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年代:199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大订单

深市华强北的清晨。陈临站在仓库门口,手中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眼神越过街面,盯着对面一家新开的店。店门口堆满了翻新机的包装箱,几个顾客挤在柜台前挑货,生意红得不行。林知夏从仓库里走出来,手指捏着一根炸油条,边啃边瞥了他一眼:“老盯着人家店看啥?”

陈临喝了口豆腐脑,碗沿碰着下巴,慢悠悠地说:“岗厦村那家店,老板姓王,手头缺货。我想去谈一单生意。”

林知夏挑了挑眉,油条在嘴边咬了一半停住:“多少台?”

“50台。”陈临放下碗,随手擦了擦嘴,“他昨天放话,要50台翻新机,还得印上‘王记通讯’的LOGO。”

林知夏愣了下,立刻笑了出来,油条晃了晃:“这老板挺会玩啊。”

中午时分,陈临带着老周直奔岗厦村。店里人头攒动,柜台后的王老板正拿着台样机跟顾客吹得天花乱坠。陈临走过去,从兜里掏出一支烟递过去,嘴角一勾:“王老板,生意红火啊。”

王老板接过烟,就着火机点上,眯着眼吐了口烟:“陈老板,有啥好货?”

“50台翻新机,质量杠杠的。”陈临靠着柜台,语气轻松,“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每台印上‘王记通讯’的LOGO。”

王老板一愣,手里的烟停在半空,摸了摸下巴:“印LOGO?这主意新鲜!能干不?”

“能。”陈临点点头,手指在柜台上敲了两下,“我有技术,每台加5块,包你满意。”

王老板低头沉思片刻,烟灰落了地,最后拍了拍柜台:“行!50台,先干着试试。卖得好,接下来再加单。”

陈临伸手,掌心朝上:“成交。”

回了仓库,陈临把订单一五一十告诉林知夏。她听完,眉头皱起来,手头的螺丝刀转了半圈:“印LOGO?我们没设备啊。”

“买。”陈临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钞票,往桌面一拍,“市场上有刻字机和丝印工具,我去弄一套。”

下午,陈临和老周跑了一趟市场,花了800淘回一台旧刻字机,外加一桶黑墨水。林知夏二话不说,戴上工作手套,抓起块废手机壳试手。刻字机嗡嗡作响,刻出“王记通讯”四个字,歪歪扭扭像小孩涂鸦。老周站在旁边捂着嘴偷笑:“知夏姐,这字**?咋跟鬼画符似的**?”

“滚一边去。”林知夏瞪了他一眼,手上没停,调整了机器参数,又试了一次。这回字迹清晰,她蘸了点墨水,用丝网印上去,LOGO稳稳印在壳子上,黑得发亮。

陈临走过来,拿起壳子翻来覆去看,咧嘴一笑:“不错!单台加5块,50台就是250块利润。”

林知夏擦了把额头的汗,手套上蹭了点墨水:“这活简单,关键是效率。两天能搞定。”

接下来的两天,仓库里忙得像打仗。陈临埋头检查翻新机的主板,挑出信号不稳定的丢一边;林知夏守着刻字机,壳子一个个印上LOGO,手指都染黑了;老周跑前跑后,搬货理料,嘴里不忘哼几句跑调的小曲。每天晚上,三人轮流加班,仓库的灯火通明到深夜。50台机器一台台摆上工作台,LOGO醒目得像摆摊的招牌。

交货前一天晚上,林知夏检查最后一批货,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确认没毛病才松了口气。她靠在椅子上,手肘撑着膝盖:“成了。王老板若满意,我们这招能多接单子。”

陈临点了根烟,靠着门框吐出个烟圈:“他满意不满意,市场说了算。”

次日,王老板来仓库验货。50台翻新机整整齐齐摆在桌面,LOGO黑得发亮,他拿起一台翻了翻,又掂了掂重量,乐得合不拢嘴:“陈老板,手艺牛!这批货我拿回去了,肯定卖爆了。”

陈临笑,手插在兜里:“王老板满意就好。”

几天后,华强北的街头巷尾热闹起来。岗厦村兴起了带自家标志的翻新机,商贩们纷纷在茶楼里议论,有的跑去王记店里看热闹,有的摸着下巴琢磨自己也得跟风。陈临在市场溜达时,耳朵里飘进几句闲话:“印LOGO这招妙啊,一下子就把店名打出去了。”他低头笑,没吭声。

仓库门口,台阶上,陈临和林知夏并肩坐着歇口气。林知夏拧开一瓶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口,陈临抽着烟,烟头在黑暗里一明一灭。老周跑去街口买烧烤,远处传来他跟摊贩讨价还价的声音。陈临掐了烟头,随手丢进旁边的纸箱:“这单赚了8000,LOGO加收250,挺值。”

林知夏点点头,手中的水瓶晃了晃:“以后可以多接这种活儿,技术不难,利润可观。”

“得小心点。”陈临眯了眯眼,声音沉了,“市场眼红的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