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夜会缘灯
“嫣然妹妹。”苏婉柔的声音裹着甜腻的笑,在雕花灯笼下荡出涟漪。
程嫣然携着三四女眷款步而来,手中白红相间的灯笼绘着鸳鸯纹,烛光透过薄绢映得她们面上敷的铅粉泛着珠光。
自那日镇国府事件后,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程嫣然,沈知意福身时耳尖不由得发烫。倒是谢榕屿摇着玉骨扇站得闲散,惹得程嫣然掩唇轻笑。
“知意,这鱼袋...?”程嫣然盯着沈知意腰间配饰,眼波流转间掩不住惊讶,“莫不是...你已升官?”
“正是圣上钦赐的官媒鱼符。”沈知意含笑抚过鱼符边缘,将袖口又掩得紧了些,“前日刚接过吏部文书,今日想来庙会凑个热闹。”
周遭女眷霎时发出惊呼。穿湖蓝襦裙的贵女挤到最前排,金丝璎珞在胸前晃得人眼花:“官媒大人!能否帮我瞧瞧八字?我这月刚及笄...”
“诸位小姐抬爱。”沈知意退后半步,指尖轻轻按住腰间鱼符,“只是官媒衙有定规,需得先递庚帖、录户籍,再由三位媒正合议...若都像这般随意,怕是要叫媒官大人参我玩忽职守了。”
搁到平时,沈知意怕是早被温钰这种说辞给腻着了,而现在,这套说辞放在这种环境下却为刚好。
苏婉柔见状轻摇团扇,丹蔻划过绢面发出细微声响:“妹妹可真是铁面无私。上月我央你帮衬一二,你也是这般推三阻四的。”话尾拖得极长,眼尾扫过周围沉下脸的女眷,嘴角扬起得意的弧度。
果然有人撇嘴:“看那样子不过就是个七品官媒,摆什么架子...”
“七品官媒亦有官媒的规矩。”沈知意指尖叩了叩鱼符上的纹路,眼尾微挑,“若人人都想走捷径,官媒衙的庚帖制度岂不成了摆设?上月李尚书家千金亦是递了庚帖等了五日,诸位小姐又何必急在一时?”
这话如冷水泼进滚油,女眷们霎时噤声。
苏婉柔的团扇“啪”地合拢,指节捏得泛白。沈知意扫过她青白交加的脸色,心中暗爽,面上却仍是温和笑意:“不过姐妹们心切,我倒有个变通之法...前日见衙署新录了二十三位举子庚帖,皆是三甲出身...”
“当真?”穿茜色襦裙的贵女攥紧帕子,眼中泛起光亮,“可是也有那...连中三元的陆公子?”
“自然是真的。”沈知意压低声音,眼角余光瞥见苏婉柔攥紧裙角的手,“只是规矩不能破,明日诸位可着人将庚帖递到衙署...若有合八字的,我自会让人提前知会。”
女眷们顿时喜笑颜开,方才撇嘴的女子更是红着脸凑上来:“沈大媒人海量,方才是我口无遮拦...您大人有大量...”
鹅黄衫子的姑娘上前迎合着:“妹妹还是圣上钦点的官媒,那气场跟排面可是寻常官媒比不上的。”讪笑着去摸沈知意的鱼袋:“瞧妹妹这金线绣的流云纹...”
“啪!”
扇骨不轻不重打在她手背:“这鱼袋岂是你随便摸的?”
程嫣然噗嗤笑出声:“世子这般护着,莫不是对知意...”话未说完忽然被沈知意握住手腕,鸾凤灯穗子缠上两人指尖,“无妨。”沈知意摆了摆手,“程小姐这灯倒是别致。”
“这是白马寺求来的姻缘灯。”程嫣然将灯递于沈知意。
沈知意借着烛光细看灯面经文,“白马寺何时开始卖姻缘灯了?”
苏婉柔小心翼翼地捏起李承渊的衣袖:“渊哥哥答应过陪我去白马寺祈福求灯的...”
李承渊冷漠地将衣袖拽回:“如果没什么事,我便先告辞了,还有很多案子待审。”
苏婉柔强撑笑颜:“各位姐妹,渊哥哥事物繁忙,改日再请姐妹们来尚书府吃茶。我们且先行一步啦。”
李承渊临走前余光却瞥见沈知意正内疚地看着他,许是为方才护她时受的伤...
两人目光相撞,墨色长靴踏过石桥,惊起几只流萤。
程嫣然看着眼前这幕奇怪的“关系”,拉着沈知意笑道:“知意,你要不要也去祈个福?只要拿着自己的庚帖便可。”却闻谢榕屿干咳两声。
沈知意回过神来:“不必了,能做官媒即是太了解自己的八字适配什么样的人,这姻缘,求不得。”抚过灯面时忽然怔住:程嫣然的生辰与她的八字分毫不差...
她猛地攥住程嫣然手腕:“敢问程小姐,可曾听令尊提起过有何胞姐胞妹...?”
程嫣然惊讶着摇头:“何出此言?”
“啊...那日在镇国府无意间看到程小姐的八字与我的一模一样...”沈知意极力解释道,“所以程小姐求这姻缘灯,想必..”
贵女们惊呼:“沈妹妹的意思是...我们许是被骗了...?”
沈知意尴尬地点头。“程小姐,敢问这是花了多少银两?定是不能白拿的吧?”
“我这盏八十两。”程嫣然将灯举高些,薄绢上的经文在夜风里轻颤,“大师说这是根据八字定制的...”
“六十两!”旁侧贵女急忙展示自己的灯,“我这个更便宜些...”
沈知意瞳孔骤缩。她太清楚官媒衙的规矩:递庚帖不过十两,十日内必有回音。这翻了数倍的价钱,明摆着骗人!
“为何价格不同?”她指尖抚过灯面经文,忽然摸到某处凸起的墨点,像是刻意掩盖的笔误。
“大师说,八字越复杂,需得越多香火钱镇煞。”程嫣然说得认真,“前日张侍郎家小姐求了灯,第二日就有翰林上门提亲...”
话音未落,人群忽然发出惊呼。只见一白面书生穿过灯影,朝程嫣然长揖及地:“小姐容禀,在下王怀瑾,见此灯华美异常,斗胆请小姐共放河灯?”
女眷们顿时嬉闹起来,推搡着程嫣然往前。
沈知意望着两人相携而去的背影,眉心微蹙。
谢榕屿晃着盏不知从哪顺来的姻缘灯:“小知意,不如我们也?”
“世子可知这灯要价几何?”沈知意劈手夺过灯笼,“程小姐的八十两,李小姐的六十两,我们衙署递庚帖才收十两。”
她指尖抚过粗糙的竹骨:“白马寺的和尚倒是会做生意。”
官媒衙西厢房烛火通明。沈知意挑亮烛芯,将拆解的灯笼摊在案头。
柳莹捧着木匣推门而入,鬓角还沾着夜露:“我的沈大官媒,你还有闲心玩灯笼?今日都有人闹事到衙署了!”
沈知意停下手中的摆弄:“闹事?”
“今日来了三个贵女,说你手里这姻缘灯灵验,硬要撕了庚帖去白马寺祈福求灯...这是她们大闹衙署时扯破的文书...这样下去,我们怕是离被革职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