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进行时
从2002年开始,国家开放了电影发行、拍摄、放映,华夏电影实行院线制,影院可自由选择院线加盟来取得影片来源。
电影拍摄也不再是由电影制片厂垄断拍摄,只要取得拍摄许可证和放映许可证即可。
影院则采用分账的形式来分取利润,并规定不得超过50%。
也正因如此,即便中影家大业大,对待自家电影,他们也不会太怠慢。
这不,下午就派人到了北电。
毕竟说来说去,大家也是利益共同体。
更别说中影拿的还是大头。
本钱是不用掏的,院线分成他们是要吃的,宣发份额他们是要占的。
说难听点,就是再不济,电影院也能卖点可乐爆米花不是。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有专人负责,的确是让陈景省心不少。
首映礼是没搞,但来的大咖还真不少,有大咖就有闻风而动的媒体记者。
陈恺歌夫妇都让老田给整来了。
要么说,娱乐圈玩的就是个人脉呢。
这俩人不单是同班同寝,也是一块儿长大的发小。
穆德源也一点没含糊,刚刚执导完奥运走上人生巅峰的张国师,提名过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顾常卫。
徐净蕾自然也不用说。
陈景:就说北电得来嘛!懂不懂底蕴的含金量啊!
爽子不自觉抓紧他衣角,瑟瑟发抖!
别说她了,整个主创团队除了陈景就没不紧张的。
他们何曾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
随着媒体记者将现场情况曝出。
网友也是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嚯!这阵容可真够豪华的!”
“华语影坛的半壁江山了吧这得……”
“以前没发现,还感觉北电不太行,这么一看人家很牛啊,瞅瞅这导演系摄影系,出了多少牛人。”
“这电影也不知道咋样,我准备等看看口碑再决定去不去看。”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哈哈。”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一段火灾逃生广告后,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龙标出现在幕布上。
原本嘈杂的放映厅也是瞬间安静下来。
四周的灯光也随之关闭,一片昏暗中,《入殓师》迎来首映!
-------------
有这么一份工作,出勤天数不足两周,却可以轻松实现月入十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轻松自由且高薪的职业。
却鲜有人愿意入坑。
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入殓师。
影片主角小陈本是一名大提琴手,可随着乐团的突然解散,陈景的音乐梦也随之破碎。
而刚刚贷款买的大提琴,也在这瞬间成了他的负担。
妻子得知后虽然有些生气,但也很快体谅了丈夫的难处。
为了缓解贷款的压力,陈景决定带着妻子搬到乡下的老房子里生活。
善解人意的妻子也举手赞成。
这天小陈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招聘信息,上面写着帮助旅行高薪短工。
对年龄和经验都没任何要求。
小陈对此颇为心动,于是便西装革履的前去面试,他毕恭毕敬的送上简历,可老板却直接将他的简历丢在一旁。
--------------
放映厅里很安静。
陈景也在认真看,他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自己当演员的表现。
结论是:牛逼克拉斯!
徐净蕾坐在陈景身后一排靠右一些的位置,低头正好能看到他的侧脸。
有那么一瞬间,她想直接把陈景绑到表演系。
必须好好调教!
徐净蕾一直在默默坐着比对,看看电影的他,再看看坐在身前的他。
然后发现……除了长相,就没有一点儿相似的地方!
甚至就连气质都判若两人!
