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张家算计,明日放榜
楚国京城历史悠久,从前朝至今,多次扩建。
相比最初的城郭,已然大了数十倍。
如今,逐渐形成皇城,内城,外城的大体格局。
京城的内城和外城严格来说并无区别,但由于内城底蕴更厚,所居住者,大多都是皇亲贵胄和达官显贵。
因此,内城地价堪称寸土寸金。
张府便屹立内城之中,门庭占地广阔,其中不但楼宇如林,甚至还有空闲地方栽种果林,挖池做榭。
可以说豪横无比。
“大哥!我爹呢!”
张不凡下了郑管家的马车,一路不停,快步跑到中堂议事厅,结果还是晚来一步,没赶上家族会议。
议事厅人去楼空。
无奈之下,只能去找他哥,张权长子,张府大少张不器。
张不器年约四十,相比二十出头的弟弟张不凡更加老成稳重。
“爹刚刚吃过午饭,回去歇了。”解释完,张不器皱眉道:“不凡,你昨夜又去哪了?最近家中有变,你安分些,别再给爹添乱。”
“哥,我没有。昨天朋友家举行文会,我凑热闹去了。晚上太晚就先睡外面,没回来。”
张不凡撒谎不眨眼。
张不器点了点头:“少添乱,这段时间正值科举,魏党那边蠢蠢欲动……”
张不凡缺乏耐心:“哥,你有话直说,咱家到底咋了?爹有贵妃娘娘庇护,还有谁敢在咱家头上动土!?”
张不器冷哼一声:
“自是些卖主求荣之辈。兵器堂有个七品押司,叫什么‘何书墨’是爹的下属,没事找事去查仓库兵甲……我张家为娘娘办事,这么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一时挪用些兵甲,也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魏党……但那人却小题大做,抓住爹的错处不放,让爹在娘娘面前丢尽脸面……娘娘让爹两天内凑齐银子,填补兵器堂亏空,爹正为这事发愁。”
虽然令张权丢脸,让张家凑钱填补窟窿,都是厉元淑的命令。
但无论是张权,张不器,还是弟弟张不凡,都不敢对稳坐高台的贵妃娘娘心生不满。
于是,张不凡当即将所有怒火倾泻在“何押司”头上:
“好一个何书墨!他到底是什么来头!敢和我张家作对!”
“没什么背景。其父是外地散商,其母倒有点来头,谢姓支脉的庶女,跟你嫂嫂沾亲带故,不过是远房,无足轻重。两年前,这何家才搬来京城,他家在京城的跟脚一清二白。”
“原来是个臭外地的,来我京城要饭来了!”张不凡气道:“哥,咱们就这么受欺负?不还手?这事就这么算了?”
张不器知道弟弟性格,警告道:“你别冲动,这事不用你管。”
“我就是不服!我张家祖上跟着先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一个臭外地吃现成的,也敢骑在老子头上拉屎?”
张不器看弟弟的样子,忽然有些后悔跟他透露太多。
但事已至此,只好环顾四周,低声道:
“不凡,你别冲动,先听哥说。娘娘已经发话了,我张家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快些凑出银子,把亏空补上。只要补上了亏空,便可以帮娘娘反将找事的魏党一军。娘娘赢了魏党,再念爹的劳苦功高,也不至于和我张家过不去。
“至于害张家大出血的无耻小人,他跑不了。等这阵风头过去,爹和大哥腾出手来,定叫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张不凡同仇敌忾,恨不得活剥某人:“大哥,那我呢?什么忙也帮不上?”
“倒是有一件事,只能由你去做。”
张不凡眼睛一亮:“什么事?”
“你也年纪不小了,是该说一门亲事了。若是爹的手里能多一门亲家相助,那我张家这一劫,必然可以安然渡过。”
张不凡自信满满:“寻常人家我可不要,至少得是五姓主脉嫡出的贵女。”
张不器嘴角抽搐,心道:白日做梦,五姓嫡女也是你配娶的?就连你嫂嫂也不过才是庶出……
忽然,张不器想到什么:“你嫂嫂有个本家晚辈要修行剑气,过段时日,她要来京城问剑修行。到时,我让你嫂嫂写信,请她来府上做客。”
“嫂嫂本家,修行剑气,莫不是五姓之一的谢家?主脉,还是支脉?”
“主脉,嫡女,家里排行十一。”
谢姓嫡女!
张不凡听完瞬间激动。
要知道,他们张家上次有本事娶到五姓嫡女,还是他爷爷的爷爷那个年代。
如果他此番能把这位谢十一娘骗到手,那可真就立了天功!
一位尚未出阁的五姓嫡女,便是鼻孔朝天的老京城人,都甘愿趋之若鹜的存在!
这一门亲事,足以让张家再次伟大!
到时,也好叫老头子知道,我张不凡平日只是懒得出手,不是什么不中用的废物!
……
皇宫门口,何书墨坐上车架,拍了拍发呆的马夫。
“走啦,去内城东门。”
马夫回过神来,见自家少爷全须全尾地从皇宫出来,惊讶道:“少爷,你就这么出来了?”
“嗯,不然我一个人进宫,三个人出来?左手牵一个大的,右手抱一个小的?别废话了,去内城东门,明日科举放榜,我先过去踩踩点。”
马车车厢,何书墨双手抱胸,分析眼下局面。
事到如今,他顺利投靠女反派,成为女反派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但女反派最大的敌人,其实并非魏淳,而是即将穿越的原书主角林浩。
主角这种生物说开挂就开挂,毫不讲理,必须提前扼杀掉。
“林兄,我何书墨没什么大理想,只想简简单单活到老死。咱们穿越者也有基本法,要讲究先来后到。我既然先来到大楚,就只能请你换个世界去当主角了。最近《人在都市,加载玄幻系统》这种书也挺流行的。你在大楚只会靠系统装逼,去都市当歪嘴龙王一样专业对口。不算兄弟亏待你。”
……
楚国的科举分为三关,第一关乃是地方考试,称之为“乡试”,过了乡试的考生,可称为“举人”。
举人有资格参加礼部主导的“会试”。通过“会试”,便可称为“贡士”。
贡士有资格参加皇帝主导的“殿试”。“殿试”不会淘汰,其中优异者,称为“进士”。最优者,称为“状元”。一般人说的“科举状元”,便是殿试最优者。
不过,由于楚帝龟息延寿,长眠不醒,因此楚国殿试也是由礼部主导。
内城东门的放榜,细说起来,乃是“会试”放榜。
取三千举人中的二百,放于榜上,称“贡士”。
这二百贡士的最终排名,还得等后续的殿试结果。
东门门前,何书墨走下马车,看向没榜的空荡城墙摸起下巴。
“三千举人参加考试,仅有二百人上榜,而原书主角林浩,是落榜的两千八百分之一。”
“我一个人,一双眼,怎么盯得住两千八百人?不让其中之一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