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副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素改的《〈绿野仙踪〉副词研究》即将出版,我很高兴。书稿是她在2013年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我知道,她完成这篇博士论文很不容易,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答辩完后她并没有放弃对所研究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又对论文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打磨。我想,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一定比当初的博士论文更加完善。

翻阅书稿,得到两点突出的感受,概括起来,就是“两个体现”。

第一,体现了求实创新的学术追求。副词是汉语词类中比较复杂的一类词,它们虽然具有“只能充当状语”的共性特征,但每个副词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正因为副词情况复杂,所以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书对《绿野仙踪》的副词做了穷尽性的考察,不光细致地描写了每个具体副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且就副词的性质、次类的划分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基于事实的创新意识。

第二,体现了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本书有效地运用了邢福义先生提出的“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普—方—古”大三角)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中特别重视“纵横比较”。通过纵向比较,将《绿野仙踪》的副词跟之前的元明时期副词和之后的现代汉语副词进行对比,揭示出汉语副词发展演变的轨迹;通过横向比较,将《绿野仙踪》的副词跟同期作品《红楼梦》《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的副词进行对比,展示出不同作者、不同作品在言语风格上的差异。这种多角度的考察,有效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也反映了作者研究思路的开阔。

汉语语法史的研究需要有代表性的专书专题研究的支持。本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材料,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对同类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素改年富力强,踏实肯干,勇于进取。我想,本书只是她研究里程的开端,相信她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问世。

汪国胜

2017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