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朝露艺千秋
拜访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那是在2001年春节前的某一天。那天下午,是我的忘年之交、著名月季花画家陈于化老师带着我去的,同行的还有中国图片社一位叫牛有库的摄影家朋友。
钟敬文,原名钟谭宗,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曾先后在中山大学、无锡教育学院、浙江大学、香港达德学院、北京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钟老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与创作,创建了中国民俗学会,开拓了民间文艺学科学史的研究,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是享誉中国的著名学者。
钟老住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2号小红楼,学校这样陈旧的小洋楼有好几栋,据说是20世纪50年代专门为苏联专家兴建的别墅。由于另外几栋小洋楼还住过像白寿彝先生、启功先生等一批国宝级大师,因此,这些小洋楼又被学校老师戏称为“熊猫馆”。
走进钟老的“熊猫馆”,满眼所见全部是书,书架上、沙发上、过道里、桌子上……到处都是书。待客的几把椅子,我们也是在把上面的书搬到地上后才坐上去的。
钟教授尽管已是98岁高龄,但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十分健谈。谈及钟老年高身健的话题时,钟老给我们说了一件趣事:“去年春节,教育部负责人要陪国务院领导来探望我,部里提前让学校上报我的材料。当看到材料上我的年龄为97岁时,他们以为学校搞错了,误把79写成97,部长秘书还连夜给学校领导打电话核实。看来他们也是官僚得很,好笑得很。”钟老说完,自己也乐了:“我真要是79岁就好了,那还能干多少事啊!”
陈于化老师拜访钟老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受摄影家牛奔东先生委托,请钟敬文先生为他新出版的大型山水风景摄影画册《澄净的世界》题词。钟先生接过画册,认真翻阅,感慨道:“人老了,腿脚也不行了,没法外出旅游。真遗憾!不过,能坐在家里欣赏画册中的这些美丽风景,也很好。”他一页一页翻看画册,溢美之词绵延不绝:“山河壮丽,大地秀美,牛先生让我足不出户也仿佛身临其境。”当看到一些照片经后期处理后艺术效果更佳,他又赞道:“现在的摄影真是艺术和技术的巧妙结合啊!”
为给画册题词,钟先生把桌子上靠自己身边的图书推开,清理出一小片空地,从桌上顺手取来一个旧信封,认认真真先在信封上试笔,然后再在画册的扉页上题词:“人生朝露,艺术千秋”。
见状,我遂向钟先生索要写有题词草稿的信封留念,钟先生欣然答应。
题词完毕,钟老似乎意犹未尽,感慨地说道:“人生苦短!我尽管活到快100岁了,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又是多么短暂的一瞬啊!人们闲来无事喜欢俯瞰地上的蚂蚁,常常笑叹蚂蚁终日无聊忙碌,为一些米粒之事争来斗去。其实,倘若真有上帝,我相信他也会像我们俯瞰蚂蚁一样,在天上俯瞰人间,笑叹我们人类千百年来干的那么多蠢事:各种战争不断,‘文革’十年内耗,环境污染破坏,各种假货盛行……真是让人可悲可叹啊!”
将题好词的画册递给陈于化老师后,钟老继续说道:“对人生来说,什么名啊利啊,那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清晨露水,而艺术却是不朽的!”
大师言毕,我心中顿时肃然。
大江东去浪不休,追名逐利欲何求;
过眼浮云随风逝,人生朝露艺千秋。
2002年1月10日,钟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虚岁)。谨以此文表达我对钟老的哀悼、敬重、怀念之情。
注:本文写作于2007年6月20日,收录时有修改、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