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霸业:辽东阵斩奴儿哈赤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朝堂震惊

徐明善特别想见见这个面对数百女真骑兵还能如此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贾百户。

“这贾珏到底是什么人啊?怎么一直都没什么名气?按理说军中有这么个人才,怎么会到现在才一鸣惊人,咱们才知道?”

徐明善问道。

“大人,您可还记得,就在三个月前,那一批新征召的辽东援军里面,好像有个是出自开国一脉四王八公的荣国府子弟。”

“不过这也正常,这些年上战场混资历的世家公子哥、武勋后裔多了去了,元平,开国两大派系风水轮流转,这么一个贾府少爷也不稀奇,大人您没太在意也是正常的。”

“而那位贾府少爷的名字,好像就叫贾珏!”

刘幕宾沉吟片刻后开口:

“竟是荣国府的小公子?稀奇稀奇,想当年宁荣二公何等英雄了得,谁料贾家后辈竟这般不成器,莫非真要出个能重振家声的麒麟儿?”

徐明善闻言捻须轻笑,眼中却透着疑惑。

说实在的,他当年在京城时,每提及贾家总带着三分不屑。

偌大个双国公府,竟连个像样的继承人都没有。

谁承想如今竟冒出个贾珏来。

自己在神京时从未听闻贾府藏着这般武勇之才,莫不是哪个被冷落的旁支庶出?

“这贾珏日后怕是要飞黄腾达,贾府眼瞅着要败落,倒要因他转运了!此人定是贾府的中流砥柱。”

徐明善暗自盘算,要不要设法与贾府攀些交情,或者对贾珏提前示好?

虽说自己这从二品辽东巡抚看着风光,可眼下的时局,这官帽戴着可烫手得很,满朝文武谁不是躲着走?

但如今出了这等人物,事情可就难说了......

该如何示好既显诚意又不失体面?

若王夫人和贾母知晓他这番心思,怕是要气得跳脚,拍案叫骂:

“我贾家将来定要让宝玉当家作主,旁人休想染指!”

随侍多年的刘幕宾见徐明善来回踱步若有所思,

心里立时便猜透了东家正在盘算什么。

“大人,辽东难得有此大胜,自当奏报朝廷。虽说战果未算十分显赫,但其中深意却不可小觑。”

刘幕宾嘴角微扬,缓缓道来。

话音未落,在宦海沉浮多年的徐明善已然心领神会。

作为此役当仁不让的头号功臣,贾珏之名,自己定要在捷报中浓墨重彩地夸赞一番。

“正是,且随我去看看那些女真俘虏。”

徐明善振了振衣袖,步履轻快地转身离去。

“参见巡抚大人!”

陈千总虽未谋面,但徐明善那身官袍所昭示的品阶他却心中有数。

“免礼平身!”

徐明善颔首示意。

目光所及,只见后方女真尸骸堆积如山,俘虏们个个灰头土脸,被捆作一团,面上尽是颓唐与愤懑。

这些俘虏此刻的心境恰似吞了苍蝇般恶心,满洲八旗自起兵以来,对大乾向来是胜多败少,被俘之事更是前所未闻!

以他们的高傲性情,即便侥幸得归满洲那尚武之地,只怕也要受尽冷眼与奚落,再无颜面苟活于世!

徐明善趋步上前,拾起一颗炮制好的首级,细细端详后确认是女真人无疑。

他悬着的心这才落回原处,生怕宁东堡故技重施,杀良冒功,让自己空欢喜一场。

赏赐过陈千总等人后,他便匆匆返回府邸。

“备纸砚来!“

徐明善吩咐道。

管家早已含笑备齐多时。

徐明善在盛赞贾珏之余,也“顺带“为自己表了表功。

替自己说几句好话,此乃人之常情嘛。

“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将那些女真尸首与俘虏也一并押解入京。“

望着管家携信远去的背影,他长舒一口气,只觉通体舒畅,快意非常!

三日后,神京城。

皇宫,巍峨的大明宫。

雍和帝稳坐龙椅之上,瞧着下方群臣唇枪舌战,内心平静如常。

自数日前边关传来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后,朝堂之上便争论不休。

虽说兵部、户部已调派大军与粮草前往支援,可眼下该吵的还是吵得不可开交。

兵部尚书康浩满脸阴郁地怒喝道:

“行了!如今强敌压境,你们还在此处纠缠是非曲直!这可是国战!建州女真、蒙古科尔沁部如今已结为姻亲,合计数十万大军压境,你们还在这里妄想和谈,简直荒唐!”

