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例
第一,敦煌文獻符號説明:
1.“S.”代表英藏敦煌文獻。
2.“P.”代表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
3.“Φ”代表俄藏敦煌文獻中的符盧格編號。
4.“Дх”代表俄藏敦煌文獻中的符盧格所編之外的編號。
5.“BD”代表中國國家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6.“北大D”代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7.“Ch.IOL”代表倫敦英國前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8.“甘博”代表甘肅博物館藏敦煌文獻。
9.“敦研”代表敦煌研究院藏敦煌文獻。
第二,校録説明:
1.□表示缺損或難以辨認之字。
2.、
、
表示不能確定所缺字數,分别指前缺、中缺、後缺。
3.音借字、訛字在原字後用()注出本字或正字。
4.[]内有字,爲增補之字。
5.()内有?,表示前一文字認讀困難,不能確定。
第三,文中《大詞典》《大字典》《真跡釋録》《碑銘贊》《變文校注》《契約輯校》《社邑輯校》《解夢書校録研究》《邈真贊校録》《願文集》《變文集》分别指:《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3年版),《漢語大字典》(湖北長江出版集團2010年版),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録》(國家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86—1990年版),鄭炳林《敦煌碑銘贊輯釋》(甘肅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黄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版),沙知《敦煌契約文書輯較》(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寧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書輯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鄭炳林《敦煌寫本解夢書校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饒宗頤《敦煌邈真贊校録並研究》(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版),黄征、吴偉《敦煌願文集》(岳麓書社1995年版),王重民《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這些工具書及著作出現頻率較高,注釋採用简称加文中注的形式,如“《大字典》第八册(965頁)”表示《漢語大詞典》第八册第9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