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章 借兵奔袭
第二十八章借兵奔袭
在地图上,吕布已经将买铁的那部鲜卑标注了出来,陷入了沉思。
“侯成,最近是你主要负责操练部队。你觉得,新来那二百人训练情况如何。”
“虽然已经有所进展,但是区区一个月的训练时间,我不觉得他们能成为精锐。
不过,我们最初的三百人,经过了数月整训,算得上精锐。”
“嗯……和我想的差不多。”
其实,吕布大概是知道那支鲜卑部族的领导并不是个多么有才能的人,如果能发动一次突袭,基本就能解决掉对方。
但作为一军统帅,还是要考虑到各种情况。
而如今要消灭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距离。
根据情报,敌人距离九原县足有二百里,这个距离以突袭来算的话,其实比较远了。具体的说,精锐的轻骑兵,一天一夜的奔袭正好是二百里。
吕布认为自己精锐的并州骑兵能够做到一天一夜奔袭二百里,但那之后呢?三百精兵,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军,就算对方真的是酒囊饭袋,大概也不是那么容易取胜的。
实际上,吕布如今能发动的士兵也不止三百人,每个郡实际上都有自己的防御力量,一个边郡一般能调集两千人。虽然之前五原郡被攻克,但最近太守自己征召,加上吕布帮忙训练,这个亏空基本已经补得差不多了。
如果吕布不选择单打独斗,而是请郡太守与自己合作,那么哪怕对方只出一半的部队,也能有上千人之众。
但那些部队毕竟不是吕布亲自操练的,训练度不能指望。全军中能承担一日突袭二百里的,只有吕布这三百精锐,就连另外两百打算训练成精锐的,恐怕也无法承担这一任务。
这么想着,吕布放弃了一天突袭的想法,而是改成更冒险的行军策略。
即一天行进一百里,第二天发动突袭。
而为了增加胜算,吕布也亲自找到了五原郡的太守阎弼,希望他调拨一些兵力给自己。
阎弼是幽州的豪强,担任太守已有多年,彼时他也是在九原县治理全郡政务,只不过以吕布之前的级别只能看到县长,根本接触不到太守这个级别。
不过自从吕布跟董卓回到并州,吕布恢复九原县政务时,便与阎弼有了些许往来。在一些地方政务上,阎弼也为吕布提供过一些帮助。
而吕布对阎弼的认知,基本是:在行政上有些能力的读书人,在九原县治理上,吕布确实跟阎弼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在军事上,阎弼可以说既不会,也不想管。
当初马虞在的时候,他就对地方军事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把一切都交给马虞。当大军压境时,也不知是害怕,还是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做不到,他跑得比马虞还快。
“你的这个计划,虽然是急行两天,但也是深入敌后二百里,还要面对比自己更多的敌人。
虽然我不怎么懂,但如果打了大败仗,我也要承担责任。”
“太守,敌人暴露了位置,如果一切顺利,我军趁夜进攻,必然大破敌军。
而这支鲜卑部众之前在寻求购买大量铁器,说不定檀石槐用以运粮食辎重的部众,打下来,可是一件大功。
我不要求太守您将全部的兵力交给我,只需要一小部分。
这样,打赢了,有您的功劳,即便打输了对您来说损失也不是很大。”
“呃……”
“太守,我吕布从军多年,与鲜卑多次交战,在五原也略有武名。先前郡里缺人,我也受董刺史之命帮忙练兵。
太守就不愿相信我吗?”
阎弼多少还是听说过吕布的威名的,因为之前的马虞就提起过这个人,并为自己能控制吕布这样的立功机器而洋洋自得。当时的阎弼也没有多问,对他而言,治理好政务就行,军事上的事,只要马虞能搞好,他就不想参与。
至于吕布的这次计划,阎弼并不想参与。他知道自己军事不行,一开始就没指望靠军功晋升,他觉得吕布就好好帮他守着五原郡这一亩三分地就好了,为什么要跑出去搞鲜卑,还要调他的兵一起搞?
对阎弼来说,做到太守已经很了不起了,他并没有像吕布那样迫切晋升的欲望。
不过现在,话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之前马虞的弃城而逃,以及吕布对鲜卑的大胜,让他也有种感觉——以后五原郡要安定,还是得指望吕布这伙草根的。吕布固然需要太守的支持,但太守也需要吕布来替自己抗事。
综合考虑下,阎弼做出了决定。
他拨给了吕布五百人,八百匹战马,其中三百人就是吕布自己之前帮郡里操练的。
阎弼并不是很相信吕布能够远距离奔袭打赢这场仗,但这些兵马就权当他的一份人情,长期合作的见面礼。
虽然人数有限,但在说服郡太守支持自己后,吕布凑够了一千人的兵马。
尽管敌军据说有三千人,但依靠汉军的素质优势,这个数量已经是可以一战了,而如果能趁敌军不备发动偷袭,则必然可以大获全胜。
随后,吕布便迅速开始了计划。
他特意选择了绕路,选择了一条总长二百五十里的行军路线,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被探子挖掘。
在开战的清早,他便派宋宪率领二十位能骑善射的乡勇出五原郡,他们化妆成鲜卑人的样子,沿着行军路线前进。
及至傍晚,宋宪派回传令兵,确认这条路线是安全的,沿途偶遇的鲜卑探马已经被突袭清除。
得到这个消息后,吕布才带着全军一千人,趁着夜幕一路急行,来到了目的地。
这里吕布从当地向导口中听说的,草原中的一处少有的丘陵区域,二三十米的土坡不足以说是险要,但这一千部众却可以在这片丘陵地中驻扎,以免被鲜卑人再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接看到。
吕布军行了一夜,第二天,全军则在这片丘陵地休整,直到第二天夜晚再发起全力奔袭。
这样,一天两夜的行程几乎都在夜间完成,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行动的隐秘性。
最大的难点便是,要在第二天的白天平安度过。
在这里,吕布站在丘陵外,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果然与大汉内部的景色截然不同。
游牧部落居无定所,如果不是精明老辣的将军,并提前掌握了重要情报,纵使率兵数万,也只是空耗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