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湖南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本书的思路与框架

本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省、市、县等多级角度和综合研究、专题研究、案例研究多种形式展开研究与分析。首先,研究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湖南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成果;其次,研究并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国家和湖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历程、主要成效以及进一步推进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再次,分别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专题,即湘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问题、思路、对策和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布局以及下一步推进的思路进行了研究;最后,分别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典型案例,即永州市“双河长制”生态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岳阳市湘阴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郴州市资兴市水环境保护与经济绿色发展、湘潭市湘乡市水府庙水库跨地区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改革创新进行了研究。两个专题和四个典型案例从不同区域、不同内容、不同角度对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成效与问题、推进思路与对策等进行了全方位研究、总结和分析。

(一)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

对十八大以来国家和湖南省理论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其中,国家层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制度建设、经验和模式总结、思路对策等方面,以湖南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成果涵盖了七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分别是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土地污染治理与修复、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两型社会”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历程与主要成效

对十八大以来国家和湖南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进行了研究分析,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总结并归纳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历程与主要成就;二是梳理并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历程与发展成效;三是分析并归纳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四是提出湖南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的思路与对策。

(三)湘江流域水环境问题、治理思路与对策

对湘江流域水环境问题、治理思路和原则、治理路径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湘江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湘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三是湘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主要路径;四是湘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保障措施。

(四)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布局与发展思路

对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布局和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就与不足;二是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情况;三是湖南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四是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保障。

(五)“双河长制”生态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永州模式”

以永州市为例,对“官方河长”+“民间河长”的“双河长制”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永州市“双河长制”的发展现状;二是永州市“双河长制”的运行体系;三是永州市“双河长制”的成功经验;四是永州市“双河长制”的经验启示。

(六)科技创新助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湘阴模式”

以岳阳市湘阴县为例,对湘阴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进行了研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湘阴县科技创新与产业绿色发展现状;二是湘阴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目标定位;三是湘阴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四是湘阴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工程;五是湘阴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组织管理与运行保障。

(七)水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资兴模式”

以郴州市资兴市为例,对资兴市水环境保护与经济绿色发展进行了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资兴市水环境现状分析;二是资兴市水环境保护与经济绿色发展的思路和定位;三是资兴市水环境保护与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行动;四是资兴市水环境保护与经济绿色发展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八)跨地区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的“水府庙模式”

以湘潭市湘乡市水府庙水库为例,对水库跨地区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改革创新进行了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现状;二是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的主要做法;三是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效;四是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