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血神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千古贤相的相助

刘琦思索一番,道:“张泽此人,略有耳闻,多行善事,极有民心。此人若能为我所用,自是极好。只是眼下,我难能为其许诺一官半职,该当如何是好。冒昧登门,一旦言语不当,恐再生嫌隙。还请先生赐教。”

张泽,字仲灏。此前太守张羡长子,尤善机关建造,出身名门,才华出众。史上为江东孙吴所用,效力于第二任大都督鲁肃帐下。据传关羽死后,刘备兴兵东征,陆行所实行的依山建寨阻塞刘备东征大军之策,所建立的寨门皆是出自此人之手。

诸葛亮哈哈一笑,道:“若琦公子愿意用他,亮不才,愿为说客。”

刘琦当即奉手行礼,道:“如此便辛苦先生了。除此之外,琦有一事求教。”

诸葛亮愕然,他没想到刘琦竟会如此放低姿态求教自己,道:“不敢当。琦公子但请出言,亮知无不答,言无不尽。”

“琦有一拙见,请先生判断。当今天下,汉室微弱,在下不才,愿为匡扶汉室肝脑涂地。奈何深陷囹圄,只得效古之重耳,脱离权力中心另辟新径。

只是时不待我,北面袁绍、曹操之战,早晚分出胜负。我意以为,曹操获胜可能极大。他若领兵南下,我尚未成气候,恐难挡其兵锋。加之荆州内部,眼下父亲虽有支持我之意,却也掣肘于本地豪强。

江东缕缕窥探我荆州,如若荆南不稳,只恐被其乘虚而入。袁术如冢中枯骨,倒是不足为虑。眼下思绪纷乱,还请先生教我。”

实际上,脱离权力中心效仿古之重耳的计谋,历史上本身就是诸葛亮提出的。只是稍有不同的是,当时诸葛亮建议刘琦接受江夏,盖因江夏黄祖战死,刘琦拿下江夏后实则是为刘备做嫁衣。

眼下刘备尚未三顾茅庐,也不过刚刚有皇叔之名罢了。刘琦能够早一步碰到诸葛亮,未必没有机会将他挖到自己阵营中。

所以刘琦提到效仿重耳,也引起了诸葛亮内心的一丝赞同,颇有知己之感,更对刘琦谋略眼光有所钦佩。

刘琦肺腑之言,诸葛亮心下感动。

初次见面,刘琦便能坦诚相待,毫不保留,如此乃是人主模样。可惜他所言,皆是棘手之事,非大破大立之人,难以破局。

诸葛亮骨子里本就是求稳之人,而刘琦的骨头里则是充满拼命三郎的狠劲儿。这是综合格斗选手必备的血性,同样也是作为人主争霸天下必须要有的品性之一。刘琦心下有所腹稿,但是他更愿意倾听这位千古贤相的意见。

诸葛亮站起身来,于屋中踱步,沉吟许久。而后驻足道:“公子既不保留,亮便斗胆言之。敬请公子决断。”

“先生但讲无妨!”

诸葛亮道:“荆州蔡瑁之流,胸无大志,乃疥癣之疾,不足为虑。豫州袁术,琦公子所言甚是不过一冢中枯骨耳。至于曹操、袁绍之争,短期内公子不必担忧,江东孙策只需稳固荆南防线,配以江夏重镇,以湘江为界,亦不必担忧。公子当务之急,是要整顿荆州内部各方势力,能够掌管钱粮、兵权、政官,方才为首选之道。”

大势上而言,诸葛亮所言自是如此道理。

刘琦坦诚道:“争权夺势乃是必要之策,却非琦所擅长。”

诸葛亮微微摇着羽扇,眸光熠熠道:“公子既然已到长沙,拜为中尉,另有军士万余人,只要公子先行拿下荆南四郡,铲除无恒山宗贼,加之文聘、霍峻、庞秀等人的相助,另外再争取以张羡为首的南郡势力支持,公子未必不能有所作为!”

刘琦眯眼,诸葛亮之言正是其心中谋划,故而顿生感慨,随手吟出后世一首:“

身处低谷不自弃,我命由我不由天。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先生之言,刘琦深以为然。文聘、霍峻、庞秀皆是贤能,若能为我所用,自然如虎添翼也。只是还需先行禀报父亲。”

诸葛亮闻言微微颔首,而后道:“如此,在下便先行告退。前往张君人府门拜访,为公子游说之后,便回南阳拜见叔父。”

年关将至,诸葛亮回家也是理所应当。

刘琦站起身来,奉手道:“琦恭送先生,如若他日先生得空,可至长沙多多教琦,以应乱局,匡扶汉室。”

刘琦匡扶汉室之心,对诸葛亮有着巨大的感染。汉室宗亲,能有刘琦这等匡扶汉室之心,且才德兼备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诸葛亮奉手应是,便拱手告辞。刘琦一路送出军营两里地,方才驻足,目送诸葛亮消失于远方白雪之中。

直到诸葛亮身形完全消失良久,刘琦仍然驻足原地,不肯离去,徐健道:“少主,天气寒冷,我们回去吧。”

刘琦叹息一声,呢喃道:“不知何人,才能与先生再见啊。”

回到军营之后,刘琦心思纷乱,开始拿起腊枪在门口空地耍起了枪招,希望以此驱除心中烦闷。见了诸葛,却又看他离去。二人交流时,刘琦无数次想要开口,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但刘琦感觉眼下的自己实力尚弱,还没有让诸葛亮赌上一辈子来辅佐自己。刘琦不知道的是,诸葛亮也是专门前来拜访他刘琦,盖因推算星象时,紫色星辰对应着此间方位,似有兴旺之象。联系到近期于荆州声名雀跃而起的刘琦,诸葛亮特来拜访,也算是解了心中怀疑。

至于是否出山寻主,诸葛亮自己也还没有定论。但是今日交谈,诸葛亮认为荆州少主刘琦,如果得势,也未必不是一个上佳之选!

诸葛亮所思所虑,自然不为刘琦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