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章 改良火铳
陈牧之眯起双眼神色微凝。
本以为沈一枪会带人藏在鹭岛某处,没想到他直接逃到了巴颂的船上。
这就麻烦了,看来除非自己剿灭巴颂的船队,否则是抓不到这个沈一枪,也问不出龟田的踪迹。
不过这第二条消息有些奇怪,这个沈一枪偷偷溜去衙门做什么?
是衙门有什么东西他看上了?还是他和衙门的人有关系?
一时间猜不透缘由,陈牧之只好不去想它。
这已经是昨天的事,想必现在那个沈一枪也不在衙门了。
可惜,不然自己可以提前堵他一下。
下午时分,青礁村口一辆驴车飞快的驶来。
不多时驴车停在一处偏僻的地界。
小彩旗冲车上坐着的肖铁匠和他徒弟道:“两位稍等我片刻。”
肖铁匠忙道:“不急,不急!”
从小彩旗那见了金子,他立马丢下手上的活关了铺子。
能做这笔生意,比他仨月不开张都赚。
不多时陈牧之带着张文柄微笑走来。
他拱了拱手道:“我听闻肖掌柜是这思明县最好的铁匠,辛苦请您来一趟了。”
肖铁匠身旁的有些愣的徒弟摆手道:“诶!我师父别说思明县,整个鹭岛都找不到比他本事高的。”
肖铁匠立马敲了徒弟一个脑瓜崩。
“混账!这里没你说话的份。”
教训完,肖铁匠恭敬的看向陈牧之,能出的起一两黄金的主顾必然是大富大贵之人,该有的礼数他都得做到。
“鄙人肖铁,从小就跟家父学打铁,也算有些手艺,不知大人要我打什么东西?”
陈牧之淡淡道:“我要你做的东西很是精巧,不知你可有把握?”
肖铁笑起来,一拍胸脯道:“若我做不来,这鹭岛上怕是也没人能做出来了。”
陈牧之满意的点点头,接着挥手道:“跟我来吧!”
带着两人来到青礁村外一处偏僻地界。
徒弟有些怯懦道:“师父,这该不会是要对咱们图谋不轨吧?”
肖铁顿时瞪了徒弟一眼。
“你蠢啊,人家拿的出一两金子,会看上咱们两个糙汉子?”
但话这么说,他同样有些担心。
便小心翼翼道:“大人,这是要去哪?”
陈牧之也没说话,而是摆手停下。
顿时两边钻出数人来,手里还扛着几个长箱。
打铁也要膀子力气,为了能更好的掌握力道,肖铁年轻时也练过武。
这一眼就看出,那几个扛箱子的人都是武者。
他下意识觉得是陆家武馆的人,但一想又不对,陆家要找自己怎么会来这?
正当他疑惑之际,陈牧之从腰间拔出那把燧发枪来。
肖铁吓了一跳,慌忙道:“大人,你........你这.......”
陈牧之面色和煦道:“莫要惊慌,我只是想让你看看,这燧发枪的枪机你能造的出来吗?”
肖铁这才松口气。
他满脸好奇的接过枪来,仔细研究了许久。
期间不停发出啧啧声。
好半晌他才抬起头道:“大人,我曾被朝廷招去做过火铳,但这把火铳确实是我第一次见。”
“这恐怕不是我大明的产物吧?”
陈牧之顿时有些好奇道:“你怎知道?”
肖铁笑道:“这火铳摒弃了火绳点火的结构,改用一种极为复杂的转轮打火,我刚刚仔细瞧了瞧其内部类似西方传来的钟表结构,因此我才说这不是大明的产物。”
陈牧之顿时眼中闪过精光,拿过枪来仔细瞧瞧顿时点头。
之前他一直觉得这是燧发枪,但被肖铁一提醒,仔细查看下果然这和燧发枪的结构并不完全一样复杂许多。
顿时陈牧之觉得自己找肖铁是找对人了。
再仔细一想,好像这个时候燧发枪还没被发明出来。
他忙道:“那肖掌柜能复刻出来吗?”
肖铁皱起了眉头,又研究了许久后道:“大人,这结构太过精密恐怕很难,而且费时费力,不过我想给我一个月时间,我可以试试。”
顿时陈牧之皱起眉头来,一个月的时间太长了。
而且就算能仿制出来,多一把枪也改变不了什么。
沉思片刻,他忽然想到既然这结构如此复杂难以复制。
那改成后世流行的燧发结构不就行了?
燧发枪可简单多了,就是扳机结构让击锤敲打火门产生火花,从而引燃枪内的火药。
相比于火铳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精度。
顿时陈牧之上前和肖铁探讨起来。
一番讨论下来,肖铁也有些明白了陈牧之的意思。
为了养家糊口,他在思明县不止做铁匠,也兼修各种器具,手巧的很。
很快便意识到陈牧之所说的燧发结构可行,他当即道:“大人,给我三天,不只要一天,我连夜帮您做出来。”
陈牧之顿时点头道:“好!若你能做到,我再给你一两金子!”
“但有一个要求。”
肖铁忙道:“大人你说。”
“要求就是你们两个不可把这事透露给任何人,哪怕是你老婆孩子都不行,否则.........”
陈牧之双眼一凝,再不掩饰自己的武道修为。
肖铁顿时大惊,二阶武者这哪怕在陆家武馆里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他当即跪在地上道:“大人放心,我二人绝不会透露半点。”
陈牧之这才满意点头。
把枪留给肖铁带回去研究,虽然这不是燧发结构但也能参考节省打造时间。
回到青礁村,目送肖铁两人离去,陈牧之正想同小彩旗说几句后告辞,忽然身后传来一阵朗声。
“陈兄,你在这啊!”
陈牧之转头看去,拱手道:“杨总旗,你怎么来了?”
杨总旗笑着上前,扫了小彩旗一眼道:“去准备点茶水吧!”
小彩旗顿时心领神会,知道自己不该呆在这,忙走开。
陈牧之见状不由道:“杨总旗,这是找在下有什么事?”
杨总旗脸色微凝道:“却是有事,上午我手下在海岛巡逻时,发现有十余艘船在海上驶过,而且大小船只都有恐怕是海寇。”
“你听说过最近的传闻了吗?”
陈牧之脸色也严肃起来。
“是那些海寇聚在一起了?”
杨总旗点头,看向陈牧之眼神闪动道:“恐怕是如此,这些日子海上各种传言都有,我看是你把那些海寇打的太狠,他们都吓着了开始抱团起来。”
陈牧之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时杨总旗却笑起来道:“不过你也不用发愁,朝廷的援兵就要来了,明日你跟我去见见来的援兵也免得到时候闹什么误会。”
陈牧之顿时点头道:“来的可是马千户大人?”
杨总旗闻声摇了摇头,眉宇间闪过一丝凝重道:“不,马千户现在怕是刚刚和郑大人面圣。不过我打听到援兵的头似乎和东厂有关系。”
“东厂的人最在乎别人对他们恭不恭敬,那些家伙给人当奴才当惯了,睚眦必报越是缺什么就越要表现什么。”
“总之明日你要谨慎言行些。”
陈牧之眯起双眼点头,脑中不由想起那个赵县令。
他似乎也是东厂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