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精力管理:打败疲惫、焦虑和压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7月21日,北京下了一场61年不遇的大暴雨。那是我毕业后第一年上班,当时还是一个小助理。因为暴雨,老板当天的飞机晚点了18个小时,凌晨5点才落地机场。我以为他会让我帮他推迟一些工作安排,结果早上8点,他神采飞扬、清爽得体地出现在办公室,重要的工作一项没耽误。而我呢,因为夜里帮老板联系司机少睡了几个钟头,早上灰头土脸、顶着熊猫眼去上班,一整天都处于神游的状态。那时候,老板53岁,而我只有23岁。我被震撼到了,我的精力有这么差?

我第一次意识到,人跟人的精力差距能有这么大。以前一直以为年轻人的精力一定比中老年人的精力好,但是现实给了我一巴掌,原来精力管理可以打败一个人的年龄。

我相信不同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不一样的行为,于是我去观察我的老板,观察他吃什么,如何安排运动,怎样安排工作。我经常看见他中午只吃一个自己带的三明治,而且是非常简单的三明治,两片面包加一片火腿、几片西红柿和菜叶。后来机缘巧合,跟他的家人一起吃晚饭,我发现他很喜欢吃中国的水饺,但也只吃了几个就停下来。我问这是为什么,他说他坚持“Big breakfast, small lunch, small dinner”,也就是早饭吃得丰盛一些,午饭少吃一点儿,晚饭少吃一点儿。他非常重视运动,即使出差也去健身房,如果实在没条件,也坚持晚上去散步。我还发现他每天上班都特别规律,早上7:30准时到办公室学中文,9:30之前一般不开会,11:30准时吃午饭。当时我以为他只是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后来我在精力管理领域积累多年才意识到,他其实是保持了非常好的内在规律,让大脑有了“仪式感”,做什么事情都特别容易进入专注状态。因为内在规律非常稳定,外在的事情,比如项目节点、环境压力等,几乎很难影响到他。除了观察我的老板,我还买了一些脑科学、专注力、精力提升的书籍和视频研究。回头看,我当时的老板,算是我在精力管理路上的“启蒙人”。

后来,我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出国留学,那段时间,我算是把学到的时间和精力管理的知识用到了极致。比如,为了早上快速清醒,我经常一边做平板支撑一边背单词;别人中午闲聊的时候,我找个会议室赶紧睡一会儿;别人下午打盹儿摸鱼的时候,我去楼梯间爬几层楼梯让自己恢复清醒……这个时期我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精力管理的好处,一天做的事情抵得上以前的两天。我花了半年的时间,考完了托福和GRE,拿到了美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到了美国,不出半个月,我就经历了一场让我的身体和心灵全面崩塌的车祸。当我从医院醒来,发现自己除了身体上无尽的疼痛,还有一系列后遗症——脊柱错位、胸骨错位、内分泌系统失调,即使咬牙忍着疼痛,最多也只能走2000步。更可怕的是精神世界的崩塌,想到自己还这么年轻,以后不能剧烈运动,不能走太多路,不能去爬山,甚至余生要坐在轮椅上,想象到别人同情的目光就无比恐惧。我好像是一个装满负面情绪的垃圾桶,给整个世界都蒙上一层悲观的滤镜。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梦里是会流泪的,因为早上醒来的时候,我的枕头都是湿的。那时候抗压能力也是很弱的,记得当时临近期末考试,家里也有些事情让我不开心,我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一周去五次医院,钱都花在了医药费上,下学期的学费没有着落,我觉得自己的华尔街投行梦破灭了。那段时间,我本来睡得好好的,然后半夜突然胃不舒服开始呕吐,我当时以为自己白天吃了不好消化的东西,后来看了医生才知道,是压力太大、情绪太满导致的肠胃消化问题。那段时间专注力也明显下降,以前能够专注90分钟,当时只能专注30分钟。我觉得自己只是勉强挣扎着生存,整个人疲惫不堪,精力状态跌到了低谷。

福祸相依,虽然过程痛苦,但是在整个身体康复的过程中,我很幸运地没做任何手术,体验了多种不同派别的疗法,这让我对许多前沿的医疗方法产生兴趣。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生病后除了吃药、打针和手术,还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那个时候我对这些医学和身体康复几乎着迷,见了非常多这个领域里的大师级人物。除了身体上的创伤,心理的创伤也要疗愈,我去看了很多心理医生,后来干脆自己学习,拿到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证书,比如美国ABNLP认证高级执行师、美国ABH认证催眠治疗师等。这个时期我意识到,原来精力不仅仅跟身体情况有关,跟自己的心理情况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精力管理的理解跟以前考GRE的时候又不一样了。我现在的精力管理课程,并不局限于提升体能精力,加入了很多心理学、医学上的知识,这跟这段自我疗愈的过程是分不开的。

现在的我,身体已经康复,精力水平比遭遇车祸之前还好。最近这段时间,一天里直播、讲课、写书、个案咨询加起来的时间,经常超过10个小时,我还要兼顾家里的装修、开会、跟学员沟通等,可是一天结束,我并不觉得有多辛苦,状态一直在线。当然,我的生活也不仅仅只有工作,前阵子还抽空出去游玩了几天。别人问我,你怎么1天活出别人的3天?我说,我只是比别人更会管理精力。

从2019年被朋友催着开课,到现在已经开了4年精力管理课程,帮助过几千名学员提升精力管理水平,中间也给企业员工做过定制化精力管理培训。每当有学员跟我说自己的喜人变化,都会给我无尽的滋养,鼓励着我在精力管理领域持续深耕。做教练的这几年,我发现虽然学员们遇到的问题看似多种多样,但背后的根源大多离不开精力这个底层问题。尤其是从澳大利亚回国的这一年,眼见着大家的生活节奏变得异常快,被各种角色压得喘不过气。我们能不能在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之下保持身体健康和一定的心理韧性,能不能和自己独处,能不能照顾好家人,甚至安抚你崩溃的闺蜜,这一切都跟精力息息相关。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精力管理,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我结合国际前沿理论,以及自己多年的亲身经验和教学经验,对我原有的知识体系做了进一步整理加工。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人生这条路上,如何给自己及时加油以及适度保养,让自己更好地适配各种各样的赛道,扮演好各种角色。

这本书适合忙于为生活、工作打拼的你,希望它可以给你一些思路和方法,让自己能喘口气。同时适合对自己有要求、对生活有期待、不断奋进的你,希望它可以助你精力满满,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