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给老朱打小报告
眼前发生的一切让周维岳不解。
胡惟庸既没有拉拢自己,也没有打压自己,顶多只是话语中将自己归为了淮西一派。
但这会儿的周维岳巴不得早早远离胡惟庸,急忙起身告退:“是下官叨扰左相了,左相公务繁忙,下官这便退去!”
“嗯……”
从左相府出来,周维岳依旧一头雾水。
但不管怎么说,外边的空气可比胡惟庸府上清新多了,周维岳不由得贪婪的深吸了一口气。
一路顺利的回到会同馆。
结果,让周维岳头皮发麻的事儿又出现了。
还是那小吏,依旧是一脸奉承的表情凑了过来:“周知县,左相府上有东西送来!”
……
钱。
还是钱。
满满一大箱子,甚至比郭惠妃的那口箱子还要大!
但这次却没有留任何书信和字条,甚至若不是那小吏说了是左相府上送来的,周维岳都不知道这钱的来处。
周维岳盯着这一箱子钱,咬牙切齿。
自己还是小瞧胡惟庸了。
若不是老朱事先跟自己打过招呼,胡惟庸这一箱子钱送过来,那简直就是黄泥巴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设想一下,若是没有老朱的交代,自己该如何处置这一箱钱?
连夜送回去?
胡惟庸那头当场就得给自己穿小鞋。
至于送到老朱那边?
老朱信不信的且不说,自己又有什么证据说这钱是胡惟庸给的?
会同馆这叫李德顺的小吏的口供?
胡惟庸当天就能把他给收买了!
到时候再倒打一耙,说自己污蔑上官,周维岳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但现在……
“这口箱子谁都不要动,本官明日有大用!”
……
周维岳心满意足的躺下了。
胡惟庸这边的事儿算是办结了,只要明天把这箱子的事儿告诉老朱,再等到秋后把山东那帮官员的脑袋砍了,自己就能回到山东,舒舒服服的窝着了。
一夜无话。
翌日清早,周维岳独自朝着皇城的方向走去。
那箱子钱肯定还是放在会同馆里,这东西目标太大,自己要是带着箱子往皇宫跑,恐怕当场就有胡党的眼线将消息传给胡惟庸。
反正自己的任务只是把消息传给老朱,怎么处置这箱子钱,那就是老朱自个儿的事儿了。
朱标的腰牌一如既往的好用,周维岳将腰牌递出,向那位守门的内使说道:“劳烦内官通禀一声,丘县知县周维岳有事儿求见圣上。”
那内使只是看了一眼腰牌,便直接小跑着朝宫内走去。
在应天城,朱标的腰牌几乎可以约等于老朱的腰牌。
没一会儿,内使便回来了。
“周知县,陛下在华盖殿召见您!”
周维岳心中一动。
华盖殿……这可不是商讨私事儿的地方。
……
华盖殿。
周维岳在内使的引领下到了殿门口,刚准备行礼,便听着里面传来老朱的声音。
“免礼了!快些进来!”
周维岳连忙疾步朝着殿内走去。
可一进殿,却发现朱元璋正坐在案桌前处理公文,头也不抬,周维岳见朱元璋不说话同样也没敢先吱声,寻了个角落便规规矩矩的站着。
直到将近一刻钟过去,朱元璋这才抬头:“胡惟庸找你了?”
周维岳急忙抱拳应道:“左相昨日约了微臣在左相府见面……”
接着,周维岳便将自己和胡惟庸见面的事儿说了个大概,那一大箱子钱的事儿同样也没隐瞒。
“那一箱子银钱正在会同馆存着,下官贴了封条,分文未动!”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恩”了一声,周维岳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心有忐忑。
都说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朱元璋这头脾气暴躁的猛虎,没有郭惠妃或是朱标在身边助涨胆气,周维岳还真有点怵他。
良久,朱元璋才开口:“往会同馆送银钱的不止胡惟庸吧?”
周维岳一愣。
然后就急了。
“陛下……惠妃姨娘那钱您也要啊?”
自个儿都快混到勒紧裤腰带过活了,老朱居然连那三百贯钱都盯上了?!
“嗯?”朱元璋俩眼一竖。
周维岳立马怂了。
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那钱本就是郭姨娘平日里节省一应用度所得,若是陛下要拿……那也便拿了去吧!”
说这话的时候周维岳的心都在滴血。
给老朱办事就没捞着一回好处!
上回运个税粮,五万石粮食被填进了济南府学里,这回郭惠妃送自己的钱竟然也要被没收!
倒是画饼画的挺勤快!
可这回儿,朱元璋嘴角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你这小子!朕何时说过要拿那三百贯钱了?”
“啊?”周维岳一脸茫然。
可朱元璋又接着询问:“你前几日是否在秦淮河畔见着了宋先生?”
“是……”
话音还没落下,朱元璋再次开口:“昨日也曾进了太子东宫?”
“是……”
这会儿的周维岳一头雾水,老朱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彰显他手眼通天,自己在这应天城干了什么他都知道?
可这也没有必要啊,不说自己一个七品小知县犯不着这样针对,就说自己干这些事儿的时候本就没有遮遮掩掩,稍稍打听一下就都知道了。
完全没必要这样故弄玄虚。
正迷茫着,朱元璋又说话了。
“行了,朕知晓了,你退下吧,那一箱子钱朕自会处理。”
周维岳当即也顾不上多想,点了点头便准备退去。
可下一刻,又突然顿住脚步,讪讪笑道:“陛下……那惠妃姨娘那三百贯……”
“朕叫你退下!”
这下周维岳没敢问了,缩着脖子就朝着殿外退去。
周维岳退下没多久。
朱元璋便盯着殿门的方向失声一笑。
“鬼精鬼精的小子!”
沉默片刻后,朱元璋又长呼了一口气。
“市侩是市侩了些,但在学识上也的确出众,宋濂已是当世大儒,却能受这小子启发,颇有立地成圣的迹象……
“若是宋濂学术上真受了这小子的启发有所突破,再让宋濂去教导他是否有些不合适了?
“罢了,就算真是这样也该是明年才去思考的事儿!”
朱元璋神色恢复如常,喝道:“来人,去会同馆搬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