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哲学”的词源探究
哲学的英文是“philosophy”,该词源自希腊文“philosophia”,原意是“爱智慧”。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哲学可以被看作一种智慧之思。“爱智慧”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那里便成了哲学的同义词。
一 “哲学”的词源分析
哲学的英文“philosophy”,其中前缀“philo-”是“爱”的意思。“在philo后面加上一种对象,就构成了一个新词,用以指称对该种[1]事物的嗜好或迷恋,如好酒(philoposia)、好吃(philotrophia)、好学(philo-mathia)、好财(philo-plousia)、好誉(philo-timia)。这种构词法在希腊语中是十分常见的。所以,柏拉图时代构成新词philo-sophia是很自然的。”[2]在古希腊语中,最早先有“philo”(爱)这个词,人们后面根据希腊语的构词法,把不同的嗜好加到“philo-”后面,就形成了具体的嗜好。
“Sopohia”是什么意思呢?“sopohia一词在柏拉图时代用来指称对某种技术技巧的熟练掌握、对某事的掌握。后来发生了转义,有了聪明、有决断、生活中有实践经验、老辣、政治上的老练等含义。所以在早期,philosophenon(形容词)一词并没有今天这个含义,只是说某人阅历颇深。”[3]“sopohia”这个从熟练到老练,最后到“智慧”,是跟希腊城邦的文明的繁荣发展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中间的一个必经阶段就是“sophist”(智者)。
二 从“sophia”到“sophist”的过渡
希腊城邦在希波战争之后进入繁荣时期。当时雅典有一批哲学家自称“智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开办学校。但是,这些智者的教学活动带有鲜明的功利性,他们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同时赚取学费。“在民主制出现以后,过去只有贵族出身的子弟才能享受到当时仅有的教育……通过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具有Arete的人。Arete原本指勇敢的品格。因为希腊人把勇敢看成人的最核心的人格,也就是人之德、人之善德核心,所以后来反过来,把人的善、人之德均称为Arete。贵族制度被废除,民主制建立以后,所有公民的孩子都可以受到教育,使他们能在公民大会参与意见,有进行发言参加辩论的能力,被培养为有Arete的人。这正是有智慧的人的工作(soph-ist),即是智者。”[4]可以看到,古希腊所崇尚的Arete主要是人伦方面的德性,还没有涉及知识和美学。
“智者”(sophist)跟哲学一样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原本它是用来指神职人员。祭祀、合唱团的领唱者,贤者、诗人、音乐家、政治领袖等。这同柏拉图时代所说的智者,即专门教学生讲话技巧和其他各种知识的人是不同的。这种狭义的智者概念也是在柏拉图那个时代才形成的”[5]。靳希平指出,古希腊第一个可以被称为“智者”的人是公元前5世纪一个名叫安提丰(Antiphon)的雅典人。安提丰发现在公共场合所进行的论辩的获胜者往往是那些口若悬河的人,而不是那些掌握了事实证据的人;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法庭的辩护中。他意识到了这点,认为可以通过教会那些不善言辞的人提升辩护能力从而获得报酬。安提丰为此不仅收取了很多学费,而且还名声大噪。后来很多有一定知识学问的人也纷纷效仿安提丰,“智者”团体逐渐壮大起来。“智者”在形成的初级阶段,其意义还不具有贬义,“他们是一群以提供知识服务来收取佣金的知识分子……它只是说,这些人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他们占有know how,他们是出卖他们的know how为生的有智慧的人”[6]。
三 哲学家是“爱智者”,不是“智者”
“智者”发展到后面就变成了为了金钱而不顾良心道德而只为雇主服务的人了。“许多智者为了招揽学生和客户,在市场上公开宣扬天上人间之事他们无所不能、无一不晓,而且还在那里玩弄诡辩之术,以标榜自己能证明任何荒谬论题的真理性。”[7]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学方式主要采取对话式教学方法,虽然其教学方式也有智者风格,但他从不收取学费,更反对诡辩和夸夸其谈,这与当时的智者有本质区别。“苏格拉底首创的这种做学问的风格、研究问题的方式就是哲学。这种工作方式和风格的灵魂就是自由。不管是不收钱,还是有闲暇;不管是不取媚于人,还是到处批判挑刺,其实都是同一种精神的表现,这就是自由。在希腊,只有按照自由的精神去工作的人才被称作哲学家。在生活方式、对待真理的态度、研究工作的风格等诸方面,哲学家都是智者的对立物。”[8]
哲学探究的智慧是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人与所生存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的大智慧。但是,真正的哲学智慧“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讯问评价真善美的标准”[9]。哲学具有鲜明的反思性和批判性。