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问题论纲

在传统的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及其中坚力量原本是长期稳定的,但在20世纪,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却发生了速度很快、幅度很大的变迁,这是我们认识乡村文化历史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试图从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非常状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长期失衡、文化人才与文化制度的反复波动等角度,揭示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背景;梳理20 世纪前半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轨迹;概括与古代相比的复杂性、与城市相比的传统性、与他国相比的革命性,这几方面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特点;提出将增强乡村文化中坚力量置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突出地位、使乡村文化中坚力量与乡村其他文化力量协同发挥作用、让乡村文化中坚力量的发展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样几点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启示,以期在比较宏观的意义上为当代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一些思想理论借鉴。

从比较宏观的意义上说,推动近现代中国乡村的文化发展,有来自广大农民群众自身的基础力量,有来自城市相关部门的外部援助力量,有来自乡村内部文化教育科技人员的引领和推动力量。乡村文化进步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这三种力量的大小及其协同的状况,而以乡村知识分子为骨干的内部文化力量的数量、质量、结构、性质和方向,具有核心的地位和关键性的作用,是一支最稳定可靠的中坚力量。我们试图对20世纪中国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历史变迁的背景、轨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梳理,探寻内在的规律和重要的启示,以期为我们今天的乡村文化发展繁荣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