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利益交换
宦官与锦衣卫,在大明一直都是皇权的代表,尤其是宦官,因为贴身侍奉皇帝极易获取信任,再加上宦官身体上的缺陷,让宦官对皇帝的依赖远超寻常官员。
所以宦官通常都是无底线地执行皇帝的命令,朝臣与宦官的争斗本质上是臣权与皇权的争斗!
而在武宗时期,正德帝想要依靠宦官打破局面,然而宦官权力增大后并没有按他想的走,刘瑾的祸乱让正德帝的谋划破碎,宦官的权力来了一场盛极而衰。
现在如果按照杨廷和的想法进行,那代表皇权的宦官和锦衣卫将很有可能一蹶不振!
这种尖锐的矛盾没有几个朝臣敢置喙,他们只能噤若寒蝉,期待这场暴风雨不要淋到自己身上。
而作为风暴中心的杨廷和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他从袖中缓缓拿出一份明黄色的诏书,双手恭敬地高举头顶,大声说道:
“大行皇帝遗诏,裁减锦衣卫,东厂和镇守中宫,此乃先帝之意,我等只不过是奉先帝遗旨行事。”
诏书出现,所有官员跪下行礼,朱厚熜也站了起来朝着诏书行礼。
然而礼虽然行了,众人的心思却没有改变,这诏书说实话,谁知道是武宗写的?还是内阁拟的?武宗死得可是不明不白,他还有空写遗诏?
不过这些话肯定不能说出来,现在就看金台上的人如何对待这份诏书了,所有人余光集中,静等新帝发难,然而!
朱厚熜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道:
“皇兄既有遗命,朕自当遵从。”
内阁阁老们都松了一口气,百官则非常愕然,就这么轻易地同意了?就在众人猜测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的时候,朱厚熜再次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朕决意废除镇守中宫,里面所有太监都不再入朝堂编制,但是暂时他们依旧会待在原地,他们的生活由内库负责,你们无须在意。”
???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懵了,本来听到废除镇守中宫,他们还以为皇帝是真的要整顿自己的家奴了,但是这光撤编制不撤人是什么意思?毛纪忍不住了,强压怒意问道:
“陛下,这废除镇守中宫为何不让那些太监回来?他们还待在原地是要干什么?各地官员又要如何对待他们?”
毛纪就差怼着脸说那些太监不回来,别人不还得供着他们吗?这废除法令完全是装模作样。然而朱厚熜接下来的话打消了他的疑虑。
“诸卿不用担心,这些太监的确是有别的事要办,但是和你们无关,从现在起,官场上的一切问题你们都不需要理会他们,把他们当做普通百姓即可。”
杨廷和迟疑了一下又问道:
“不知这些太监要办的事,老臣能否知晓?”
“不能!”
一声斩钉截铁的回应,打断了朝臣们想要探究的心思。内阁四阁老互相对视,虽然不明白具体情况,但是貌似这场朝会他们想要的都达成了,四人互相点点头满意地笑了笑。就在此时,朱厚熜的声音再度响起:
“自唐以来,关于做官就有一个世人都认同的规则,朕今日明言“不历州县,不登台阁”诸卿以为然否?”
威严浩瀚的声音带着不容辩驳的压迫,朝堂再度寂静,今天这场朝会他们真是体验到了什么叫天马行空,这到底是在议什么?就在众人疑惑之时,那个令他们意外的人开口了。
“臣赞同!”
循声望去,开口之人赫然是刚刚提出尖锐矛盾的新任吏部尚书袁宗皋!
无声的交流在朝堂回荡,蒋冕思忖了一会儿露出恍然大悟之色,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皇帝新提拔的吏部尚书要提出一个无比尖锐的话题,这不是在给皇帝难堪,而是在替皇帝提出利益交换!
如果他不提,别人不敢提,那皇帝很有可能吃一个哑巴亏,可是现在他提出来,众人商讨,把问题摆在了明面上。
皇帝已经给出了让步,那他们呢?
“臣赞同”
杨廷和带头表示了同意,大明现在的痹症他也深有同感,毕竟他自己就是从下面上来的,所以他对于这句话的含金量非常清楚。
听到杨廷和默许的让步,朱厚熜满意地笑了笑,下达最后的旨意:
“自今日起设立挂职书记官一职,每一级地方行政官,都必须配一个书记官,书记官拥有同级权限,但名义上只挂职,不直接参与政务。
所有翰林院庶吉士必须从最下层书记官做起,然后经过地方长官推荐和翰林院内部考核后才能升任下一级,在这过程中翰林院庶吉士可以申请转为实职,经考核后下放合适地方任职。
诸位,登台封阁虽是荣耀,但朕更希望你们为百姓做点实事。”
听完朱厚熜的旨意,翰林院的庶吉士们激动地浑身颤抖,要不是此刻在朝堂,他们说不定就来个范进中举的现场版。
很多人以为科举中了仕途就有了,可实际上中了科举后更加绝望,在翰林院中皓首穷经,无所事事的状元,榜眼,探花比比皆是,雄心壮志地进去,满天白发地出来,这才是常态。
毛纪走上前,振奋慨言:
“陛下为士子们立晋升之路,如此作为开古之先河,此等功绩不亚于弘扬科举的唐太宗。臣代天下士子谢陛下恩典。”
“谢陛下恩典!”
奉天门旁声震云霄,一群满含希望,朝气勃发的士子,对着这个世界发出呐喊!
朱厚熜登位后的第一次朝会圆满结束,只是朝会结束了,其他的却才刚刚开始。
一场朝会,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掀起了臣权与皇权的交锋,掀起了青年士子与既得权贵的利益冲突,这场朝会的余波一定远比想象的更加猛烈!
……
京城郊外,一袭白衣的刘公子也得到了朝堂上的所有讯息,他不由得感叹道:
“走了一个朱厚照,想不到来了个比他还狠的,也好,也好,这样我的复仇才会更有意思。”
“公子,锦衣卫追得越来越紧了,恐怕京城里的暗桩藏不了多久了。”
一个浑身劲装的刀客突然来报,刘公子思索片刻后,满含杀气地说道:
“既然藏不住了,那就最后发挥点余热,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