说罢,他朝着雍和帝深深一揖道:

“陛下,臣以为此战绝不可和谈!异族对大乾觊觎已久,辽东女真早已成为我大乾的心腹之患!此次他们突然南下逼关,必定是做了周全的筹谋。和谈,对他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唯有战!打出我大乾的威风,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打得他们刻骨铭心,方能保我大乾长治久安!凡是主张和谈者,皆心怀叵测!当诛!”

他言辞激昂,双目满是战意,恨不得即刻奔赴战场奋勇杀敌。

雍和帝依旧沉默不语,这时户部尚书崔磊跨步而出,皱着眉头说道:

“当诛?在这朝堂之上商议的皆是国事,康大人站在一个立场,难道就不允许他人站在另一个立场?!这十几年来大乾灾祸不断,流民日益增多。”

“国库早已捉襟见肘,根本无力支撑一场大规模的战事!国战打到最后拼的是什么?就是钱财!大乾已然没有余力再战,最妥善的办法便是坚守!”

礼部尚书赵遵轻抚着胡须,点头附和道:“没错,况且在这二三十载的光景里,大乾与鞑子交锋向来占不到便宜,即便偶有小捷,所得成果也远不及所付出的代价。况且当下国库匮乏,实在难以承受大战的重负。”

“依本官之见,最为妥当之法便是坚守,等到满金和蒙元那边后勤补给难以为继,再行和谈。大乾眼下亟需休养生息,而非两败俱伤之局。”

不少官员纷纷颔首,实则众人皆满心无奈。

他们并非不愿出战,实在是无力开战!

大乾如今的国库状况,根本无法支撑一场像样的大战,坚守与主动出击的耗费简直天差地别!

倘若大乾当真能够取胜,那自不必多说。

众人必定全力支持,毕竟这对所有人皆有益处!

然而自贾代善之后,大乾边关便再无像样的胜仗,众人早已有些心灰意冷。

当下国内虽未到饿殍遍野的地步,但流民数量却与日俱增。

户部的压力与日俱增,其他各部也都在严防流民演变为乱民。

所以如今众人的精力皆被分散,只盼着能先尽快解决此事,而后迅速安抚国内流民,切莫让他们揭竿而起。

兵部尚书康浩怒极反笑,厉声呵斥道:

“休养生息?!人家怎会给你休养生息的机会!他们只会趁火打劫、落井下石!满金和蒙元为何如今大规模进犯?无非两个缘由,他们自身难以为继,且察觉到大乾的软肋!”

“倘若大乾退让,只会招致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逼迫!所以此战必须打!而且要狠狠地打!哪怕伤亡惨重也要打!务必将他们阻挡在关外,不惜一切代价地打!”

康浩的意图再清晰不过,此番对方倾尽举国之力压境,其野心已昭然若揭。

议和只会让自己处处受制于人,故而唯有一决雌雄方为上策!

唯有将对方打得心生畏惧、痛彻心扉,方能从根本上化解这场危机!

否则,即便今年暂且罢兵,明年他们定会卷土重来,拿着大乾议和时馈赠的物资再度兴兵进犯!

雍和帝此刻内心也隐隐倾向于出战,他同样渴望一战。

毕竟,这是他向天下彰显自身能力的契机,可他又不便贸然表态。

毕竟,谁都无法笃定,一旦开战就必定能取得胜利!

胜了自然一切都好商量,可要是败了呢?

这也正是他这些日子始终未能就此事拍板定夺的缘由,只因他心中也没个准数。

太上皇这几日又避而不见他,显然是要他独自做出这个艰难抉择。

没有太上皇在背后撑腰,国库又捉襟见肘,他也难免有些心虚……

恰在此时,一个沙哑的声音悠悠传来。

“咳咳,陛下,老臣以为当下正是议和的好时机。从这两日加急的奏报来看,蒙元那边并未倾尽全力进攻,唯有鞑子这边像疯了一般猛攻。”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靖国公沈丞!

元平一脉硕果仅存的国公!

亦是当下武将三大阵营之中,唯一还健在的国公!

