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中教化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我在高中教化学:10月25日

秋日里的的桂花香气柔柔地飘入实验室时,程子航正用移液管汲取硝酸银溶液。金属质感的液体在玻璃器皿中泛起虹彩,他耳垂上的硫磺晶体耳钉突然折射出奇异的光斑,在试管架上投下跳动的菱形阴影。

“当银离子遇到硫氰根...“他忽然停顿,移液管尖端悬在烧杯上方三厘米处,这个习惯性动作总让我想起地质队员勘探矿脉时的谨慎,“如果沉淀消失又重现,怎么确定是反应可逆还是浓度变化?“

话音未落,张子祎已经举起盛着三氯化铁溶液的锥形瓶。暗红色液体在日光灯下像凝固的血液,她手腕上的pH试纸手链随着动作沙沙作响:“可以引入铁离子作指示剂。“食指第二关节处还残留着昨天高锰酸钾留下的褐斑,此刻在溶液映照下仿佛某种古老图腾。

林晓桐突然从试剂柜阴影里探出头来,铜制滴定管发卡将一束阳光折射到白瓷砖墙面:“硫氰化铁的血红色比银沉淀更敏感。“她说话时正用玻璃棒搅拌刚配制的硫氰化钾溶液,棒体与烧杯碰撞出编钟般的清响。我注意到她颈后粘着朵朵桂花,在白色实验服衬托下像枚待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具体方案?“我故意让金属镊子跌落在搪瓷盘上,清脆的碰撞声惊醒了后排打瞌睡的男生。程子航立即抓起地质锤敲击实验台,富有节奏的咚咚声让所有人转头——这个酷似矿井信号的举动,是他调动注意力的独特方式。

张子祎已经用橡胶管连接起三个洗气瓶,暗红色液体在玻璃容器中形成渐变色谱:“梯度浓度法。“她左手小拇指无意识地在空中书写离解常数公式,残留的硫酸铜溶液在桌面拖出淡蓝轨迹。林晓桐突然递过激光笔,光束穿透胶体溶液时,丁达尔效应形成的光路中漂浮着程子航说话时扬起的粉笔灰。

“等等!“程子航突然用地质锤柄挡住张子祎的滴定管,“铁离子会抢夺硫氰根。“他耳钉上的硫磺晶体在激光中突然爆出星芒,在通风橱玻璃上投射出蜂窝状光斑。林晓桐趁机将PH试纸浸入溶液,试纸边缘瞬间晕开的樱桃红让她瞳孔微微收缩——这是发现异常数据时的条件反射。

我悄悄将手机调到录像模式。镜头里,张子祎正用显微摄像头观察沉淀物结构,额前碎发在屏幕蓝光中漂浮如量子云;程子航的矿石标本不知何时摆满了实验台,辉银矿的枝状结晶与硫磺晶体在试剂瓶间构建起微观山脉;林晓桐的白色实验服下摆沾着硫化银沉淀,在走动时洒落星屑般的黑斑。

“浓度阈值!“张子祎突然用移液管敲响烧杯,这个平时最讲究仪器保养的姑娘此刻眼睛发亮,“当银离子浓度低于1×10^-5mol/L...“她在白板上演算的指尖开始颤抖,氧化铁粉末从指缝簌簌飘落。程子航立即递上磁铁,铁粉在玻璃板下聚集成诡异的斐波那契螺旋。

林晓桐突然打翻硫代硫酸钠溶液。淡黄色液体漫过实验台边缘时,她反而露出酒窝:“这不就是络合竞争!“沾着硫化银的指甲划过彩虹板书,在银镜反应方程式旁画出分岔的箭头。程子航的地质锤突然悬在半空,锤头折射的阳光在硫磺晶体表面烧出焦痕——这是他思维迸发时的危险习惯。

我按下通风柜开关,气流呼啸声中将他们的争论切割成知识碎片:“沉淀溶解平衡““配位键能差异““离子淌度影响“...张子祎的实验记录本被风吹开,夹页间的光谱分析图如蝴蝶纷飞。程子航用地质锤压住图纸时,锤柄上的铜绿蹭花了某个吸收峰,却意外呈现出铁离子特征峰的形状。

暮色悄然漫入窗棂时,林晓桐正用手机微距镜头拍摄异常沉淀。纳米级的硫化银晶体在屏幕上绽放成银河,她忽然倒吸冷气:“你们看!“程子航的硫磺耳钉与屏幕里的晶体结构完美重叠,张子祎的PH试纸手链正在溶液蒸汽中渐次变色——从橙红到绛紫,像道微缩的可见光谱。

当最后缕余晖掠过试剂瓶架时,我将侯德榜肖像旁的日光灯调至最亮。三个少年突然安静下来,实验台上狼藉的器皿在强光中变成抽象艺术:倾倒的滴定管在墙面投下DNA双螺旋般的阴影,硫氰化铁的红在白色瓷砖上泼洒出血管脉络,程子航的矿石标本在光线下燃烧成团团磷火。

“知道吗?“我擦去侯先生照片玻璃框上的硫化物指纹,“当年永利碱厂...“话音未落,程子航的地质锤突然敲响消防栓铁皮,金属震颤声惊飞了窗外栖息的灰鹊。林晓桐的滴定管发卡在震动中松开,铜管滚落时在实验台刻下螺旋纹路——这意外诞生的刮痕,后来竟成为他们发表论文中的关键数据图示。

夜色浸透窗帘时,张子祎突然举起手机:“查询有结果了!“屏幕冷光照亮她脸上的铁离子色斑,“我们的异常沉淀...“声音突然哽咽,脖颈上的青色血管剧烈跳动。程子航的硫磺耳钉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磷光,像夜航船上的信号.

尽管实验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精彩,但是今天的实验讨论和孩子们的激烈思想碰撞以及想法和实验操作的流程已经深深的打入思想的烙印,成为日后问题决绝的思维流程。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有效手段,在孩子们青春基因中悄悄地生根发芽。就如这桂花的香气,细细的渗入空气分子中,并融成空气的一部分。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