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夫开始爆肝熟练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练字

【基础书法(入门0.01%)】

在林言的努力下,练字总算是小有成效,让他入门了一个名叫基础书法的技能。

不过时间也慢慢流走,现在已经来到了盛夏时节。

对于自己花几个月时间才将基础书法入门这件事,林言并没有沮丧,反而很骄傲。

这几个月时间,他只能抽很短的空闲,却认识了快三千多个字,从无到有,又让他怎么不自豪呢?

前世,他上了小学不知多少年,才识得那么多字。

正是这次苦学,让林言知道一门技能的珍贵,甚至对自己那门种田技能也重视了起来。

林言一边在水田中看顾鸭子,一边教十娘认字。

他相信自己未来绝对不是一个农夫,他妹妹也不可能随便找人嫁了,所以他要让妹妹也识字。

要是将来有余粮了,说不得也让妹妹进私塾。

林十娘自幼跟着林言,之前林言想要练武的时候,她就跟着林言耍花拳秀腿,现在林言教她识字,她也认真地学林言用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

这样大的小孩子,正是喜欢跟在人后模仿的学人精,跟屁虫。

“十娘真聪明,又学会一个字。”

见十娘写对,林言不吝赞赏,并给了十娘一粒自己摘的路边浆果。

“还是哥厉害。”

林十娘被夸得微红脸。

等到傍晚,林言拉着林十娘,赶着为数不多的几只鸭子回家。

一路上,林十娘兴奋地说自己现在会写爹娘的名字,大哥二哥还有自己的名字。

到家后,林言看向坐在门槛上苦着脸的林父,不用想便知道这次夏税又加重了。

赵国每年主要收两次税,分别是夏税和秋税。

夏税主要是征的钱帛,秋税是米粮。

林父没有苦脸太久,见到两个小家伙,起身说道:

“回屋吃饭。”

吃过饭,林父不由自主地对林言说道:

“我本不想动你大哥之前寄回来的钱财,但这次夏税比去年翻了一倍,盐巴也涨价。”

“你大哥还想着让你练练武,我听说镇上武馆也涨了价,哎!。”

也许是觉得现在的林言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这个平常沉默的老父亲不觉话多了些。

“将这苦日子熬过去就好了,咱家能吃饱饭就已经很幸运了。”

林言安慰道。

林父点点头。

林言知道,林父找他说这一番话是想要告诉他家里真的再拿不出余钱来,只能愈发努力的种田,练书法。

这两项技能在林言的努力下精进飞快。

林家村里没有一个农夫像是林言这样勤快,整日在田间地头劳作,一张黄脸也晒得黢黑。

人人都夸林言,林家村的好男儿林言的名声在附近几个村子渐渐传开。

随之而来的就是前来说亲的。

农家子不读书不练武,十四五岁成家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而今年林言已经十四岁,接近十五,正是农村婚娶的年龄。

对此,林言只能以家底不足,怕耽误人家姑娘来推脱。

实际上,他还是想要练武,还没踏上武道就拖家带口的着实不好。

更何况,这些村里姑娘都是十分健硕,皮肤黝黑,完全不符合林言的审美。

这个世界有着超凡伟力,正是林言所向往的,他想要成为一个武者。

若是接下来几年还是不能积攒点家底出来,他也要从军,从军中获得武技来。

望着稻田中的水稻,确定时机已经成熟,林言一家人开始给稻田放水。

这是稻谷收割前的必要条件。

稻田放水后,等个十天左右就可以收割了。

“今年多亏了二郎,不仅没有误了时候,收成估计比去年还要多。”

望着挂满穗的水稻,林父感慨。

他种了几十年地,只是一看就能估摸着收成。

听到这话的林言看了看自己的面板,也是会心一笑。

【种田(精通68.36%)】

种田技能在林言的努力下,已经由熟练到了精通。

这精通的种田技能让林言识得更多农作物,并且知道该为庄稼做些什么。

除此之外,他每日在田间地头劳作也不是白费功夫。

在这个农业落后的时代,精耕细作本就是提升作物收成的方法。

为了防止有人偷谷子,在收割前后这几天,林言父子轮流守在地头上。

林言看管田地时,一边守着田地,一边拿稻杆在地上写写画画,基础书法的熟练度不断增长。

之后又是收割,又是打谷晾晒,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经过林父推算,今年收了接近一百石粮食,平均下来就是每亩三石多,这着实让一家人欣喜不已。

毕竟去年还只能收两石。

“二郎!今年攒攒,明年估计就能给你攒出娶妻的钱来。”

林父一边将谷子装袋,一边说道。

他还想着这件事,当父亲的做事这样多操心。

林言没有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他自有自己的打算。

而且他已经打探好了,只需五两银子就能让一个九品练皮武者教他武技。

虽说这五两银子只能教几节课,不包教会,但只要林言能够入了门,不说多熟练多精通,就有希望。

而按照现在的行情,一石粳米,约是半两银子。

今年多收成的这些就足够求学好几次。

陪着林父将粮食装好袋,首先就拿出了今年要交税的数量,两人合力将这些送到里正家。

林父和里正结算,林言也借机找林朗交谈。

林朗在镇上读书,与他交谈总是能得到一些有关外界的消息。

有着前世记忆,林言自然知道信息的重要性,所以尽管觉得林朗自傲,林言也乐意与他交往。

“听说洞庭湖那边出了个楚王,自号天大圣,真是笑话!若不是朝廷在北方激战,那狗鸟天大圣顷刻升天。”

林朗说这事也不算是侃侃而谈,他家中有钱,去过县城,远远见过那些入了品级的儒士,也知道各个县城还设有道院,道院有练气士坐镇。

这些非凡人物都有自己的超凡手段,儒士有浩然正气护身,诸邪不侵。

练气士法术精妙,手段诡谲。

只是县城就有这般人物,那府城,郡城里呢?更何况京城里万人之上的那位官家。

在林朗看来,造反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朗哥儿说得是,不过不知这件事对咱们这边有影响吗?”

林言知道,有人造反,最终苦的还是百姓。

而他,正好是万千百姓的最底层,一个普通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