隐隐不安,她总觉得这起盗窃案与朝堂上的某些势力脱不了干系。

三日后,张护卫满脸疲惫地回到御书房,向宇文轩和苏瑶汇报调查结果。“陛下,皇后,经过这几日的明察暗访,我们发现这起盗窃案背后似乎有一股神秘势力在操纵。盗贼手法娴熟,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但据周边百姓回忆,案发当晚曾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黑衣人在礼部尚书府附近出没。”

宇文轩皱着眉头问道:“可查到这些黑衣人的来历?”

张护卫无奈地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头绪,不过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礼部尚书近期与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往来频繁,我们怀疑这位商人可能与案件有关。”

苏瑶心中一动,说道:“西域商人?陛下,如今我朝与西域各国贸易往来频繁,若真有奸细混入其中,借着贸易之名行不法之事,我们不得不防。”

宇文轩点了点头:“皇后所言极是。张护卫,立刻去调查这位西域商人的背景,看看他与这起盗窃案到底有何关联。”

张护卫再次领命而去。几天后,他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这位西域商人竟是西域某国安插在中原的奸细,他与礼部尚书勾结,意图窃取我朝机密,破坏两国之间的和平贸易,以便他们国家在边境争端中占据优势。

宇文轩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竟敢如此大胆!来人,立刻将礼部尚书和那西域商人缉拿归案,朕要亲自审问!”

很快,礼部尚书和西域商人被带到了朝堂之上。面对宇文轩的质问,礼部尚书起初还百般抵赖,但在铁证面前,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原来,他因贪图钱财,被西域奸细收买,将许多重要的机密文件泄露给对方,此次盗窃案也是他们合谋所为,目的是转移视线,掩盖之前的罪行。

宇文轩下令将礼部尚书和西域商人打入大牢,等候发落。处理完此事后,宇文轩和苏瑶却丝毫没有轻松之感。他们知道,这只是朝堂争斗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暗流在暗中涌动。

为了加强朝堂的安全和稳定,宇文轩决定对朝廷官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整顿吏治,清除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然而,这一举措却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和恐慌,他们担心自己的罪行被揭露,开始暗中勾结,企图阻止宇文轩的清查行动。

一日,苏瑶在宫中散步时,偶然听到两个宫女在窃窃私语。“你听说了吗?最近朝堂上可乱了,好多官员都在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官位呢。”“是啊,听说有些官员还打算联合起来,对抗陛下的清查呢。”

苏瑶心中一惊,连忙将这两个宫女叫到面前,严肃问道:“你们刚才说的话,可是真的?这些官员打算如何对抗陛下的清查?”

两个宫女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求饶:“皇后娘娘饶命,我们也是听别人说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只是听说他们要在朝堂上集体上书,指责陛下的清查行动是对官员的不信任,还打算联名请辞,以此威胁陛下。”

苏瑶听后,心中十分忧虑。她知道,若这些官员真的采取行动,朝堂必将陷入混乱,新朝的稳定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苏瑶不敢耽搁,立刻前往御书房,将此事告知了宇文轩。

宇文轩听后,脸色阴沉得可怕:“这些人竟敢如此大胆,公然与朕作对!朕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他们却只想着自己的私利。”

苏瑶轻轻握住宇文轩的手,安慰道:“陛下,先别着急。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既能顺利完成清查,又能避免朝堂的混乱。”

宇文轩沉思片刻,说道:“皇后,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是好?”

苏瑶想了想,说道:“陛下,我们不妨先不动声色,暗中收集这些官员的罪证。等证据确凿后,再一举将他们拿下。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朝堂上表明陛下清查吏治的决心和目的,争取那些正直官员的支持。”

宇文轩点了点头:“皇后所言甚是。就依你说的办。朕这就命张护卫继续深入调查,务必将这些官员的罪行查个水落石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护卫带领手下暗中调查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收集了大量的证据。与此同时,宇文轩在朝堂上多次强调清查吏治的重要性,表明自己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并非针对某个人。一些正直的官员纷纷表示支持宇文轩的行动,朝堂上的局势逐渐发生了转变。

然而,就在宇文轩准备动手收拾那些不法官员时,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边关传来急报,北方的游牧民族突然集结大军,陈兵边境,似乎有进犯之意。

宇文轩接到急报后,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朝堂上的清查行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若此时分心应对边关战事,很可能会让那些不法官员有机可乘;另一方面,边关战事关乎国家安危,若不及时处理,百姓又将陷入战火之中。

苏瑶看着宇文轩焦急的神色,心中也十分忧虑。她知道,此时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苏瑶说道:“陛下,边关战事紧急,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朝堂之事,我们可以先缓一缓,集中精力应对外敌。等击退了游牧民族,再回过头来处理朝堂上的问题。”

宇文轩无奈地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朕这就召集大臣们商议御敌之策。”

在朝堂上,宇文轩与大臣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派遣大将军李明率领十万大军前往边关抵御游牧民族的进犯。李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宇文轩对他寄予厚望。

李明领命后,迅速整顿军队,奔赴边关。宇文轩和苏瑶在宫中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日子一天天过去,边关的战报不断传来,有好有坏。虽然李明率领的军队奋力抵抗,但游牧民族的攻势十分猛烈,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就在宇文轩和苏瑶为边关战事忧心忡忡时,朝堂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见宇文轩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边关战事上,以为有机可乘,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在朝堂上再次联名上书,要求宇文轩停止清查吏治,否则他们将集体辞官。

宇文轩看着手中的联名上书,心中怒火中烧。他知道,这些官员是在趁火打劫,企图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利益。然而,此时边关战事正紧,他实在无法分心来处理这些事情。

苏瑶看着宇文轩为难的样子,心中十分心疼。她决定挺身而出,帮助宇文轩解决这个难题。苏瑶召集了几位忠诚于宇文轩的大臣,与他们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先稳住那些上书的官员,拖延时间,同时继续收集他们的罪证。

苏瑶亲自出面,在朝堂上与那些官员进行了一番周旋。她言辞恳切地向官员们解释清查吏治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够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要在这个时候添乱。同时,苏瑶也暗示他们,若继续执迷不悟,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在苏瑶的努力下,那些官员暂时放弃了集体辞官的想法,但他们仍然在暗中活动,企图寻找机会扳回一局。而此时,边关的战事也进入了关键时刻,李明率领的军队虽然顽强抵抗,但由于兵力悬殊,渐渐陷入了困境。

宇文轩得知前线的情况后,心急如焚。他决定亲自前往边关督战,鼓舞士兵们的士气。苏瑶虽然担心宇文轩的安危,但她知道此时不能阻拦,只能默默为他祈祷。

宇文轩带着一队精锐侍卫,日夜兼程赶往边关。到达边关后,宇文轩立刻视察了军队,慰问了士兵,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在宇文轩的指挥下,李明率领的军队重新调整了战略,与游牧民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战。

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战,宇文轩和李明终于率领军队成功击退了游牧民族,保卫了国家的边疆。当宇文轩凯旋而归时,京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呼雀跃。

然而,宇文轩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知道,朝堂上的危机还没有解除,那些不法官员还在等待机会。回到京城后,宇文轩立刻着手处理朝堂上的问题。在张护卫收集的大量证据面前,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终于原形毕露,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经过这场风波,新朝的朝堂终于恢复了平静,宇文轩和苏瑶也得以集中精力发展国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新朝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朝堂上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新的挑战或许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坚信,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守护好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