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20世纪下半叶:作为学术议题的莎士比亚生平研究
20世纪下半叶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新进行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20世纪前50年那种只是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生平或将其生平完全当作奇闻轶事来看待的情况有所改观,开始出现一些学术论文进行批判或探索。而大量莎士比亚传记的书写与研究则集中出现在20世纪末,诸如赵澧的《莎士比亚传论》(1991),刘丽霞、曾繁亭的《世界十大文学家:艾汶河畔的天鹅》(1999)这两本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生平的传记书写即为代表。
在1949年以前,国内学界仅仅介绍了莎士比亚生平事迹以及莎士比亚问题、莎士比亚之谜,并将这类众说纷纭的谜团当作茶余饭后消遣的世界文豪秘闻,并未做深入而系统的严肃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界开始大范围注意到莎士比亚生平研究的重要性,这可能得益于当时英美学界不断出现莎士比亚生平研究著作。
自此以后,尽管部分学者认为所谓莎士比亚问题其实纯属无事生非的胡诌之言(如孙家琇),但国内学界学者大多将莎士比亚问题、莎士比亚之谜、有关莎士比亚著作权争论当作严肃学术问题来看待,相继出现了凌冰的《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张泗洋的《莎士比亚的舞台生涯》、孙家琇的《所谓“莎士比亚问题”纯系无事生非》、李伟民的《莎士比亚之谜》等学术文章,以探讨莎士比亚身份问题与莎士比亚之谜,为21世纪莎士比亚生平研究在国内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清晰把握20世纪下半叶,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或介绍情况,现列表如下(见表2)。
表2 20世纪下半叶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

① 孙家琇:《所谓“莎士比亚问题”纯系无事生非》,《群言》1986年第7期。
② 龚丽可:《巨人斑驳的身影——“莎士比亚传记”的三个不同文本之比较》,《现代传记研究》2015年第2期。
表2 20世纪下半叶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续一

① 李伟民:《评孙家琇主编〈莎士比亚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
② 孙家琇:《莎士比亚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3—79页。
③ 李伟民:《莎士比亚之谜》,《高校社科信息》1998年第7期。
表2 20世纪下半叶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续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