虽说开国一脉还有个名正言顺的北静王,可那位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世袭王爵,毫无实权。

但这位沈丞却是实实在在地手握兵权,堪称元平一脉的定海神针!

他这一开口,雍和帝不禁微微眯起双眼,缓缓问道:

“老国公,不妨接着讲讲。”

沈丞躬身行了一礼,而后转身面向诸位大臣说道:

“蒙元那边既然并非真心要与大乾拼个玉石俱焚,那便还有商谈的余地。只要能说动他们,届时双方联手,是否有机会将鞑子的主力大军围困在边关之外……”

众人听闻此等设想,皆满脸惊愕地看向他。

蒙元与大乾可是有着百年的血海深仇,议和或许还有几分可能,可要携手合作去攻打满金,几乎是天方夜谭。

无别,辅车相依!

满金若亡,大乾接下来定会对蒙元虎视眈眈!

蒙元之人岂会愚笨至此,怎会行此蠢事?

沈丞轻抚着那寥寥无几的胡须,嘿嘿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透着几分阴森。

“蒙元自然不会真刀真枪地动手,其实大乾也无需如此。只需把这等可能宣扬出去,那么鞑子那边定会对蒙元心生戒备,进而分散精力。如此一来,我们不管是坚守防御,还是日后议和,都会轻松许多。”

众人顿时如梦初醒,心中暗忖这位老国公如今也是赞同议和的,只是手段别具一格。

兵部尚书康浩眉头一拧,刚要开口,便听得殿外传来紧急通报。

“报!八百里加急!边关大捷!”

“宁东堡中一名百户,竟阵斩一名白摆牙喇,还俘获上百名女真骑兵,歼灭两百余名女真骑兵,连同一名将领也命丧当场!!”

边关大捷?!

所有人皆惊愕地望向冲进来跪地的传令官,就连雍和帝都惊得站起身来。

“念!”

兵部尚书康浩快步上前,一把从奏功司信使手中夺过文书,展开后匆匆扫了两眼,随即纵声大笑起来。

“辽东巡抚徐明善会同奏功司奏报……恳请陛下接纳臣下所献战俘!”

此言一出,满殿之人皆被惊得鸦雀无声。

靖国公沈丞眉头微蹙,双眼微微眯起。

贾珏?

从未听闻过此人!

这让他涌起一股极为不妙的回忆,当年那个贾代善亦是这般勇猛善战。

这贾珏同样姓贾,莫非……

开国一脉这边人数不少,但贾珍、贾赦皆不在场。

他二人只是虚衔爵位,除了皇家重大事务,无需参加朝会。

开国一脉的众人也面面相觑,不禁猜测这个贾珏是否也是贾家之人。

此时,兵部尚书康浩放声大笑:

“哈哈哈!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上天降下英杰辅佐陛下,足见陛下乃天命所归,受上天庇佑!每逢危难之际,必有英杰挺身而出!”

雍和帝此刻也缓过神来,内心霎时被狂喜所填满。

雍和帝暗自盘算着要给贾珏授予一个颇高的官职,以此施恩来收服贾珏,让他成为一位唯自己马首是瞻的孤臣,为自己尽心尽力。

同时,也借此激励和鼓舞辽东的将士们,只要立下战功,封妻荫子、加官进禄都不在话下!

此时又听闻康浩所言,心中愈发欣喜!

他当年登基称帝,可是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议!

而且还有兄弟子侄在暗处觊觎皇位,他心中怎会没有忧虑?!

如今康浩这番话虽说有阿谀奉承之嫌,但很多时候这些讨好之语也能当作利器!

雍和帝正欲开口言语,恰在此时,靖国公沈丞满脸笑意地朝着康浩问道:

“康尚书,不知这奏报里提及的千总贾珏是何许人也?怎么此前从未听闻过?”

康浩也怔了一下,随后思索片刻说道:

“本官忆起这贾珏似乎是各家送往边关戍守的子弟吧?当初还是宁国府威烈将军亲自呈上的名单,今年似乎才十五岁……”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十五岁便这般英勇?!

那些去戍边的不都是纨绔子弟么?!

端坐在龙椅上的雍和帝心中也猛地一紧,暗道莫非又是一个贾代善?!

别看贾家只是国公府,可却有两家!

而且初代东南西北四王府沉寂之后,一直都是贾家引领开国一脉!

如今开国一脉才没落不到三十年,难道又要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