又因为陈景懒到连角色名字都不愿意好好想一想,相同的名字,相同的样貌,不同的人设,这感觉……
徐净蕾总觉得奇奇怪怪的。
————————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影片进入到一半时,小陈成为入殓师的秘密渐渐传开了。
就连多年的老友也开始渐渐远离他。
老友的孩子热情与小陈打招呼,小陈也温柔回应,却遭到老友的制止。
他语气冷漠的告诉孩子不用再跟小陈打招呼了。
他的妻子于心不忍。
却无可奈何。
支开妻女,老友劝小陈找一份正经工作。
小陈心情低落的回到家,却得知妻子无意间发现了那则入殓师的宣传片。
她无法接受,恳求丈夫换一份工作。
小陈想要上前解释,却被妻子躲开,最终妻子一个人回了娘家。
面对妻子和朋友的不理解,他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放弃。
但在随后的工作中,小陈被死者家属当做反面教材教育孩子时。
他开始质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不顾外界的看法将这份工作继续下去。
世人的偏见加上妻子的不理解,他忍不住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纠结了许久之后,小陈找到了老板。
老板像是知道他的来意,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招呼他一起吃饭。
这时小陈注意到了老板身后的照片。
随后老板便解释这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第一位客人,他为妻子化妆入馆,让妻子以最美的模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番话似一记重锤直击小陈的内心。
人非草木,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职业不分贵贱,既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么工作的目的便不再是取悦他人,而是从生活中取悦自己。
往后的日子小陈渐入佳境。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逝者,小陈都会以神圣且庄重的方式送他们最后一程。
在送别一位大叔时,大叔的妻子女儿以及小孙女,一次次的在大叔脸上留下吻痕,感谢他一生对家庭的付出。
小陈静静看着这一幕。
他无法窥见他们生前的模样。
也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一生。
但因为这短暂的交集,他开始深刻意识到,每个灵魂都是高贵的,每一位死者都是值得尊敬的,带着这样发自内心的温清和敬畏,他的工作开始有了灵魂,而他的心也愈发变的笃定起来。
这天小陈下班回到家,意外的发现妻子回来了。
妻子告诉他自己有了身孕。
小陈得知后欣喜若狂,但妻子仍然希望他能换份工作。
正当小陈进退两难时。
突然接到了澡堂老板娘去世的消息。
老板娘是小陈母亲生前的好友,母亲去世后更是对他照顾有加。
来到澡堂,小陈在妻子和挚友的注视下,娴熟而庄重的为老板娘擦拭着身体,又为她系上了生前最爱的那条丝巾。
一旁的妻子很受触动。
也终于明白了之前丈夫跟她说过的话。
没有人能够避免和死亡打交道,父母朋友爱人乃至自己都会有离开的那一天。
人们不该把他们当做肮脏或者忌讳的存在。
经过这件事,妻子接受了小陈这个职业,他们一起来到河边,他将一块圆滑的石头送给妻子,随后解释这是一种原始的交流方式,叫做石信。
滑溜溜的石头表示心情平稳,凹凸不平的石头表示牵挂对方。
这是父亲曾告诉他的。
父子俩曾约定,每年都要给对方互赠石信。
可父亲送给他一块石头后,便抛弃了他和母亲。
说罢,小陈将一块石头丢进河里,像是在宣泄内心的不满。
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逐渐回暖。
夫妻二人的生活也是愈发甜蜜,然而这天,小陈却是收到了父亲的死讯。
一时间小陈百感交集,他本不愿去为那个抛弃了他和母亲的负心汉收尸。
但在妻子和同事的劝说下,他还是驱车赶了过去,临行前,老板将车钥匙扔给小陈,并送了他一口棺材。
赶到目的地后,看着面前白发苍苍的老人,小陈依旧感到陌生。
可当他看到殡葬人员粗鲁的对待父亲的遗体时。
他还是愤怒的上前制止。
最终小陈决定送父亲最后一程,他像往常一样活动逝者的手掌。
突然一颗石头从父亲手中滑落。
刹那间,三十年的仇恨烟消云散,那个在记忆里模糊的脸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小陈将那块石头放到妻子腹部。
他满脸温柔。
一个生命已然逝去,而另一个生命却在悄然袭来。
电影最后。
陈景继续从事入殓师工作,景恬诞下孩子,两人在白雪覆盖的山形县开启新生活。
影片以他在河边拉奏大提琴的镜头结束。
琴声与自然融为一体,隐喻生死循环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