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我在乱世争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朱元璋归来

来到北城门。城楼上,郭子兴正在与几位将领商议对策。看到王武带着马秀英和沐英上来,郭子兴眉头微皱。

“大帅,小姐和沐小郎中有事求见。”王武恭敬道。

郭子兴看着马秀英,语气缓和了些:“秀英,你不在家好好休息,来这里做什么?”

马秀英上前一步,福了一礼:“义父,我听说城外流民围城,您下令射杀接近城墙者,已有不少人死伤。女儿斗胆请求义父,能否手下留情?”

郭子兴面色一沉:“你也来说这个?他们刚才已经说过了。我问你,若是这些人冲进城来,会发生什么?”

马秀英低声道:“女儿不敢妄言。只是这些流民,多是因饥饿寒冷而有怨言。若是能给些粮食,或许能平息民怨。”

“给粮食?”郭子兴冷笑一声,“城中储粮有限,留守城中的将士已经不足以应对元军威胁。若是再分出粮食给城外这些人,一旦元军来犯,所有人都得饿死!”

马秀英还想再说,却被郭子兴打断:“秀英,我知道你心善。但这世道,光靠心善是不够的。有时候,为了大局,必须做出一些看似残忍的决定。你回去吧,这些事情不是你该操心的。”

说完,郭子兴转身继续与将领们商议,显然是不欲再谈。马秀英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城下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众人俯身望去,只见城外的流民中走出一个人,手举白旗,高声喊道:

“郭大帅!我等愿意和谈!求大帅开恩,给我等一条生路!”

郭子兴看了一眼,对身旁的士兵说道:“带他上来。”

不一会儿,那举白旗的人被带上城楼。约莫四十余岁,虽然衣衫褴褛,但神情坚毅。

“说吧,你们想怎么和谈?”郭子兴冷声问道。

那人单膝跪地,恭敬地说:“大帅,我等流民实在是走投无路,才有今日冒犯之举。我们不求进城,只求大帅能给我等一些粮食度过难关。等到春暖花开,我们自会离去。”

郭子兴沉默片刻,缓缓道:“我可以给你们粮食,但有一个条件。”

“大帅请说。”那人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你们必须立刻撤离濠州城外,至少退到三十里之外。”郭子兴说道,“我会派人在三十里外设立粥棚,每日供应一次稀粥。但若有人胆敢靠近城墙,依然格杀勿论!”

那人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道:“多谢大帅开恩。我这就回去告诉大家,撤离城外。”

等那人下去后,马秀英对郭子兴行了一礼:“多谢义父开恩。”

郭子兴摆摆手:“你回去吧,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马秀英和沐英只好告辞离开。下城楼时,沐英注意到几位将领正在低声交谈,表情凝重。

回医馆的路上,马秀英低声对沐英说道:“方才那几位将军,看来是颇有微词啊。”

沐英点点头:“郭大帅此举虽然保全了城中百姓,但确实有违当初举旗抗元的初衷。这些将士恐怕不是唯一有想法的。”

马秀英叹了口气:“但愿重八早日回来。他若在城中,或许能调和这些矛盾。”

两人回到医馆,将经过告诉了赵郎中。赵郎中听完,眉头紧锁:“一场危机暂时化解,但城中的裂痕怕是已经出现了。”

沐英望着窗外的夜色,轻声道:“赵爷爷,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你说就是了。”赵芪疑惑。

“赵爷爷,你救了我妹妹,按理说我的想法不该瞒你,我觉得,咱们还是早做打算,我感觉不出两年,这群将领们必分心。”

“哦,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还不知……”

接下来的几天,城外的流民果然撤离了濠州城周边,迁往三十里外。

郭子兴派人设立了粥棚,每日供应稀粥。表面上看,危机已经解除。

但城中的气氛却越发紧张。陈友谅招募义军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开始暗中议论。

甚至有传言说,城中已有将士准备投奔陈友谅。

郭子兴对此忧心忡忡,加强了巡逻和盘查,更是下令严禁城中百姓聚集闲谈。

这一举措更是引发了民怨,许多原本支持红巾军的百姓开始对郭子兴的统治产生质疑。

第五天清晨,沐英正在医馆帮赵郎中整理药材,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骚动。

“怎么了?”沐英走出门,拦住一个匆匆跑过的百姓问道。

那人喘着气说:“杨勇将军偷偷回来了,然后带着三百将士离城了听说是去投奔陈友谅了!”

沐英心中一震,连忙回屋告诉赵郎中。赵郎中闻言,脸色大变:“这下可糟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郭子兴就下令严查城中可疑人物,特别是那些与杨勇有交往的将士和百姓。

一时间,濠州城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就在城中局势最为紧张的第十天,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城墙上的哨兵大声喊道:“东边有大队人马接近!旗号是我军的!”

这个消息如同一阵春风,吹遍了整个濠州城。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期待地望向东门方向。

郭子兴带着王武等将领亲自前往东门迎接。不久,远处扬起的尘土中,隐约可见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接近。最前方的大旗上,赫然写着一个朱字。

“是朱统领回来了!”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

沐英和赵郎中也闻讯赶到城墙上。站在高处望去,只见朱重八率领的队伍浩浩荡荡,足有数千人之多,远超出城时带走的人数。

“朱统领这是招募到了不少新兵啊。”赵郎中欣慰地说道。

其中两人特别引人注目:一位骑在高头大马上,面如冠玉,气度不凡;另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凶悍之气。

“那两位是谁?”沐英指着那两人问道。

“哪里?”赵郎中顺着沐英手指的方向看去,皱眉思索片刻,“右边那位气度不凡的,好像是徐达徐将军,听说是朱统领的结拜兄弟,武艺高强,善于用兵,原来攻占濠州城的时候我见过一次。左边那位我倒是不认识。”

城门大开,朱重八率领队伍入城。郭子兴亲自上前迎接,脸上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的第一抹笑容。

“重八,你总算回来了!”郭子兴热情地拉住朱重八的手,“看来此行收获颇丰啊!”

朱重八面带疲惫却掩不住心中的喜悦:“启禀大帅,不负所托,此行共招募新兵五千余人,加上沿途投奔的义军,如今共有八千余众。其中有两位能人异士,特来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