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富贵参
“六百两!”
“百草厅好大的口气。”
涂二爷的手指刚触到人参根部,斜刺里突然杀出个穿青布衫的中年汉子。
那人敞着领口,露出毛茸茸的胸毛,手里攥着杆旱烟枪,说话带着直隶口音:
“涂二爷这是要收宝参呢?“
他扫了眼木盒里的人参,突然拔高嗓门。
“可别怪咱老少爷们多嘴,前年直隶总督府收的野山参,跟这模样差不离,结果呢?是拿园参粘了野山参须子哄人!“
围观人群哄地笑开了。白景隆注意到老者的眼皮子猛地跳了跳,袖底的手指不自然地绞紧了衣角。涂二爷的山羊胡抖了抖,脸上却挂着笑:
“这位老弟,百草厅验货向来三遍过手——望闻问切,一样都不能少。“
他指尖轻轻叩击参体,声音陡然沉了下来,
“再说了,真要在安国地界打眼,我涂某人往后还怎么在药行混?“
话虽这么说,涂二爷心里却有些发堵。他刚要细看人参的芦头,左侧又挤过来个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手里算盘打得山响:
“涂二爷,咱明人不说暗话。这参要是真有七两重,按去年长白山的行情,顶天也就四百五十两。您开口就给六百,莫不是拿咱们安国老客当棒槌?“
“就是就是,别是听了两句奉承话,连秤杆子都拎不稳了!“
人群里有人阴阳怪气地附和。白景隆看见李先生正倚在廊柱上,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显然对于涂二爷插手的事情,他心中也是有火气的。
涂二爷被连着挤兑,他的脸色终于也绷不住了。
“各位,百草厅收参向来......“
涂二爷想要直接收下,但是又感觉有点不对,下意识的想要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可就在这时,又有人起哄道,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呵呵!”
“百草厅的涂二爷原来也不过如此!”
“我就说嘛,哪有人能够一眼就能看出真假?真把自己当美猴王孙悟空了?”
“还火眼金睛呢,切!”
涂二爷虽然在心中一直告诫自己要冷静,但是气息明显变得浮躁不少,就在他下意识的想要从怀里掏银子时,白景隆突然跨前半步,按住涂二爷的手腕。
少年掌心的温度透过袖口传来,让涂二爷猛地惊醒。只见白景隆从袖中取出个黄铜放大镜,蹲下身时腰间玉佩叮当轻响:
“让晚辈替您掌掌眼。“
围观者发出一阵嗤笑。青布衫汉子扛着烟枪撇嘴:
“毛头小子也敢验货?当心闪了腰!“
但白景隆充耳不闻,指尖如蝴蝶振翅,轻轻拨开参须。
在放大镜下,参体中部一道极细的拼接缝映入眼帘——
那是用长白山野山参的芦头,接了园参的主体,再黏合上野山参须子,堪称造假术中的“移花接木“。
就在这时,趁机已久的系统突然弹出:
【叮!鉴定成功,发现造假人参,三拼参,药学经验+1!】
【三拼参,药行中比较高深的造假手法,制作过程,参须用朱砂染红,米浆泡过,看似粗壮,实则发脆....]
“好个三拼参。“
白景隆本来对眼前的人参就不看好,存有怀疑,他甚至感觉,不论那几个药商,还是周围起哄的人都是联合一起的,故意挤兑涂二爷,目的就是让他心浮气躁。最终走眼。
现在有了系统做背书,自然底气十足,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敲在青砖上。
听到白景隆底气十足的话语,周围人不由的就是一静,那个老者的脸色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僵硬。
“各位请看这芦头,五年生野山参的芦碗该是螺旋状排列,每节间距不过半寸。可这参的芦头虽说有九道芦碗,间距却宽窄不一,分明是把两段芦头用鱼胶黏合的。“
人群霎时安静下来。
涂二爷凑近细看,果然发现芦头连接处有极细的胶痕,在晨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白景隆又捻起一根参须,指尖轻轻一搓,碎屑中竟混着几星朱砂粉:
“野山参须子坚韧如丝,断口呈纤维状。可这须子用朱砂染红,又拿米浆泡过,看着粗壮实则发脆——“
他突然用力一扯,参须应声而断,断口处露出白生生的木质芯,
“分明是园参须子造假!“
老者的额角渗出冷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钱袋。
白景隆却没放过他,又取出银针刺向人参主根:
“真野山参遇银针刺尖会泛青,可这参......“
银针毫无阻滞地刺入,针尖竟透出淡淡血色,
“是拿园参在血竭汁里浸过,再埋进腐土中煨出的假野山参!“
“好哇!你个老东西敢拿假货骗百草厅!“
青布衫汉子第一个跳起来,旱烟枪差点敲在老者脑门上。
围观者顿时炸了锅,骂声此起彼伏。
李先生的脸色比阴雨天的青砖还难看,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也忘了推,只顾盯着白景隆手里的银针。
涂二爷的山羊胡重新抖擞起来。他接过白景隆递来的人参,对着阳光细看参体断面:
“难怪手感发黏,原来是在接口处抹了辽东刺参的黏液。“
他突然转头盯着老者,目光如刀,
“説说吧,这参是天津卫哪家药行的手笔?“
老者“扑通“跪在地上,刚才的憨厚劲儿全没了,额头磕得青砖咚咚响:
“涂二爷饶命!小的是受受了董......不,是受了外人教唆,说只要抬举百草厅,保管能卖个好价钱......“
他偷眼瞄向旁边起哄的几人,却见那些人早已悄悄退到了人群边缘。
白景隆注意到老者袖口露出的明黄缎带,突然想起柜中老人给自己讲的故事:
“涂叔,这参虽说是假的,但芦头和须子确是野山参材质,想必是想做'半真半假'的富贵参。“
他转向围观的药商,扬了扬手里的放大镜,
“各位可听说过新颁的《参茸辨伪十三则》?以后收参,记得查验这三处——芦头的珍珠点、主根的横纹,还有须子的'珍珠疙瘩'。“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应和声。
有精明的药商已经掏出小本本记录,青布衫汉子挠着头说:
“敢情这参还有这么多讲究?小兄弟,你给咱讲讲那珍珠疙瘩是啥?“
白景隆微微一笑,指着参须上的瘤状凸起:
“真野山参在腐殖土中生长,须子受蚯蚓啃咬,会形成这种不规则的疙瘩。造假者用模具压制,疙瘩排列整齐,反而露了马脚。“
他转头看向涂二爷,后者正对着阳光反复端详那根断须,目光中满是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