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王聊天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亲生的,不用验的那种!

“抗寒耐寒?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只是此二物皆在海外之地,我大明无有,这可...”

“陛下...莫非陛下是想开放海禁,再下西洋?”

于谦说着说着,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般,猛然间瞳孔震颤,有些惊讶的看向了朱祁钰。

“正是。”

朱祁钰嘴角微弯,并没有过多的言语。

“可...可是太祖爷,成祖爷当年都曾下令海禁。”

“还有下西洋一事,也早被仁宗皇帝叫停,如今陛下您重提开海,怕是会朝野震荡。”

见自己猜中了朱祁钰的想法,于谦面色虽然平静,但内心却早已是惊涛骇浪。

海外势力错综复杂,甚至更甚漠北草原。

海盗,倭寇,洋夷盘踞海上,祸乱一方。

江南沿海等地,曾经就深受其害。

也正因如此,前朝的几位帝王这才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海禁。

“可若是放任不管,等将来军队发不出粮饷,老百姓吃不上饭。”

“到了那会儿,问题的严重性,恐怕就不是什么朝野震荡能相比的了。”

朱祁钰站起身来,走向殿外。

寒风呼啸,如同刮骨钢刀一般,扫过面庞。

这才不过十月中旬,天空中已然飘着鹅毛般大小的雪花。

各地粮食减产,为了活命,百姓必然要出卖自家田地。

士绅土地兼备之下,民间矛盾重重,一来二去,便是天下大乱。

到时朝廷收不上税,军队发不出饷,地方遭灾得不到支援,外族必然趁虚而入。

这些不安的因素哪一个单拎出来,也比这朝野震荡来的严重,更遑论加在一块了。

......

鹅毛大雪飘了一夜,将朱红明黄的紫禁城,装点的素雅脱俗。

思来想去之间,朱祁钰还是决定询问一下群里那几位老祖宗们的意见。

然而超出朱祁钰的意料之外的是,对于开放海禁,再下西洋的提议。

这几位老祖宗,居然没一个反对的。

景泰—朱祁钰:可是太祖爷,我记得当初不是您定下的海禁嘛?

太祖—朱元璋:害,当初咱海禁,那是为了防着张士诚,方国珍手下的残部和海盗勾结,祸祸咱大明呢。

太祖—朱元璋:现在那俩老东西都死多少年,哪还担心这些。

太祖—朱元璋:倒是你小子,没让咱失望,还知道关心百姓,记着,咱就是农民出身,当年要是日子过的下去,你太祖爷爷我也不至于起兵就义,建立大明。

太祖—朱元璋:只要咱不让老百姓挨饿,这些老百姓的心,必然也会向着咱们大明。

大明建立之初,其实也是内忧外患不断。

大元虽然北逃,但依旧没少骚扰边关。

而江南的张士诚虽然兵败,但他手下部队,不少逃到了海上。

这些人勾结海盗,盘踞海上。

单说这些个残军败将,太祖爷自然不担心。

但问题是如果开放海禁,这些人必然会勾结当地士绅,到时候混在百姓之中,民贼难分,免不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只是这眨眼间几十年也过去了,很多事早已经物是人非。

如今为了百姓口粮放开海禁,本就是农民出身的太祖爷,自然是双手赞成。

成祖—朱棣:爹,你看,我这重孙子,没少给您长脸吧?还有下西洋这事,当初就是儿子我弄出来的。

成祖—朱棣:您瞧瞧,若是换了建文那一脉,怕不是咱大明都亡了。

建文—朱允炆:呸,这小子是你重孙子没错,还在瓦剌那做客的那位就不是了?

建文—朱允炆:还有,你当年下西洋是为了啥当我不知道啊?不就是为了找我!

听着朱棣眉飞色舞的吹嘘,朱允炆差点是没被气的一口老血喷出。

他这四叔当年确实是开创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没错。

但别人不知道,他朱允炆还能不清楚嘛?

所谓的什么威震海外,扬大明之国威,令四海臣服什么的,都是顺带手的事。

最主要的,就是奔着他这个侄子来的!

成祖—朱棣:嘿哟,好你个建文,真当四叔我收拾不了你了?

成祖—朱棣:今天我把话就撂在这,朱祁镇那小子我不认,我没那孙子,以后在这群里,谁跟我提他,我就跟谁急!

提到朱祁镇这个坑货,朱棣那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们老朱家,向来自老子英雄儿好汉。

结果这也不知是哪造的孽,出了这么个丢人现眼的玩意。

让腰杆子挺了一辈子的他,现如今时不时的还得被建文这小子揶揄。

景泰—朱祁钰:咳咳...对了,仁宗爷爷,对于再下西洋这件事,您怎么看啊。

见二人再一次针锋相对,吵的不可开交,朱祁钰连忙假咳了一声,随即转移了话题。

群里这些个老祖宗,论行军打仗,最让朱祁钰钦佩的,自然是太祖爷和成祖爷二位。

但要论到治国,民生这些方面,那最厉害的,则必然是监国二十年,在位仅十个月,离世便能让百姓争相痛哭的仁宗皇帝了。

仁宗—朱高炽:哈哈哈,你小子啊,跟我一样,喜欢当和事佬。

仁宗—朱高炽:下西洋的事,当时我是反对的,不为别的,这东西太烧钱了,好孙子,爷爷不要求别的,就一件事你必须得答应我。

从前的明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不光是因为有着成祖爷这样封狼居胥的人物。

更是因为在后方,有着这位极其善于开源节流,勤俭持国的仁宗皇帝。

深知百姓疾苦的他,当年登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把下西洋之事给停了。

不为别的,纯属是这事太过烧钱了。

景泰—朱祁钰:好,仁宗爷您直接说吧。

仁宗—朱高炽:海外那些个撮尔小国,一个比一个穷,咱大明当年的宝船队所到之处,那就跟赈济灾民似的。

仁宗—朱高炽:四海之内,确实臣服了一大片,但地主家也没余粮啊?这钱我花的实在心疼!

仁宗—朱高炽:现如今你要再下西洋我不反对,但有一点,钱得省着花,不能拿咱的钱,救济那些外人!

景泰—朱祁钰:害,仁宗爷爷,我还以为您要说什么大事呢,就这啊?

景泰—朱祁钰:那您就放心吧!支援那些人?我不给他们抢的剩个裤衩子,都算他们命好了!

太祖—朱元璋:......

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

建文—朱允炆:四叔啊,这小子都不用验的,绝对是您的亲重孙子...

成祖—朱棣:你...你小子血口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